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要持续关注
2009-05-26于淼
于 淼
新媒体,“新”在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国际在线总编辑马为公建议不要太过人为地去划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优势,传统媒体不仅没有失去优势,而且优势依存。普通网站没有新闻发布权,所有通过新媒体手段传播的新闻信息,都是由传统媒体所提供的,因此传统媒体是新媒体重要的新闻信息源,这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和公信力也远远大于新媒体。新媒体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这些年来在努力改变自己,打造互联网的信任度和公信力。”
知识产权不是小事情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较早感受到国际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新技术的中国媒体,也是国内较早、较好迈出台网互动步伐的传统媒体。
2000年,马为公参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一个关于世界国际广播电台的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挑战”。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者都在谈论一个话题,就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特别是对广播的冲击和挑战。
马为公认为,谈到知识产权,一定要谈媒体的整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在逐步进行业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制作网上节目为主,带动广播节目。我要强化一个概念,不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去办新媒体,而是要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打造成一个新媒体,是要把radio变成broadcast,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媒体化的过程,目标是要建立现代国际传播体系,打造现代化的、综合的、多语种的媒体平台。”
新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传播概念产生了冲击,“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概念,因为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进入了一个自由无限发达的虚拟空间,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也彻底颠覆了过去‘我传播、你接受这样单向的信息传播模式,可以说对传统媒体是一种颠覆,一种革命。特别是随着web2,O的出现,即时通讯、博客、播客等让每一个网民似乎突然间都可以制作、上传节目,操作简易、成本低,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可想而知。”马为公说到。
中国互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长期以来对信息的免费消费,公众习惯性地给媒体打上公益性的烙印,不愿意付费获取。知名商业网站也几乎是没有靠整合新闻内容盈利的,都是依靠广告、无限增值和网络游戏等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支撑网站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媒体产业的发展和互联网行业的成熟,将带来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和纠纷,这也对管理和司法提出了更多的新课题、新要求。
网络侵权问题是当前版权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也是世界各国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在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介绍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版权局新闻发言人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决不是权宜之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非常重视加强员工的版权意识,马为公介绍说:“知识产权不是小事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情。国际台对员工进行培训最多的是法律知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我们邀请业界专家,拿很典型的广播电视侵权案例对全台员工进行讲解。”
在马为公看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传统媒体与google的“舌战”是经济利益的战略思考。“知识产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google这种搜索引擎的形态过去没有,与过去游戏规则的不同就会产生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会永远存在。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出现带来的一定是在法律规范上的空白,完善法律需要一个过程。”
所有的媒体或者是传媒平台的拥有者和运行者,有较强的版权意识。只是由于一些利益的驱动,在执行运作的过程中,有意地在规避知识产权。中国也有知识产权保护和版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但在执行力度以及规范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包括在一些做法上跟国际接轨。马为公建议对于违反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相关规定的行为,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
用网络提升传播平台
新的媒介传播形态在中国发展是迅速的、开放的、自由的。作为国际在线总编辑,马为公有了更多于与国际媒体交流的机会。说到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马为公认为:“走出中国看世界,会发现对互联网的管理和规范,在全球尺度最宽松的是中国,规范最严格的是美国和欧洲。”
在肯定传统媒体依然有用,依然拥有固定受众群体的同时,马为公强调必须正视高科技带来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谁再固守原来固有的概念,会对很多事情不理解。”马为公也一直在关注国际互联网新技术的最新动向。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又进入到技术引领内容前进的新阶段,因为新技术手段的出现,编辑会思考如何利用好新技术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据说CNN的记者都要求在twitter上开自己的博客,这是一种新的值得关注的传播形态。”马为公和国际在线一直在紧跟新技术的走向,国际在线的iphone节目已经有了留言板,手机用户已经可以互动留言。诚如马为公最近所关注的twitter,这种卫星覆盖的新型传播模式。
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平台,都在积极地探讨更有效传播出去的方法和途径。马为公认为,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或其他平台已经早就成为传统媒体的另一个传播手段,中国很多传统媒体的网站一开始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电子版,可后来远远没这么简单,所有的以传统媒体为背景的新闻网站,或是以新闻传播为主体的新闻网站越来越壮大,越来越成熟。
但是中国的新闻网站从一开始就没有摆脱一种现象——千网一面。中国所有的网站,几乎都有新闻频道。中国的主流网站,比如政府网站、新闻网站以及发展比较好的知名商业网站,被社会大众所熟知大多是因为刊载的新闻信息,但是这些网站的盈利却不是因为新闻信息,而是通过新闻信息带来的知名度拓展了市场。
商业网站聚合了很多新闻信息,对于网民而言,看这些新闻信息是无偿的,但是给网站带来了流量和知名度,进而也就带来了广告收益。很多网站把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集合在自己的网站上,做成信息齐全的中国式“门户网站”,这是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现状。但是国外的新闻网站少转载或不转载其它媒体的新闻,强化的是自身的媒体形象。比如CNN、VOA、BBC等世界几大主流媒体的网站,虽然也有转载的新闻,但是大部分的新闻还是自己的记者采访的独家新闻作品。
谈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融合,马为公坚定地说,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早已开始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不同的媒体形态还会共存。任何一个宣传报道战役,都是各种媒体形态的表现,都要去策划,而且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开始接触、使用、熟悉新媒体。通过网络去延伸、提升传播效果和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