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咏秋诗歌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2009-05-25钟连枚

教师·上 2009年4期
关键词:悲秋

钟连枚

摘要:咏秋诗歌在中西方诗歌史上都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同样的咏秋主题下,中西方诗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本文就中西方咏秋诗歌的一些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西文学;咏秋诗歌;悲秋

秋色动人,自古而然。在中西方诗歌史上,咏秋的诗篇均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将中西方诗歌略作比较,在同样的咏秋主题下,中西方诗歌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调,折射出中西方不同文化心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下面拟就中西咏秋诗歌的一些差异及其内在原因略作探讨。

一、同是写秋,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善于写景抒情、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在表现动人的秋色时讲究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将实景实情客观再现,使得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在所有的咏秋名作中,中国古典诗歌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将诗人的情感则埋藏于诗词之中,只有通过“感悟”来体会。

西文咏秋诗歌则不是侧重于对秋天景物特征的渲染描绘,而是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常采用直白的表达,直抒胸臆,言尽而意亦尽。

二、同是观秋,个人角色不同

中国传统诗人在吟咏秋色时,常常将个人恢复到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亲近平等的地位,诗人回到客观世界的怀抱,成为它的一个有机成份。中国咏秋诗歌并不否定抒情言志,但却把情志视作物我感应的结果。物即我,我即物,心物交应,物我为一。而西方诗人即使在忘情于秋色之时,始终保持着对诗人主观意志的肯定和推重。诗人身处自然界之外,物是物,我是我。诗歌创作时通过主观感情看外物,着力于自然界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

三、同是悲秋,诗人情怀不同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纵观宋玉的《九辩》、曹丕的《燕歌行》、杜甫的《登高》、欧阳修的《秋声赋》等诸多悲秋名作,其抒情由单纯伤时叹老,到执著于生命自我的追求,再到对社会历史的关注,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丰富和扩大了悲秋文学的情感世界,也加强了悲秋文学所特有的美学意蕴和感人力量[1]。

而西方诗人在咏秋诗歌中抒情时,不仅能发现秋中之悲,而且能发现秋中之欢,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这一点是对中国悲秋诗的突破和升华,也是西方诗的感情亮点[2]。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中,尽管也透露出对人生和尘世的哀歌,但更多地抒发了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怀。因此诗人不惜用大量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硕果累累的秋日丰收图。

四、中西咏秋诗歌差异之原因探析

中西咏秋诗歌存在很大差异,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内在原因略作探讨。

(1)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于古老的黄河农业文明,农耕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主体去适应客体;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岛的爱琴文明,属于向外探求的商业文明,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征服与被征服关系,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主客两分。

(2)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特性是“外儒家而内释老”,儒家要求节制、含蓄和内敛,禅道则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崇尚开放进取、弘扬个性,强调“物我”和“人我”之分。

(3)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和综合型思维,注重直观感受和切身体会,习惯从整体的概念来思考问题,语言表达时注重表现和意会;而西方人的思维偏向于抽象思维和分析型思维,注重客观验证和逻辑推理,习惯将整体分解、从部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语言表达时注重再现和形合。

(4)宗教影响。西方的基督教创造了一个永恒的天堂作为人生最后的安顿之所,人生只是一个过程,即使对现世感到悲观,也终究会从永恒的彼岸找到寄托和归宿。而在中国影响甚大的佛教或道教中,能进入净土或天界只是少数,即使这少数人也可能重新投胎转世。因为人永远被困于现世,所以中国诗人的关注焦点多在现实世界中。

综上所述,从中西方咏秋诗歌的比较可看出,二者之间存在较大不同,这是由中西方文明起源、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宗教影响等差异造成的。但诗歌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无论中方还是西方的优秀咏秋诗歌,都是真挚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邓福舜.中国文学悲秋主题成因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48-52

[2] 郑维萍.中西咏秋诗与思维方式比较研究.南都学坛,2005(9):77-79

猜你喜欢

悲秋
王志栋:无题
辛丑立秋日有怀
古人为什么喜欢“悲秋”
新语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悲秋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