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记忆 新鲜有方

2009-05-27李伦新

世纪 2009年3期
关键词:过桥大修保鲜

李伦新

上海苏州河连接黄浦江处的外白渡桥,整体移走和大修后“回家”时,都有众多市民自发赶来引颈凝望,在心底激荡起浓郁的人文历史情怀。这不仅因为这座百年老桥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建筑,而且由于此桥承载了上海的历史沧桑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拨动了市民们记忆深处的情感之弦,才有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慨!

外白渡桥最早是木桥,早在1856年,由英商韦尔斯等经营的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所建,叫韦尔斯桥,来往行人车马过桥都要收过桥费。1872年英美租界工部局另建一木桥,因位于外滩公园旁,故称公园桥;又因此处原外摆渡处,亦称外摆渡桥。因过桥不再收费,遂称为外白渡桥。1907年工部局又改建成钢桁架桥……日寇侵占上海时,中国人过桥被逼向鬼子鞠躬、被鬼子搜身,等等,外白渡桥的历史人文记忆实在是既丰富又生动的,是世界文明交汇点和海派文化发祥地的上海的一个闪光点,如今大修以后复位,可谓焕然一新,但没有面目全非,而是“修旧如旧”,恢复了百年前的原始面貌,成功地保鲜了历史人文记忆!

上海和许多中国城市一样,经历了长期多次的兵荒马乱和动荡不安,许多历史人文景物的命运不言而喻;还有一些则被以“革命”或“建设需要”的名义,消失在口号声中和推土机前了。已经消失了的是否都要恢复重建?我以为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置,但需千万慎重,切记不要造假。幸存下来的人文历史景物,无疑更加珍贵。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保护建筑地图”所示,现有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和632处优秀历史建筑,如何在保护维修过程中,重视并切实保鲜城市记忆?是个严肃的课题。外白渡桥这次大修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经验,值得引起注意。

保鲜城市记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保存和保护,而是要保鲜真实的历史人文记忆。我以为有两点特别需要强调:一是“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不走样,使原有的历史人文内涵不流失,并重新鲜活亮丽起来。如外白渡桥这次大修所做到的,根据查阅上世纪初档案资料,按照最早曾经用过的木质人行道板,采用了具有较高耐磨性且不易变形的进口“龙脑香”木,既是崭新的,也是恢复了1907年的原貌;二是“修旧如旧”不等于守旧,如外白渡桥这次新安装了名为“城市之光”的照明灯,灯光可以变为蓝色、银白、紫色等多种色调,既能表现建筑古朴厚重的历史感,又富有工业文明的现代感,这将成为新的历史人文记忆。

翻过一页台历,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又近了一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这次世博会的主题。预计世界各地将有7000万人到上海来参加世博会,他们将看到的绝对不是一座“历史失根”、“文化失忆”的城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历史人文记忆鲜明亮丽的现代化大城市——上海!

本栏责任编辑殷之俊

猜你喜欢

过桥大修保鲜
保鲜美丽
黑夜过桥
过桥
过桥
黑夜过桥
彩虹花的保鲜
插花如何保鲜
夫妻结伴玩会让婚姻保鲜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