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的黑洞

2009-05-30

意林原创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荣光理查德威尼斯

张 娜

2003年,欧洲著名戏剧评论家,罗宾在自己的一本著作里提到———莎士比亚是如此虚幻。他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足够的材料,来证明自己这个人的存在。他可能只是一个虚假的人物。整个世界被一个“空气戏剧之王”戏弄了。

2007年,同样在欧洲。一名英国的戏剧史研究专家,科·格林提出,莎士比亚存在,但是,他只是个无赖,而那些伟大的作品,完全出自爱马之手。

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上,这是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一个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人,被后代乃至自己国家的国民如此质疑过。

相比于其他名人,莎士比亚的确留下的材料太少太少。而像他这样的名流,原本是应该在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很多人,开始对莎士比亚进行考证。

而正是这些研究,抽丝剥茧地暴露出了戏剧之王的秘密。之所以他的璀璨星光没有被记录下来。并不是与上面那些专家的推测一样,他是虚幻的,或者是个雇用枪手的无赖。

这个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作品的“戏剧之王”完全是用自己的日常行为,为自己的身前身后,留下了一个黑洞,吞噬掉了原本该属于他的荣光与历史上的记载。

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的一个乡村,他从小,就为那些舞台剧痴迷。成年后,他带着梦想独自来到了伦敦,在这里,为了学习戏剧,他甘愿在一家剧院做了拉幕人。

很快,天赋就让莎士比亚获得了机会。他写的一个短剧,被演员们看中,然后一鸣惊人。成名后的莎士比亚陆续推出了《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部部恢弘巨著。

这让人们把他推上了“戏剧之王”的宝座。整个英国,乃至欧洲,都在为莎士比亚欢呼,许多痴心的爱好者,每天都在连篇累牍地为他唱着赞歌。

在英国,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王室。

但事实上,除了在写作与剧本上的天赋外,莎士比亚只是一个寻常人。而且,他的出身注定了他的行为不那么高贵。

可以说《威尼斯商人》里那个吝啬又苛刻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从当年法庭残留下来的卷宗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在一年之内,曾经把十六名伦敦人推上了被告席。他为此洋洋自得,在日记里认为自己是具备着商业头脑的巨人。

除了苛刻的高利贷债主身份外,莎士比亚还是一个总期望着艳遇和一夜情的“色狼”。根据他自己的日记里记载,他在英国伦敦的上流社交聚会里,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女人,而且以征服她们的身体自豪。

甚至,他为此不择手段。一次,莎士比亚偷听到同剧组演员理查德·布巴吉和一个年轻美女约定了一场秘密的偷情幽会。那名女性对理查德说:“你晚上来我房间时,暗号是宣布你自己是理查三世。”没想到莎士比亚在夜晚提前来到这名女性黑暗的闺房,并说出了“幽会暗号”,成了这名女性的入幕之傧。当理查德兴冲冲赶来时,他发现门上贴着一张莎士比亚写的纸条:“征服者威廉已经比理查三世捷足先登。”

私生活的放荡,让莎士比亚为人不耻。这让人们在写到关于他的事情时,除了作品外,再也无法涉及其他方面。如果真实地记录下来,可能会成为全民的公敌。但仅仅是歌功颂德,那么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人望日高的莎士比亚,越来越自大。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为伟大的人。这种情绪,贯穿了他整个的后半生,他不允许任何人提及自己的缺点。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儿说:莎士比亚先生,你的作品比你的人要好看得多。因此,他甚至公开谩骂和攻击了那个女孩儿,称她为无人教养的野孩子。

一直到死后,莎士比亚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依旧充斥着他的自大。那段墓志铭现在还刻在他的墓碑上,他写道:看在耶稣的分上,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他至死都认为,他是上帝最宠爱的宠儿。

虽然生前备受荣耀,莎士比亚却为自己构建了一个黑洞。在他死后,逐渐地吞噬着他的荣光。那些耻于说假话而记录他的人们,让他的人生变得几近空白,虽然戏剧之王的头衔依旧华丽,但却足够空洞。

猜你喜欢

荣光理查德威尼斯
追寻“荣光”
百年荣光
荣光
用蛋管住鸡
寻常威尼斯(节选)
威尼斯
您是我的幸福是我的荣光
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阿柚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