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出书多无趣?
2009-05-30王小木
王小木
与前辈们相比,青年导演们在出书这个问题上显然个性了许多。他们成名的年代里,娱乐媒体如随身助理一样跟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言片语动辄就能成为行业头条和风向标,这样的状态下再出一本普通的自传显得多余且无趣。
或许,报道他们出书也无趣。这三位是来自两岸三地的最当红的青年导演,贾樟柯、彭浩翔和魏德圣,在日前上海电影节“新浪潮50年”论坛上,他们受邀讲述自己和法国新浪潮的渊源,其实彭魏二人和新浪潮压根没太大关系。
巧合的是,他们三位挤在一个时间在内地市场出书立传,彭浩翔的小说集《破事儿》、魏德圣的自传性日记《小导演失业记》和贾樟柯的电影手记《贾想(1996-2008)》正在热卖中。
导演出书在国内并不新鲜,但有关导演的书真假莫辨。
陈凯歌有《少年凯歌》,冯小刚有《我把青春献给你》,而没有出过自传的张艺谋时不时要面对未经他许可的所谓“自传”,甚至连当初同在西安咸阳第八棉纺织厂工作过的工友,也出了书替“老谋子”讲述人生。与其被人冒名说,不如自个儿斟酌着写,或许,这才是写作者的心思?
《少年凯歌》已经绝版
自传写过了,但围绕着导演们打转的身边人还不甘心,因为一切资源都应该被榨出最后一滴。拍了《梅兰芳》的陈凯歌亲自写了讲述此番创作前后的电影笔记《梅飞色舞》,拍了《非诚勿扰》的冯小刚也创作了同名长篇小说集。电影的成就暂且不论,但就这两本书而言,实在不值得多提。
就在《梅飞色舞》问世没多久,陈凯歌20年前写下的文字——《少年凯歌》更名为《我的青春回忆录》后再版了。至今很多人谈论陈凯歌时,只提一部电影(《霸王别姬》)和一本书(《少年凯歌》)。当时身处纽约的陈凯歌应日本讲谈社之邀,3个月闭门不出写下了薄薄一册书,后来这些文字在港台地区也都相继出版,200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国内出版此书。多少名人写过“文革”岁月,但很多都会败于《少年凯歌》,此书通篇充满着陈凯歌日后电影里所特有的那种沉重的气息,悲痛潜伏于平静中。它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导演的年少回忆录,而是走过那段特殊岁月的少年勇敢而深刻的反思录,是一个思想者的精神成长史。它对于历史的价值,可能超过了对于一个电影导演的价值。
当初的《少年凯歌》已经绝版,和陈凯歌、陈红夫妻合作多年的助手黄斌在2008年末负责修订再版了《我的青春回忆录》。他说,“听说这几年不断有人想出版陈凯歌传记,但导演一扎进电影的拍摄就是天昏地暗,没有停息,哪有时间重新笔耕?再版修订的事宜也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的冬天,我和出版社的朋友一再怂恿、几近逼迫导演把重新修订《少年凯歌》提上议事日程,并增加近100幅首次曝光的记忆影像。”
20年后再读一遍这个在纽约“蛰伏”的青年导演的文字,人们可能越发怀念八九十年代那个意气风发和异常自信的陈凯歌:原来你在20年前就意识到自己无法不沉重,无法以轻松的态度来看待社会,难怪你如此不适应如今的商业社会,以至于至今仍在寻找自信。
书是看懂电影的钥匙
与前辈们相比,青年导演们在出书这个问题上显然个性了许多。他们成名的年代里,娱乐媒体如随身助理一样跟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言片语动辄就能成为行业头条和风向标,这样的状态下再出一本普通的自传显得多余且无趣。但他们真正想说的东西,真的就能畅通无阻地表达出来吗?
很多人觉得贾樟柯的电影冷冰冰,和我们常说的繁华社会相差太远。但贾樟柯在《贾想(1996-2008)》里的文字却给人相反的印象,他对于生活的热爱超过很多习惯看热闹的普通人。他的文字和他的电影一样,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波涛汹涌。在《小武》十周年之际出版自己历年的拍摄手记,以及和批评家们的对话。虽然手记和对话中散落着贾樟柯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于电影的思考,以此来理解他的电影也更容易些,这本书比自传更具价值。
复旦大学吕新雨教授在《二十四城记》研讨会上说,“讨论贾樟柯很难,他给批评家留的空间很小,因为他是他自己电影最好的理论家,他把自己的电影说得滴水不漏”。这番话被很多人引用当作对《贾想(1996-2008)》最合适的书评,同样我们也能用这样的思路来看待魏德圣的《小导演失业日记》。《海角七号》成名后,魏德圣在说話时越来越谨慎,以前他无论说什么没人听,现在他说什么都是大事件,有时无心的一句话都可能被渲染成一个社会话题。其实如果看过他的《小导演失业日记》,他对于电影和创作的观点早就明白无误地写在了里面,成名后他所说的大部分有价值的话都能在书里找到。
2002年参与完电影《双瞳》的策划后,魏德圣失业了,没有活干了就写剧本,每天还写点日记。当时写的那些剧本并没拍成电影,倒是这些无心写就的日记被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了。魏德圣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了过去7个月失业状态时的困顿迷茫和远大志向,同时还以自己饲养的“黄金鱼将”的口吻描述了金鱼眼中的世界,这些正是魏德圣在未成功时想说,但又不敢明说的话。
在之后的6年时间里,《小导演失业日记》只卖出了5000本,一个穷困潦倒也无多大成就的创意人的内心独白,默默地躺在书店蒙尘的角落,少人问津。2008年夏天魏德圣意外地拍出了大热的《海角七号》,出版商在10月也立刻再版了《小导演失业日记》,一个多月就卖出了当初6年里的销量。
2009年3月《小导演失业日记》简化字版在内地出版,这是一个当红导演未成名时的苦闷记录,同时也让大陆人看到了一个台湾人对于台湾多元社会的细致观察。而这些内容正是魏德圣正在筹备的史诗大片《赛德克巴莱》的思想基础,他已经在为新电影做普及工作了。
虚构作品《破事儿》
《小导演失业日记》尽显魏德圣的个人风格,他说话的语气就是书中文字的味道,见过魏德圣的人再去读他的书,真的仿佛就是当面聆听魏德圣。有人评价魏德圣和彭浩翔的两本书,魏德圣尽管真诚且热血,但他的文字功底太过于“清汤挂面”;而彭浩翔不愧是“写字”的,书中一招一式尽显他在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彭式幽默。
不带自传性,不涉及个人经历。《破事儿》和其他电影导演的书更大的不同是,这是一本小说作品集。彭浩翔是拍电影的,但他同时也是“写字”的。如果说其他导演出书更多的还是和自己的电影配套的一种营销手法,那彭浩翔完全可以靠文字来捕获人心。
彭浩翔上周从北京回到香港后,在博客上流露出了甜蜜的“烦恼”:这趟内地之行让众多媒体邀请他开专栏写小说,他该如何选择呢?彭浩翔如今已经能和梁文道和林奕华这些学贯中西、博览群书的香港文化人一起被相提并论,但他其实很“草根”。读中学时他想当明星,于是中学毕业后去考香港演艺学院,没想到考了两年都没考上。觉得当导演风光,所以拒绝从片场小人物做起;听《电影双周刊》说当导演就一定要会写剧本,他去了亚洲电视当编剧,并在报刊上撰写影评和小说。
1997年24岁的彭浩翔出版了个人的首部长篇小说《全职杀手》,一出即畅销,在香港地区就卖出了10万多本。四年后著名导演杜琪峰和韦家辉根据此书拍出了同名电影,主演是刘德华和反町隆史。一直梦想当导演的彭浩翔就此入行,开始了自编自导的电影人生涯。其实《全职杀手》出版时已经是彭浩翔出书的第五个年头,19岁时毫不出名的他出版了自己非常钟情的小说集《破事儿》。2007年3月该书在香港再版,销量超过当年。这时他已经是香港年轻影人中的佼佼者,是香港编剧界当下最热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