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到大智若愚

2009-05-27马瑾文

全国新书目 2009年7期
关键词:科赫工整手稿

马瑾文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抄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烦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着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理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这位“最傻的人”。

无疑,科赫就是一个外愚内智的人,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工作,别人都不屑去完成,只有他知道抄写这个过程是训练一丝不苟精神的一种方式,所以会认认真真完成。科赫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外愚内智,才是“大智”,这样的愚钝让你接近成功,所以你也要学会它。

猜你喜欢

科赫工整手稿
拼写小明星
悯农二首
递归加权科赫网络中平均的齐次与非齐次加权接收时间(英)
迎额头崩出的字
为什么因纽特人要住冰屋
细菌造就微观界巨量
作家手稿
不疯魔不成医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