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共”本色
2009-05-30汪伟
新民周刊 2009年10期
汪 伟
“两会”开在哪里?当然是北京。但也是在媒体上。亲自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过数千人,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不算多,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媒体关注两会。会期内,电视、报刊、网络、广播上,每天都有大量有关“两会”的消息。不能在人民大会堂与闻、讨论和决定国是的普通人,试图借此了解国家的动向,知晓政治决定和社会经济政策。他们能得到想要的信息吗?
情况说不上乐观。“雷人”二字风行,大量媒体在讨论,“雷人提案应不应该存在”,“雷人提案是多了还是少了”,用观察家的话说,代表了某种粗鄙浅陋的议政趣味。
在时下这个社会,没有被传播的事情虽然不等于不存在,但不被传播或传播不力的事情,就没有被关注的机会,更不会引起正儿八经的讨论,遑论形成共识。“两会”的会期有限,传播的渠道有限,此消彼长,“雷人”的、不着边际的、琐碎的、耸人听闻和花枝招展的话题太多,更重要、更需要讨论的话题:如何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如何建立更自由平等的市场经济,如何推动更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等等,不能得到有效的讨论。长此以往,“公共事务”的“公共”二字如何体现?“公共生活”的“公共”二字何以寄托?“公共舆论”的“公共”二字又何以堪?
“雷人”和沉默,其实都是失职失责的表现。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都面临复杂形势的考验,人们对这次“两会”寄望很高,对代表十几亿中国人参政议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寄望很高,对立足公信力的各类媒体寄望很高。我们用什么来回答这殷殷期盼?我们的答案是回到“公共”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