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贵的“两地书”

2009-05-27阮柳红

全国新书目 2009年7期
关键词:邓颖超陕北情书

阮柳红

本书以情感人,从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入手,涉及周恩来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情真挚,文笔流畅。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国民党重兵进逼延安。为了保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并牵制胡宗南的兵力,中共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周恩来和毛泽东、任弼时等一起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工作,邓颖超则受党中央委托,带领中央机关家属队先行撤离延安转移到晋西北,并留在那里参加农村的土地改革。

大战在即,临别匆匆,暂时还未撤出延安的周恩来十分担心患有心脏病的妻子,他托即将到妻子身边的毛泽东的女儿李讷带去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延安天天来飞机,但是一个人也没有被打死。大家在此都很好,望你们放心。”简单的几个字,使邓颖超的心情松弛了下来。

转眼间已是春色满园,投身于土改工作的邓颖超不时地给周恩来写信倾诉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看到邓妈给周爸写信,7岁的李讷也要给周爸写信,她写道:

周爸爸你好吗?我好,邓妈妈好。我现在会做事情了。代问爸爸妈妈好。亲周爸爸。

邓颖超在这封信中加写道:

这是女儿自动给你写的信,另外一张画,画的时候,她说重要得很,要好好画,因为不比给亲爸亲妈画呢。

小李讷知道她的周爸爸一定会喜欢这幅画,但她不知道此时周爸爸正协助她的亲爸爸紧张忙碌地指挥陕北和全国的战争,周爸爸一时还顾不上给她和邓妈妈回信,直到中秋月圆:

超:今天是八月中秋,日近黄昏,月已东升,坐在一排石窑洞中的我,正好修写家书寄远人。……对月怀人,不知滹沱河畔有无月色可览,有无人在感想?

而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们俩你东我西继续在两条不同的战线上工作。

1948年4月,分别了一年多的夫妻俩终于团聚了,久别重逢,彼此都有说不出的喜悦。当时毛泽东还开玩笑地对邓颖超说“你这个后勤部长没有当好啊,这么久你连到前线来慰问一次也没有啊,可苦了恩来呀。”周恩来则笑了笑回答“没关系,有通信联系,也等于见面了。”

战争年代奔波不定的生活使邓颖超的健康严重受损。1951年3月,邓颖超到杭州养病,正值南方早春时节,春风和煦,美景良辰,她很希望周恩来能和自己共享,所以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收到妻子的来信,周恩来一改平日的严肃,下笔颇带调侃:

超:西子湖边飞来红叶,竟未能迅速回报,有负你的雅意。忙不能做借口,这次也并未忘怀,只是懒罪该打。

邓颖超也很默契,她迅速回复:

不像情书的情书,给我带来了喜慰。回报虽迟,知罪免打。

这回周恩来可是第二天就赶忙回信:

超:昨天得到你二十三日来信,说写的是不像情书的情书。确实,两星期前,陆璀答应我带信到江南,我当时曾戏言:俏红娘捎带老情书。结果红娘走了,情书依然未写,想见动笔之难。

他最后写道:

忙人想病人,总不及病人念忙人的次数多,但想念谁深切,则留待后证了。

周恩来的保健护士许奉生至今提起周总理和邓大姐之间的情感还十分激动,她说:

有一天晚上,邓大姐因为感冒提前服安眠药,还没等上床,药力就发作昏倒了,我进来看见给她扶住后,急忙去找值班医生,正好从总理吃饭的饭桌前跑过去,惊动了总理,总理就赶紧进到大姐卧室,一看大姐昏倒的样子,马上就喊:“小超!小超!”声音都变了,这么几十年过去了,我很难忘记这件事。

猜你喜欢

邓颖超陕北情书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6万字的情书
暖暖的等
写给电影人的情书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