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铸就航天路

2009-05-2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企业文明 2009年5期
关键词:神舟研究院航天

中航五院提炼、总结和丰富了以“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文化,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文化,同舟共济的团队文化”为核心内容、具有科研特色的神舟文化,和谐铸就了航天大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和第一个商业出口卫星的诞生地,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研究院下设16个部、所、厂、公司,现有员工14 000余人。建院40年来,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70多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先后涌现出包括5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空间技术专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 975项。研究院连续4年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考核指标,经营业绩考核和财务绩效评价名列公司前茅。

近年来,在实现空间技术不断跨越的同时,研究院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继200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后,研究院又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党委重视 常抓不懈

院党委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计划、同部署、同考核,在院所两级工作机构健全、运行有效的前提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具体协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型号两总通力合作、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网络和长效机制。

院党委在制定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了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年度任务重点,调整完善考核内容,确保了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自2006年以来,院加大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人的考核力度,将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与单位党政一把手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有效地推进了这项工作。

院党委还积极支持所属单位开展各种创建活动,自1997年一次性设立50万元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后,坚持每年以10%的比例递增,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近两年来,院属单位已有19家(次)荣获首都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院党委始终用国家利益、民族使命激励全体员工斗志,在履行国家使命、完成科研任务中体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多年来,院和所(厂)两级党委通过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在不断提升思想建设、理论水平、谋发展能力的同时,坚持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用神圣的使命鼓舞员工,用严峻的形势警醒员工,用美好的前景激励员工,营造“聚精会神抓型号,全力以赴保成功”的良好氛围,为2005年以来以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和嫦娥一号卫星为代表的20多个型号的成功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

院党委以培养“四有”航天新人为目标,不断利用新载体、新途径凝聚力量、锤炼队伍。两年来,全院共举办了2 400多期次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培训人员88 726人次。通过传帮带和选拔调整,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所(厂)、部门和型号领导岗位。目前,所(厂)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4岁,型号队伍两总平均年龄不到40岁,研制队伍骨干人员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新增院士2名,9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院党委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央文明委“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有关活动要求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促进和谐航天建设。院连续开展了 “奥运精神与神舟文化”演讲比赛、“告别不文明行为”FLASH动画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员工自身文明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院里还通过开展“神舟杯”、“神舟风采”系列文体活动、歌咏比赛、职工运动会、文艺汇演等,陶冶了职工情操。

弘扬精神 履行责任

院党委紧紧抓住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发布理念、视觉、行为三大识别系统的契机,积极探索弘扬精神、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航天科技企业形象的新载体。院提炼、总结和丰富了以“祖国利益至上的政治文化,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文化,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的质量文化,同舟共济的团队文化”为核心内容、具有研究院特色的神舟文化,员工的认同感逐年提高。

院党委充分利用院神舟报、神舟网等载体,通过宣传“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院士和神舟飞船、嫦娥卫星等型号的先进人物事迹,强化员工的精神与信念,通过组织星船发射出征签名仪式、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揭碑仪式、嫦娥奔月主题雕塑落成仪式、首任院长钱学森归国50周年铜像揭幕、成功发射星船主体墙揭幕等重大活动,大力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和航天精神,使研究院“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广大员工心中。

在履行富国强军重任的同时,研究院主动承担航天高科技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汶川大地震中,研究院研制的资源一号02星等5颗卫星先后获取728景数据,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信息。研究院还积极开展义捐活动,员工个人捐款261.5万元,党员交纳特殊党费209万元。为发挥航天科技和航天精神的带动辐射效应,研究院每年都组织专家、院士到学校、社区、企业进行航天科普和航天精神宣传,院航天器展厅已成为航天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06年开展以来,接待了各种参观团体、大中小学生10余万人次。研究院除每年在西安、兰州地区对口扶贫外,2007年还与中国文联共同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援建了一所神舟希望小学,提升了社会美誉度。

求真务实 拓展渠道

院党委深入推进民主管理建设进程,先后制定下发了《五院职工代表大会监督管理办法》和《五院厂务公开管理办法》,认真落实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职权,通过职代会和其他民主管理形式,在“三项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重大问题上坚持源头参与,充分发扬民主,有力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院所厂领导坚持定期的接待日制度,并在局域网上开设院长信箱和职工合理化建议箱,多载体、多渠道听取群众的呼声,接受群众的监督。通过开展职工建家、巾帼建功、青年文明号评选、合理化建议征集等,不断激发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航天”的主人翁意识。两年来,研究院先后有7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建成“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两家,有多个集体分别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单位”等称号。

院党委不断加强经营监督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按照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求,建立健全了民主监督程序和制度,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讲座、法制图片展等活动,加强了“五五”普法教育,广大员工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实现了连续多年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严重失泄密问题,为院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协调发展 共享成果

院党委坚持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职工群众,坚持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设身处地解难事、尽心竭力做好事。“十一五”以来,全院新增住宅面积达18万平方米,解决了近1 000户员工的住房困难;建成两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航天社区和青年公寓以及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并在工作区开设了咖啡厅,在社区增设了运动场所和健身器材,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近年来,院党委陆续推行了包括疗养计划、健身计划、体检计划、营养计划在内的员工健康计划,为京区单位女职工办理安康互助保险,为职工家属、子女办理年度医疗统筹,落实离退休职工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建立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等,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院党委还高度重视员工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教育,形成了员工心理和思想状况定期分析机制,明确了“以人为本、控制风险、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专家辅导和员工援助计划等,营造了和谐的科研生产环境。

院党委还积极开展平安单位建设活动,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承包书,落实岗位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公民义务献血、人防、交通安全等工作的开展。2006年,院本部和9个下属单位被评为集团公司平安单位建设示范单位和中央国家机关平安单位。

[责任编辑 李万全]

猜你喜欢

神舟研究院航天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航天梦,我的梦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逐梦航天日
神舟十一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