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谈兵”的星际旅行

2009-05-26

中学科技 2009年4期
关键词:纸上谈兵反物质光年

郑 军

1928年,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圆环状建筑,它年代久远,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史前文明时期,甚至可能是外星文明的遗物,但没人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几十年后,考古学家丹尼尔·杰克逊博士读出了圆环上的文字,认为它是穿越宇宙的捷径——一个能制造虫洞的超级装置,于是这个圆环便被称为“星际之门”。美国政府派出杰克·欧尼尔上校带领小分队和杰克逊博士一起进入“星际之门”,到另一面的世界探险。如果那个世界威胁到了这边的世界,他们就用超级核弹炸毁“星际之门”。

小分队瞬间就来到了一个异星球上,在那里,外星人“雷”用先进科技统治着一群文盲,这些人正是古埃及人的后代。原来,一万年前“雷”曾经统治着古埃及,并用“星际之门”将埃及人陆续掳往异星作奴隶。留守的古埃及人在“雷”离开后发动起义,将地球上的“星际之门”掩埋,使得“雷”无法再回到地球。而现在这支小分队误打误撞,令人类再次面对邪恶外星人的威胁……

《星际之门》是最早设想用虫洞瞬时传送装置来作为星际航行方式的电影之一,在此基础上拍摄的同名科幻电视剧已经拍摄到了第十季。本期“SF影像”将带领大家了解一下,电影里的瞬间星际航行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神奇的虫洞

物理学家从一些理论中推导出虫洞的存在,认为宇宙空间不是平的,某些时候,宇宙间遥远的两点可以由一种奇异空间连接起来。即使两点相隔亿万光年,只要经过这种空间,瞬间就可到达,比乘任何飞船都快。这便是虫洞。

在宇宙中,只有黑洞才拥有足够的引力并能在它周围制造出一个虫洞。影片中外星人能够任意开启虫洞,显然已经拥有了可以媲美黑洞的力量。

除了连接宇宙中两点的虫洞外,还有一种理论上的虫洞。因为黑洞可以吸收一切物质,有进无出,那么进去的物质去哪里了呢?于是科学家设想,宇宙中会存在一种物质“只出不进”的“白洞”,而虫洞就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通道。通过它,我们可以从一个宇宙进入另一个宇宙。本栏目2007年第2期介绍的电影《黑洞表面》就描写了宇宙飞船通过虫洞进入另一个宇宙的故事。《星际之门》讲的是第一类比较“朴素”的虫洞。

由于虫洞空间就像一个洞般狭长,所以电影里把它表现为如同隧道的形式,里面有许多眩目的光线,或者某种漩涡,某种扭曲空间,以表现虫洞巨大引力造成的结果。不过如果真按照虫洞理论来讲,普通物质进入虫洞后会被引力分解为基本粒子,但却不会在另一端拼接复原,飞船可是“有进无出”了!

假设飞船有保护装置避免被虫洞分解,当它接近虫洞时,将在沿虫洞的方向被拉长,在与虫洞垂直的方向被压扁。如果虫洞宽度不够的话,飞船在进入虫洞前,就被这两种力量摧毁了。这个适合的宽度是多少呢?虫洞的半径要达到1光年才行!

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没有在宇宙中发现虫洞存在的证据,但是据理论推测,宇宙间有可能存在着许多虫洞,但它们过于细小,极少有直径超过1光年的。达不到这个宽度,宇宙飞船甚至无法进入虫洞。

幸好我们又发现了“反物质”——它可以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保护飞船不被分解,但这得消耗大得惊人的能量。为维持半径只有1千米的虫洞,所需要的反物质便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如果要维持1光年半径的虫洞,把相当于整个银河系质量的反物质填进去都不够用。当然,《星际之门》中的外星人轻松制造了虫洞,是因为我们假设他们有超越人类物理学的先进科学,这些能量消耗便可以忽略不计。

外星人的贴心保护

按照物理学家的计算,物体只有以接近光速的高速才能进入虫洞。所以我们在《星球大战》这类电影里,总是看到飞船要拼命加速才能进入虫洞,并且在加速期间经常被敌方军舰缠住。像《星际之门》这样靠步行就能进入的虫洞,至少从人类的物理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

另外,虫洞有巨大的引力和辐射,它周围充满强烈的X射线和伽玛射线,人类接近时都会被杀死。在科幻片《神秘金球》中,人类飞船在穿越虫洞时,要包上几米厚的铅层来保护宇航员。而在《星际之门》中,欧尼尔上校和队员们穿着一身迷彩服就平安地走过了虫洞。当然,我们仍然可以把这归功于无所不能的外星人身上。

遥远的星际隧道

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了虫洞这种奇异空间的存在,所以它最早的名称是“爱因斯坦—罗森桥”。后来,人们常用蛀虫来形象地解释这一概念:假设苹果上有只虫子,为了从苹果表面的A点到达B点,它可以绕苹果半圈,也可以从苹果中央蛀一个洞直接穿过,后者的距离要省很多。从那以后,人们又称这一物理概念为虫洞。后来,科学家们开始从理论上分析虫洞的性质,并研究“虫洞旅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科学家发现了反物质——正电子、反质子、负能量……人类开始认识到反物质的存在,而反物质正是制造人工虫洞的必要能源。2008年9月10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它的实验目的之一就是寻找反物质。然而,现实科学与人造虫洞的星际旅行之间,仍然存在着似乎过于遥远的距离。

猜你喜欢

纸上谈兵反物质光年
纸上谈兵
光年
光年之外
伊甸园
纸上谈兵
反物质世界去哪了?
忆光年
超乎想象的“反物质炸弹”
“纸上谈兵”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