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彼得

2009-05-30

意林原创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莱克宾馆大火

赵 莉

2009年2月7日,澳大利亚东南部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多处森林公园和丛林发生火灾,这场火灾蔓延的速度快得超出人们的想象,侥幸逃生的人们惊魂未定地叙述:“那里简直就像是日本广岛,像是一场原子弹爆炸,道路上全是动物尸体。大火就像一列失控的列车,第一分钟你还在做准备工作,第二分钟你就已经在为住所灭火,接着你只能顾着救自己的命了……”

火灾最严重的马里斯维尔镇和金莱克地区,几乎被大火“从地图上抹掉”。此次灾难,不论经济损失还是人员伤亡,在澳大利亚都是史无前例的。

43岁的彼得·桑尼克罗夫特的家就在重灾区金莱克附近,1997年夏,他曾因一次突如其来的大火而失去了家园。而当今年2月7日的大火突降时,虽然彼得的家再一次被吞噬,但他没有只顾自己逃生,而是选择了留下来救出更多的人。他清楚地知道,在距他家不远处的金莱克国家公园的宾馆里,还有一百多名游客被大火围困而没有逃出来,其中未成年的孩子就有20多个。此时,大火已分别从四面疯狂地向宾馆步步逼近,刺鼻的浓烟围堵得里面的人难以出逃,大人的呼救声和孩子的尖叫声此起彼伏,情形万分危急。更为严重的是,在宾馆背后还有一个村庄,村里400多名居民也被严重围困,一旦宾馆起火,不仅里面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而且村庄里的居民和他们的房屋也将难逃厄运,后果不堪设想!

彼得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处在危难之中的人们遭受涂炭,他顾不得换上防火的厚衣服,顺手抄起一个水管,三步并作两步就冲进了宾馆。有人看见他冲了进去,失声大喊:“不能进去,里面危险!”但彼得已把自己的安危抛在了脑后,很快就冲上了宾馆的屋顶,孤身一人与烈火展开了殊死的较量。

灼热的气浪让彼得踉踉跄跄站立不稳,滚滚浓烟熏得他眼泪直淌,喉咙也像被塞上了一团棉布,呼吸顿感异常困难,爆发出一阵阵剧烈的咳嗽。他一边快速擦着眼泪,一边奋力将水向已经到来的火头猛烈喷射,好几次,他都险些被热浪逼得从屋顶跌落下来,但他硬是稳住了神,提醒自己此刻坚决不能倒下……

汹涌的火头并未因他上了屋顶而停顿,此时他已完全气急败坏,像头疯狂的公牛,提着水管在屋顶上东奔西突。他采取把火头最先有可能侵略的地方全部浇湿,随后又分别把四周全都喷洒上水的办法,最大限度为后期到来的营救人员争取了宝贵时间。在做这些的同时,他不断向宾馆的人喊话,让他们不要乱跑,照顾好老人妇女和儿童。他的无畏和镇定,对受困者起到了极大的安抚作用,也为成功解救他们奠定了坚实基础。

灼浪烤得他几乎窒息,关键时刻,先前已撤离的妻子打来电话鼓励他一定要坚持住。妻子的来电,顿使他浑身充满了勇气和力量,更加坚定了战胜火魔的信心。其间,他因奔跑过快,不慎猛烈撞到屋顶上一根粗壮的电线杆上,右臂顿时骨折。虽然疼痛难忍,但他根本没时间去理会,咬着牙继续和大火进行着顽强的搏斗。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孤军奋战,彼得终于完全取得了胜利!他不但成功救出了宾馆内所有的大人及孩子,而且也使宾馆背后那个村庄的400多名村民安全脱险,房屋也完好无损。

彼得英勇灭火的壮举,被当时在场的一名记者拍摄下来,他的英雄事迹也随即不胫而走。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为他的行为深感自豪,称赞彼得:“当我在报纸的图片上看到他镇定地站在屋顶上,穿着短裤和拖鞋,上身赤膊,身后的天空都已经烧成了橘红色,我立即被他的英雄举动所深深感动,他是真正的澳大利亚英雄!”

彼得在谈到那天的英勇行为时,竟腼腆得像个孩子,谦虚地说:“我并不认为我是什么了不起的英雄,任何人遇到当时那种情况,都会那样去做的,甚至会比我做得更加完美。”

猜你喜欢

莱克宾馆大火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勤(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金华远方·双龙宾馆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面对一场大火
ROOM AT THE INN
大火中的家——灾
大火是如何开始的?怎样才能停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