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踏上征途
2009-05-27刘渠
刘 渠
200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已经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央行自2008年12月至今签署的第6个类似协议。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结算业务也推出在即。在2009年3月底国务院公布的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先行先试”具体政策中,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被列在首位。有消息透露,上海及广东都将成为此项业务的试点区域,中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建行广州分行及招商银行则入选首批试点行。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货币国际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货币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货币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货币的区域化,这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三是货币成为储备货币,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指出。
此番经济危机为人民币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机会,同时也证明了强化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转型将会是一个审慎放松的渐进式过程,由贸易而投资,由区域而全球。货币互换与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转型就此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有类似的表示。他认为,人民币要想成为世界性货币,首先应争取被用于国际结算。国际结算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首先,企业是直接的受惠者,用人民币来结算让他们规避了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此外,以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结算主要使用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他们为控制汇率风险而进行外币衍生产品的交易,这需要负担很大一笔费用,会大大削减其收益。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张燕生认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是一场持久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话语权失衡问题必须解决。现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遭到世界各国的质疑,连美国的盟友们也迫切希望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多元化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强势货币的缺位会使我国在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过程中丧失主动权。因此,尽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成为扩大我国影响力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尚不具备条件全面放开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但是人民币币值长期以来保持相对稳定,我国经济走势稳健,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因此我们可以一步步从周边国家做起,先成为区域性的货币。最终逐渐扩大范围而成为世界主要货币。
目前,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中国边境地区贸易的日益深化与成熟,在港台地区及周边国家,人民币不仅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普遍接受,还开始充当边境贸易计价、结算工具,开始表现出承担区域货币职能的趋势。客观地讲,人民币的这种在外流通与使用是自发形成的,与真正意义上履行国际货币职能尚有很大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则认为,短期内,人民币主要是成为中国与亚洲各国及其他地区国家中贸易密切国家之间的广泛使用货币,成为贸易及投资的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并成为货币互换的主要币种之一,逐步发展起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为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创造市场条件。
美元时代尚未落幕,人民币向全球货币的转型已经开始,但这两者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转变。积跬步以致千里,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努力扩大人民币市场交易量,实现自由兑换并成为一种强势的区域货币,在此之后的人民币才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新体系中实现更多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