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月笙魂兮归来

2009-05-30沈嘉禄

新民周刊 2009年33期
关键词:杜家杜月笙祠堂

沈嘉禄

杜月笙坐船驶离高桥港时,久久地站在甲板上,回望家乡,一直到地平线消失在滚滚浊涛中。

上周去高桥镇,欣慰地看到高桥镇政府在改造老街的过程中抢救了一些老宅,并对镇内一百多幢老宅进行查访,登记挂牌,还准备对残留的600多米长一段老街进行修整,在街上开辟几个有地方特色的展馆。

说起高桥,不少人一定会想起杜月笙。对上海史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杜月笙出生于高桥杜家宅,四岁丧母,六岁丧父,靠外祖母抚养,落难时还吃过百家饭。杜月笙后在十六铺“潘源盛”水果行发迹,并得到陈世昌和黄金荣的提携,靠三鑫公司贩鸦片致富,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

成为72家企业董事长的杜月笙对高桥还是有感情的,1931年他在家乡买地建造杜家祠堂,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杜月笙在祠堂落成之时,连蒋介石也送了一块匾:“孝思不匮”,杜还请各地梨园界名角演堂会,空前绝后的盛况至今还是饭后茶余的谈资。抗战时,日军飞机轰炸高桥的德古火油公司,殃及杜家祠堂,现仅存藏书楼归部队所有。我两次前往高桥,均无法进入看个究竟。

杜月笙少年时得到乡邻接济,发达后对家乡人是知恩图报的。有一次,一位高桥人遇到急难,辗转来到市区华格臬路(今宁海路)杜府,看门人见是乡下人打扮,不耐烦地轰他走,正巧杜月笙送客人出门看到:“这不是高桥爷叔吗?快快请进里面坐。”并吩咐下人,以后凡有高桥爷叔来,一律请进,不准怠慢。从此,“高桥爷叔”成了家乡人的代名词。至今高桥人遇到口角,也会息事宁人地找台阶:“算了,我不跟你多争了,你是高桥爷叔!”

吴耀中老伯就是正宗的高桥爷叔。他的父亲吴瀚章(后马相伯为他改名为吴绣文)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后来在上海市中心做五金生意,在杜月笙落难时曾给予多方面的关照。后来杜先生——高桥人今天还是这么叫——发迹了,还拉他一起做过生意,自然是让利三分了。杜先生离开大陆前往香港前,曾跟少年吴耀中作过一小时长谈,最后一声长叹:“爷叔最对不起你的是,没有让你一起跟我做事体。以后你还是要好好读书,这个社会不管啥人当家,读书总是要紧的。”后来,吴耀中考进了沪江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市五金一店工作。

“高桥爷叔”吴耀中当然是高桥的大户人家,至今居住的至德堂是文保单位,有140年的历史,花园里种着梅、桃、石榴和桂花。厅堂里还有如今罕见的蛎壳窗,也就是用蚌壳磨薄后嵌在花格窗框内以透光照明。吴老先生跟我谈起高桥的美食,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小时候我们家里吃刀鱼饭,待大米饭沸滚收水时,将刀鱼一条条铺在饭上,饭焖透后将鱼头一拎,龙骨当即蜕去,鱼肉与米饭拌透,加一勺猪油和少许盐,那个香啊、鲜啊,终生难忘。”

高谈间,高桥爷叔突然话头一转:杜先生在家乡大张旗鼓建造祠堂,还造了学校和医院,今天的第七人民医院就是由杜先生造的医院扩建的。杜先生到了香港,他的学生万墨林悄悄回过上海,曾跟我父亲说,杜先生坐船驶离高桥港时,久久地站在甲板上,回望家乡,一直到地平线消失在滚滚浊涛中。临终前,他流露出落叶归根的想法。现在,杜的儿子杜维善在加拿大,另一个儿子杜维宁的女儿杜美如在约旦,杜维善前些年回上海,向上博捐了一批稀世钱币,但不曾提出索回杜家房产。杜在高桥已无根苗,但高桥有一批“爷叔”很热心,提议让杜先生的墓迁回故里,以完成他的心愿。此事政府不便出面,杜氏后代也无授权,“爷叔”们就无从下手。

今天,新乐路上的三鑫公司成了一家豪华酒店,东湖路上的杜公馆在建国后是东湖宾馆,现在却有人在靠淮海路口利用一幢花园洋房开了一家名为大公馆(谐音杜公馆)的饭店,都想拉杜月笙做幌子。所以,杜月笙真的魂归故里,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猜你喜欢

杜家杜月笙祠堂
爱心账本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梁家祠堂史话
新球场
只存交情不存钱
杜月笙的敛财绝招
杜家毫会见陈晋一行
叔宠
沈家祠堂
祠堂,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