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诱发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009-05-29王淑蓉

科教导刊 2009年24期
关键词:主体效果过程

王淑蓉

教学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主导下,由学习的主体即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养成技能的全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参与下的智力活动,它不能强制,不能代替,只能靠诱发主体的内部动因,使主体主动进行。动机的主要内容是需要,但并非任何客观刺激物都能诱发起学生的需要。另外,在学习过程中错误和失败的威胁似乎像幽灵一样,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要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所需要的东西,只有积极诱发学生的主观条件。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要么相互促进,要么相互阻滞。一方不利状况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或在一个方面中片面强调某一个因素,教师的任务是立足二者的相互促进,实现两个方面全面发展。主要做到:

(1)诱发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最大兴趣。因为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兴趣之于学习作用极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2)防止消极情绪的产生,老师要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因为现在学生意志松懈,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很烦躁,易发怒,对愉快的事件也易反应出:狂欢狂喜,心境变化大,喜怒无常,难以预测。因此,过低或过高的情绪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一个学生在中等程度的焦虑才是有益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格林伦:“如果学生要进行学习,某种最低程度的焦虑是必须的。”但焦虑过度则起反作用。然而过度的适度与否定主要靠教育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情绪因素来把握好这个度。(3)教师要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现在有很多教师发现:现在的学生很难教,教育难度增大,重点是这个度的把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严而有度,以前的学生严的成分多,学生能接受,但现在的学生严的成分多,没有相应的措施,将会出现阻滞(越差越不愿学,越不愿学越差)。所以老师的情感因素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情感具有调节的动力,能强化和感染学生的功能,充分利用情感,努力唤醒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和亲切感。(4)重视表扬与批评,以前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人们总是严字当头,但现代的学生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的效果。索里和特福特认为“称赞和颂扬等阳性诱因总比斥责的惩罚等阴性诱因效果好。”的确,斥责比表扬的效果消失得快,而且消失的量较多。斥责往往造成的是一种紧张和抵触情绪,而表扬是否有赞许,令人恢复信心的意义。当然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批评反应不同,如比较迟钝的儿童对于表扬的反应比较积极,而对于比较优秀的儿童来说,斥责则比较有效。学习者与进行赞扬和责备的人的关系也十分重要,这种关系融了,赞扬和责备才是有效的。否则将成为一屑不顾的受鄙视的东西,总之,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恰当表现和批评。(5)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包含着传播社会的先进思想,道德风尚等方面的知识,观点,信念,通过多种课外活动,通过自己模范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调节教育能力。青少年一代入学时,都是身心正处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由儿童成长为少年、少年成长为青年,绝大多数人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同步成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体育锻炼,健康的审美和创造美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学生独立获得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的主观条件尤其是主体对学习的态度,决定着学生学习进程与效果,总之,撇开主体去影响学生学习是学习进程,但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从事学习活动,独立去实践,树立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因为成功会给人带来荣耀,但成功主要事通过学生的主体来体现,成功会使人积极、乐而好学,学习效果也好,这样可以避免失败,失败会使人感到消极被动,怕学厌学、学习效果也差。因此,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追求进步为奋斗目标。总之,这条路还很长,还需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更深刻的诱发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猜你喜欢

主体效果过程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