爱心催生的“扶贫眼镜”
2009-05-30国中华
国中华
现年72岁的英国牛津大学退休教授乔许·西尔弗,经过近20年努力,研制出了可以自行调节度数的近视眼镜,被人们亲昵地称为“爱心扶贫眼镜”。
西尔弗还在牛津大学任教时,每年都会利用休假去非洲和一些不发达国家帮助穷人,所到之处,映入他眼帘的,不仅仅是战乱的惨景,更是由战乱而引起的贫穷窘迫。那里患有近视眼的孩子及大人,因没钱而配戴不起眼镜,使眼疾愈发严重,专业人员更是严重不足,导致民众的痛苦与日俱增。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努力,研制出一种让所有穷人都能配戴得起的物美价廉的眼镜来。
1985年3月,西尔弗在与同事闲聊光学镜片的问题时,他突然想到,是否可以设计一种不需要昂贵设备、由使用者任意调整度数的眼镜来?
他觉得,如果把近视眼镜片的厚度与度数的光学原理运用到这种眼镜上,就可设计出一种坚固的中空塑料镜片,再在眼镜的镜架接上特制的注射器,不仅能方便注入或抽出镜片中空位置的液体,还达到了调整眼镜厚薄适合度数的目的,然后转动旋钮,把所需的度数固定后,再拆掉注射器,这一系列过程,是完全能解决所有难题的。
想起来容易,要真正做起来,难度可想而知。他在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2005年,研制出了可以根据使用者意愿而随意调整度数的特殊眼镜,而且度数的整个调整过程只需30秒即可完成,比开始设想的5分钟缩短了4分30秒。
西尔弗立即申报了专利,并向英国政府中请资金支持,得到政府批准。2005年夏,他带着助手去了非洲的加纳共和国,给人们宣讲这种眼镜的好处。一位叫伊萨克·帕哈的高度近视男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硬着头皮花10美元买了一副近视镜,刚戴上,顿觉眼前一片光亮,他高兴地蹦了起来,高声叫道:“天哪,这眼镜简直太神奇了,我都要快疯掉了!”在伊萨克·帕哈的现身说教下,几乎每个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为患有近视眼的家人配戴上了这种眼镜。之后,西尔弗又在几年间连续跑了非洲15个国家,开展大规模地实验。所到之处,他都以每副10美元的最低成本价出售,共售出了3万多副近视镜,为长期饱受眼疾折磨之苦的人们带去了幸福,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一致好评。正当他为眼镜的名字发愁时,人们却不约而同地给他的眼镜起名为“爱心扶贫眼镜”,这个动听的名字,无疑是对西尔弗的最高褒奖,这让他感动不已。
西尔弗目前面临最大的困扰还是资金不足,幸运的是前不久,他已与印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善家谈妥了合作事宜,答应无偿资助他200万美元。这样,他就可以再制造出100万副“扶贫眼镜”,于2009年全部廉价出售给非洲地区那些急需眼镜的穷人。
西尔弗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在未来10年内,把每副眼镜的价格压低到1美元,每年卖出1亿副眼镜,最终让全世界10亿需要眼镜的穷人都能满足需要,使他们的眼前和正常人一样,重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美景来。
西尔弗在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说:“我其实是在做一件很小的事,但我知道,要把这件小事做好,却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和努力。我既然已经认定了它,就要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当全世界每个需要眼镜的人都戴上它以后,我才算真正享受到了人生的幸福。”
(图/潘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