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所高校示范中心建设经验汇
2009-05-29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环节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为此各个高校十分注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建设工作,以促进本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能力。在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已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单位在信息平台建设、实验教学理念、后续建设维护等方面有何经验可借鉴?本刊特别邀请了几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实验与教学的融合等角度进行了阐述,以食读者。
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实验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主任曹庆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实验体系,组建以学科责任教授为核心、理论与实验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建设小组;加大实验中的综合设计和研究探索实验比例;广泛深入地开展和国内外著名IT企业的合作,联合开发教材,引进先进技术,使实验教学能紧跟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学科理论实践联系紧密、技术发展快的特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目标。中心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加强建设,不仅建立了相关的课程网站,同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中,通过建设上机考试系统,使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际的上机考试来掌握编程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示范中心的建成,对于北航的实验教学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将以构建示范性实验中心作为本科教学的核心建设内容之一,每年对于获得示范中心称号的实验中心拨付专款加强建设,同时在人才引进、教学改革项目设立等方面,给予积极的倾斜政策。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后,先后得到了国家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北京市学科群等建设项目的经费支持,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未来的教学和建设中,我们结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获批了北京市“计算机专业实验体系建设”教改项目。以建设一套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原型系统为目标,覆盖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操作系统、编译技术等课程。构建新的实验体系,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学生将通过系统的、分层次地完成一个计算机原型系统的设计,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基础。
打造“开放高效”的实践教学信息平台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纪越峰
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较快,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目前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的要求,如何实现高效有序的实践资源管理,对实验室管理模式与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挑战,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计并构建了“开放高效”的实践教学信息平台,通过时间、空间、内容、器材的全方位开放与高效管理,解决实践教学网络化与信息化问题,收效显著。
信息平台主要包括实验教学项目、网上预约、实验教学管理、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师生交流五大功能模块,信息资源覆盖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录像、成绩管理、教学评价、设备维护、实验设备监控、网络虚拟实验、网上论坛、答疑等各方面。该平台全方位服务于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的各个环节。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网上实验资料和交流平台,而且完全实现了中心管理无纸化、信息发布规范化、信息交流及时化、信息共享远程化和实验教学开放化,为电子信息专业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优化的资源配置与利用。
信息平台对实现“开放高效”的电子信息实践教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24小时在线访问系统,通过网络虚拟实验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预习实验内容,根据自己课程情况来安排实验时间。它使实践教学不仅实现了时间、空间、实验项目及器材等的全方位开放,而且实现了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示范中心实践教学的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化提供虚拟
与现实相结合的实验环节
上海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主任陶田
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中,我中心更加明确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宗旨是:为实验的教与学提供开放的实验教学资源,为实验教师提供简便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实验环境与资源。现阶段我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信息化管理平台、实验教学资料库、网络虚拟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平台。
一、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成果
(1)实验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
我中心门户网站(http://emlab.usst.edu.cn)以服务实验教学、便利实验管理为宗旨,在原有的实验教学、实验平台、中心公告、中心制度、实验安排等五个栏目的基础上,增加并完善了实验预约查询系统。通过实验预约查询系统,教师可以查询实验中心本学期的实验安排情况,并在线提出上机申请。本中心在门户网站中增加学生实验安排查询系统,该系统已与实验室内部排课系统对接。学生登录中心网站只要输入班级名称和实验课程名称便能明确实验时间与实验地点。以此提高我中心实验教学便利化水平。
2008年初我中心实施了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管理系统与学校一卡通管理系统整合。做到了实验设备班级预约使用与实验设备临时刷卡使用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对实验设备的开放、使用、维护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2)网络虚拟实验室
我中心高度重视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设,2008年我实验中心重点开发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实验项目,将传统的基于实验室局域网的C/S架构实验项目改造为基于Internet的B/S架构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先后建设了4个网络虚拟实验室:外贸实习虚拟实验室、证券期货外汇虚拟实验室、B2B电子商务虚拟实验室、企业经营模拟虚拟实验室。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新实验,开发了多个具有交互性的网上创新实验项目,提高网上实验的质量与效果,网上虚拟实验的展开,打破了先行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扩大了实验的辐射范围,丰富了实验的组织形式,构筑了开放的创新实验平台。
(3)实验教学资料库
我中心完善了由纸质教材、视频教程、电子讲义、多媒体课件共同组成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学生可以通过我中心网站的资料下载栏目,下载与实验教学相关的资料与讲义。考虑一些实验教学资料较大通过中心网站下载不便,我中心还架设了专门的实验教学资料FTP服务器。以此达到开放性实验教学与自助式实验学习相结合的目的。
(4)实现实验教学文件与资料的电子化
实验中心组织力量,对现有的实验教学基本文件和基础资料加强了分类整理工作,实现了资料电子化,为进一步实现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管理做出了积极的准备。
二、实验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
(1)进一步将实验中心教学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务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学校教学安排与实验中心实验安排的信息化集成。
(2)加大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力度,完善门户网站教学信息发布、实验教学管理功能。扩展中心网站的实验教学服务功能,为教师和同学营造一个实验教学与学习的在线交流互动和学习平台。
(3)加强实验中心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固定资产账、卡、物的信息化管理。
资源开放,注重交流
中山大学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陈六平
我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最大的特色是实验教学资源的完全开放。所指的开放不仅仅是对校内师生,更主要是为校外的需求者也提供了完全免费的共享。这样做就是为了把我校所拥有的优秀教学资源完全提供给相关学科需要的师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心的资源经过多年的积累,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已经可为业内的需求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而资源开放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更好地促进了我校教学实验的发展。我们为了方便全校师生的应用,专门加强了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其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由于实践的时间有限,而学生使用的仪器又相对复杂,为此我们开发了相应的实验预习平台,学生在做实验前可以通过实验预习平台进行网上预习,平台的预习过程采用了动画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实验的内容、实验仪器设备的结构及其使用、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使学生在网上预习后能在实验室胸有成竹地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同时,由于大学的教学目的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中心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拓展性的实验内容和先进的实验技术介绍。同学们可以登录到实验平台上进行拓展性的训练,并自学很多教学过程中没有完成的项目,这样对教学和学习能起到很好的拓展、巩固作用。
实验中心信息化平台应用的另一方面就是帮助教师们相互交流工作。我们中心要求每位老师制作的PPT都要从知识和认知上做得相对完善。各个学科的老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平台从方法、技术、应用、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互相借鉴。
我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从通过国家级的评审到现在,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我们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去完善中心建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上:
第一,不断完善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硬件建设,资金来源包括学校和政府等方面的投入;
第二,加强软件建设,我们中心专门开发了一套师资训练系统,用于对教师、技术人员的培训;
第三,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我中心派出所有实验室技术人员分别到香港地区的高校、国内知名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参观学习,使教师、技术人员从思想理念到教学技术上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第四,实验室安全培训,这是我们中心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因为安全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效益和价值,是文化的一部分;
第五,实验室文化建设。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在做任何工作时用更科学、更积极的手段去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同时保持了在学习道路上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六,专门开发了实验室考试系统,这套系统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化学安全等多项测试,它对于检验教师、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学生掌握相关安全知识的程度极具价值。
我中心通过对资源的积累与整合、师生的培训教育、信息系统的充分应用,逐步完善了整个实验教学的预习、实践、复习、提高的完整教学过程。同时,我们一直奉行的资源全开放和建设资源的高质量,也促进了全国甚至国外的一些需求者对这一学科的学习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