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公共雕像创作语言的演变

2009-05-29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塑像雕像毛主席

洛 鹏

摘要:毛泽东会共雕像作为中国雕塑史上一个特殊题材,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浮雕像的出现,到文革时期大量红色“圣像”的涌现,发展到文革后及现今一批以毛泽东为题材的雕塑艺术作品的继续产生,其艺术语言特征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嬗变本文在全面搜集毛泽东公共雕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其艺术语言的几次重大埂变,并挖辊这些重大演变背后的艺术风格取向及观念的转变,揭示其与当时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文革前毛泽东公共雕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理性的规范构图,淡化主观情感的自由奔放表达,并探索着对民族雕塑的一些形体处理手法借用到自己的西方古典写实体系中来文革中,强化了雕刻者的主观感情,表现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风格文革后,多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亲切、自然、魅力”的毛泽东

关键词:新中国毛泽东公共雕像艺术语言

领袖肖像是新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常见的一个主题,毛泽东公共雕像作为中国雕塑史上一个特殊题材,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浮雕像的出现,到文革时期大量红色“圣像”的涌现,发展到文革后及现今一批以毛泽东为题材的雕塑艺术作品的继续产生,其艺术语言特征经历了多次阶段性的嬗变,通过这些转变我们看到了新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轮廓。

一、1966年前的毛泽东雕像

1966年前的毛泽东公共雕像虽然没有文革时期毛泽东雕像那样“火爆”,但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为以后毛泽东公共雕像的艺术语言做了铺垫和积累。

(一)王朝闻先生的毛泽东浮雕像。自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以后,毛泽东的领袖形象已经不断地出现在一些公众的场合之中。虽然延安时期表现毛泽东形象的作品,已经出现了油画、油墨彩画、炭画、水墨画、版画等多种材质的形式,但由于雕塑的材料要求较高,创作时间较长,不能广泛地运用到对敌人的斗争中去,所以,这一时期雕塑作品很少。但正由于雕塑作品的上述特点,对于表现领袖的权威性却是很适合的,所以延安时期毛泽东雕像的出现也是必然的。1943年,时任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创作员的王朝闻,创作了中国第一座毛泽东浮雕像。据王朝闻先生回忆,当时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需要在礼堂正门上方嵌一尊毛泽东浮雕像,这一任务落在他身上。王朝闻想得最多的也是最感困难的是:如何解决不把领袖、伟人“神化”的问题。他按自己的设想画了不少急就的小草稿,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断修改。此幅毛泽东侧面浮雕像被选用在《毛泽东选集》上,成为中国雕塑史上传播面最广的作品。王朝闻“力图使之在真实反映客观实际的同时,也相对地表现出我未必和别人完全相同的主观感受。”从这个浮雕的毛泽东形象来看,很像后来出现的毛主席像章。此浮雕(见附图一)是延安整风前后,随着毛泽东的地位不断权威化而出现的,因而带有明显的“圣像”色彩。毛泽东的表情严肃,双眼注视前方,炯炯有神,衣领笔挺。从手法来讲,强调并突出了轮廓线的塑造,这更有利于表现毛泽东刚毅的领袖形象。另外,可以看到的是毛泽东头像保留了西方雕塑中“明暗”和块面结构,使得形象更加真实。这些都是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讲究中西结合,但强化线条,弱化块面。这在同时期的版画中体现更为鲜明,如1943年古元创作的《减租会》(见附图二)。

(二)建国后的一些作品。关于第一座毛泽东城市塑像是哪一座的争论,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1951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的萧传玖,创作全国第一座《毛主席全身立像》,全国各地许多单位复制了这座像。但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没有找到充分的资料,只是发现沈海驹和萧传玖创作于1950年的《毛主席与朱总司令浮雕》(见附图三)。建国后刘开渠于1960年精心雕刻的《毛泽东胸像》(见附图四)则是这期间毛泽东雕像中一件学院派的重要作品。他的这一塑型模式为后来“文革”中无数寻常百姓家“供”着的毛泽东石膏胸像提供了最早的蓝本。从这一时期的毛泽东雕像创作情况来看,有两件作品较有代表性。一件是1957年曾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美工组工作的谢家声创作的《主席与朱总司令》(见附图五),另一件是1961年叶毓山创作的《毛主席像》c见附图六)。

这个时期的《主席与朱总司令》与叶毓山的《毛主席像》有几个共同特点:

1、学习苏联雕塑艺术语言,突出强调人物的英雄气魄,在主要人物中突出最英雄的人物。在50年代普遍的学习苏联经验的风气中,尽管中国有着丰富的雕塑艺术遗产,但是雕塑界也不能排除受到政治左右的苏联雕塑的影响。

2、毛泽东的形象是“英雄”,但还不是全国人民的“导师”。这两个雕塑还是充满生活化的,使毛泽东形象虽然充满“英雄”气概,但却感到非常亲切。

3、毛泽东形象仍是较为“写实”的,没有“格式化”,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了作者的个性。

4、毛泽东雕像与后来文革时期的雕像相比,有点单薄,还没有出现像“纪念碑”那样厚重、严肃的样式。

二、1966年一1976年的毛泽东公共雕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毛泽东的个人威信达到极至。由此而来的全国“敬建”毛主席像的热潮风靡全国,数量之多,体量之大为历史罕见。但也造成了毛泽东雕像粗制滥造的局面,更由于“样板”塑像的影响,使得毛泽东塑像艺术个性丧失殆尽。然而,去除政治因素,今天看来仍然有些毛泽东塑像的艺术语言有其独到之处。

(一)清华大学毛泽东雕像及其影响。1967年正值青年节,第一座巨型毛泽东全身塑像在清华大学落成(见附图七)。清华大学塑像的原型是前苏联塞尔格-叶夫塞耶夫的《列宁纪念碑》,将毛泽东的塑像做成这种姿势“与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种流行的说法有很大的关系,即毛泽东是第二个列宁。另外,“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是时代口号。所以,毛主席穿军衣戴军帽的挥手像最多,其实毛主席的额头丰满。发式很有特点,带上军帽额头发式就体现不出来,后来基本上就是带帽、不带帽的两种模式。随着毛泽东像的“一哄而上”,各地出现了很多粗制滥造甚至荒谬不堪的事情。如“在北京林业部大院里同时就立起了两座毛主席像,两座像相距不远,相互对峙,把主席像庸俗化了。”全国雕像高潮中,中央并没有具体布置,包括尺寸、材料、姿态都没有统一规定。国内从事雕塑的创作人员能亲眼见到毛主席太困难,只能根据记录影片镜头和报纸上的照片参考创作,那个年代雕主席像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避免犯错误,干脆翻制别人已经雕好的像,一个模子大家用,所以才处处雷同。

(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群雕的艺术语言:在遍布全国各地的毛泽东塑像中,规模最大、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算辽宁省沈阳市的大型群雕《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建

猜你喜欢

塑像雕像毛主席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浮尘
跟踪导练(四)3
塑像和井
壮锦献给毛主席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雕像
“奥巴马”摔跤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
三个金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