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小阳春”:虚火的繁荣?
2009-05-30张静
张 静
消费者抱怨如今买车变难了,从下订单到提车,等20天是常有的事。
大年初二,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的工人们就开始加班了。就连原本要上马的新ERP系统都被叫停,暂用老系统撑着。
春节本就是车市的旺季。面对突然激增的订单,工人们最初以为这不过是“春节效应”,谁知一转眼就忙到了4月份。
“仅仅一个柳州汽车厂,从2月开始,我们每月都供它4万台套,比往常翻了一倍,没有能力的工厂根本无法供应。即使像福耀这样的大集团,全国十几家工厂都新招了一部分人手,有的厂甚至招了上千人。”该集团副总裁白照华告诉《新民周刊》,“我们刚刚开完3月份的管理会议。今年12个制造部的工人平均工资,只有一个部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他全部高于去年,上海厂更高出15%左右。”
裁员、减薪、限产……一片不景气声中,福耀玻璃的红火让前来视察的上海市嘉定区金建忠区长连呼不可思议,马上请记者前来采访。
開门红
中国70%的汽车玻璃都由福耀配套,其冷暖俨然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晴雨表”。
上海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室的统计显示,1月份,在上海上牌的车辆达到18657辆,比2008年12月高出49.14%。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表明,今年1到3月份汽车业回暖,产销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3月份更是热得发烫。国产汽车生产109.54万辆,环比增长35.59%,同比增长5.55%;销售110.98万辆,环比增长34.10%,同比增长5.01%。产销量继上年3月越过100万辆后再创历史新高。
“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汽车工业跌入最困难的低谷期,很多汽车厂商对今年形势有些悲观,都不愿意做库存,纷纷采取了临时性的减产、半停产。没想到今年一季度消费猛然起来,打得人措手不及。国内很多车企已经低于最低库存量,或者几乎没有库存,不少热销车型都出现了货源紧张,甚至断货的情况。” 白照华说。
消费者抱怨如今买车变难了,从下订单到提车,等20天是常有的事。东风雪铁龙公关部主任张洪汉证实:“世嘉有将近2000台的订单还没有交货,现在是下线一台,卖一台。”一位上海大众的经销商则言若有憾:“现在库存基本上都卖空了,上海大众连普桑都缺货了。”
就在全球车市遭遇寒流,一些海外车厂深陷破产困境之时,中国车市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冷,反而出现了超乎预期的产销两旺,连续3个月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季度销售的冠军。
上海经济信息中心汽车研究室主任、资深分析师朱君奕认为还是一个信心问题。“去年四季度宏观形势不是很明朗,股市又把钱都套住了,老百姓不敢买车。买辆车还不如把钱投入股市抄把底,既然没人去抄底,证明大家手上的现金流都不是很宽裕。当时我们就做出判断,哪怕股市不涨,只要不持续失血,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人们赚的钱就敢花了,汽车消费会先起来。此外有些厂家去年年底都不排产了,即使去年12月份想回暖都提不到车,势必转移到今年来消费。所以显得四季度特别惨,而一季度一下子比四季度要好很多。”
白照华则认为这一切归功于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汽车产业振兴政策。“购置税减征以及燃油税改革这套组合拳,刺激了1.6L 及以下车型热销。”
汽车是国家第一个提出来要振兴的产业——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是十大产业中第一个出台细则的产业——3月20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率先推出。
在安邦咨询公司汽车业分析师李海英看来,汽车工业被放在首要地位,说明了国家对汽车消费的空前重视。“我认为汽车产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稳定市场,在短期内拉动需求。在4万亿投资产生重要作用之前有一个政策的‘空洞期,需要一个稳定的因素来度过危机。而从近几年的增长情况来看,唯有汽车消费够力量。”
“当前中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促进市场繁荣、解决就业。但政府无论投资哪个行业都有时间差。投资公路,从设计到拆迁民房、补偿,至少需要半年;投资铁路需要的时间更长;房地产的问题则更为复杂,而拉动汽车消费最快、最直接。汽车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长,包括零部件、钢铁、塑料、玻璃、消费油料、停车场、修理厂、物流等等不一而足。不需要太多投入,只要给政策,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卖出去一辆车,就可以带动一个大链条。”白照华说。
丰产不丰收?
就在中国车市风风火火之际,境外媒体却泼起了冷水。路透社认为中国汽车3月销量创历史新高,但可能丰产不丰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在中国,购买美国车依然能引起共振》中称:“汽车卖得好就能起飞全球汽车业务了吗?大错特错。在中国,仍然能够听到中国客户这样的声音:‘我还是喜欢美国车的性能。 ”
“西方不高兴”,是否诚如某些评论所言,仅仅为“心理不平衡”?一季度的“开门红”,是否就意味着汽车行业已经率先复苏?
白照华不敢下这个结论。“虽然福耀生产的汽车玻璃的片数比去年多,但平方数却比去年少。车市表现出明显的冰火两重天,公车玻璃供应比年景好的时候下降了15%左右,真正生意好、上升量比较大的,还是1.6L及以下的小排量车。车小,用的玻璃相对也少,我们创造的价值比去年还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一季度轿车销量增长主要由1.6L排量及以下排量车型拉动,销量达到141.14万辆,同比增长21.93%,高于乘用车整体增速14.12%,市场占有率达到70.72%。而其中俗称“小面”的微型客车,又支撑着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长34.78%,高于行业增速26.97%。但1.6L以上排量轿车则同比下滑18%,商用车一季度同比下滑6.13%,其中重卡一季度同比下滑近40%。与此同时,汽车出口受到重创。自2008年3月超过7万辆后开始逐月下滑,直至今年一季度汽车出口6.10万辆,同比下降62.06%。
“微客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才8%,即使出现了高速增长,但它占的权重小,价廉利薄,销量上去了,收益下来了,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体现不出来,这就是所谓‘丰产不丰收。” 李海英分析道。1-2月,我国规模以上汽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4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被中汽协跟踪统计的19家重点企业,其1-2月的利润降幅甚至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一季度的汽车产业政策起到了部分稳定市场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刺激消费。”李海英说。“1月和3月历来是是全年销量的相对高点,比如2008年1月达到19.8%, 3月达到23.55%,都显示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增长,不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我们用一季度的数据来比较,发现虽然同比增长逾5%,但2008年一季度的同比增长是百分之二十多,增幅同比反而是大幅回落,这还是在一季度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鼓励市场消费的政策市场的情况下。再从产品销量的结构去看,市场上叫得比较欢的都是1.6L及以下排量的车型,只能说明在这一区间存在购买力。还有一些原本打算买1.8L的消费者,在减半购置税后转到了1.6L,出现了结构性的转移。总而言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刚性需求是存在的,但是市场增幅的回落也是持续的。更何况宏观经济并没有像很多人判断的那样出现回暖。目前并没有更多的依据证明市场已经出现了真正的回暖。”
企业对下半年的车市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底气。为弥补近期的产能和人员不足,不少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都忙着招兵买马,但它们更倾向于招募短期临时工。
“企业在市场中生存,敏感性最强。我们从数据上可以看到,从1月份到3月份,企业生产一直不旺,也不会往经销商发太多,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去库存的阶段。”
未来之路
在李海英看来,中国汽车业高增长的态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008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捩点,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一个增速逐步放缓的时期。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周期的。中国汽车行业从2001年鼓励私车消费以来,发生了突飞猛进的井喷,同比增长30%、40%很正常。但在向成熟期迈进的过程中,增速将变得稳定,然后慢慢回落。前两三年,汽车业的增长都维持在15%-20%左右。如果抛开宏观经济因素加深调整的影响,2008年全年行业增速可能为15%,2009年则是13%-14%。目前这个阶段还只是窄幅回落。车市没有投机成分,不存在泡沫破灭后的回调,只要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滑坡,车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再往后发展,增幅会越来越小,最后将像美国一样,保持在2%-3%。除非汽车工业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个规律不会改变。”
白照华却认为,从发达国家走的历程来看,汽车的增量一定高于GDP的增量。我国前几年GDP保持10倍的增速,汽车业理当保持20倍的增长。而汽车行业在2007、2008年的增长属于正常偏下,源于私车的使用成本过高、限制过多,“买得起车、养不起车”抑制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国家拉动汽车消费,还需要去除很多障碍,建立一个透明、健康、公正的消费环境,才能维持住繁荣的状态。
2009年是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第一年,国家还将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调整结构和提升产业水平的政策。“国家出台两个政策就能够刺激1.6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旺盛销售,说明中国还有消费能力在储存。如果再持续出台一些更好的政策,不就把其他车型也刺激起来了吗?”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对长远考虑得比较多。由于交通拥挤、停车昂贵、轨道交通发达的原因,北京、广州、上海这些一线城市销量增速正在放缓,汽车厂家的投资倾向主要在二三线城市,谁抓住了二三线城市市场,谁就抓住了下阶段的发展机遇,所以国家便把减免购置税的政策红线定到了1.6L及以下排量。
“‘加快发展二手车市场这样的词句也首次出现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也明确了对发展二手车市场的政策措施。北京、上海已经车满为患了。墨西哥体量达到400多万辆,基本上就处于瘫痪状态。如果要拉动汽车消费,只能促进二手车的更替。欧美国家基本上每年更新率都有6%-7%。美国新车的年平均销量为1600万辆,而二手车的年销量却高达4000万辆以上,基本上是新车的2-3倍。
“目前国家首期促进报废的款项还主要是倾向于农村市场。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提供50亿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政府可能想有意引导车企进入农村,激活一个庞大的市场。”朱君奕说。
在他看来,如果中国汽车工业能够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用不了几年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
然而拿下产量、销量的NO.1,并不等于可以坐稳汽车领袖的交椅。如果说经济危机下全球汽车业的重新洗牌是一种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国汽车行业应该怎么抓住机会?
“我們最缺的是核心技术。除了动力总成外,几乎所有的核心技术都在零部件上。但从1994年以来,汽车产业规划对关键零部件都没有什么关注,直到今年的汽车产业振兴计划才醒目地提出‘鼓励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这是汽车零部件业在政策层面获得的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非常令人振奋,但是力度不够、内容还不具体。振兴规划中提出中央要拨100亿元来作为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而跨国企业一家企业的投入就是几十亿美元。”李海英说。
白照华也认为大力发展零部件产业将对我国汽车产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有上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但有竞争能力的非常少,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以‘小、散、乱、差而闻名,外资零部件则垄断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我们统计过,某一个合资品牌,它所采购的零部件,真正中字号的只占百分之零点几。这种状态发展下去,中国自主品牌将来都要到外资那里买零部件,未来之路是什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