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健身房超过400家
2009-05-25
环球时报 2009-05-25
《新西兰先驱报》5月24日文章,原题:健身运动在中国 当新西兰人马特·刘易斯在北京开办其首家健身房时,面对价值不菲的美国进口健身器材,他的员工还有些不知所措。在第一批50名会员中,有些女性竟然要求穿着高跟鞋参加集体健身运动。“(当时)人们对此一无所知”,他说,“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尽管目前其他行业正疲于应付经济不景气,但刘易斯已经引领中国健身行业不断壮大,据估计,北京如今有290万人加入了健身俱乐部。2001年,北京只有两家西方式的健身俱乐部,而如今的数量已经超过400家。
健身房的利润也相当可观。在北京,刘易斯的两家健身房每年都能挣到200万美元。他正要卖掉它们并开始转行当一名健身行业顾问,向北京各个健身房提供赢利咨询服务。38岁的刘易斯已在中国度过了12年的时光。他刚来中国时连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只有一份宾馆健身俱乐部的工作合同。但他当时很快就意识到,如果中国人想要找一家健身馆锻炼身体,只能到收费昂贵的商业酒店或者去惨淡经营和不太讨人喜欢的社区减肥俱乐部。“那里有许多杠铃和几张长凳,而且不太干净。那种情景和30年前的新西兰非常相似”,他说。
于是,他买下一幢建有游泳池的商业楼,安装了豪华健身器材和一个饮料吧。开业时有50名会员,直到2003年会员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当时在非典影响下,中国政府将所有公共体育场所关停两个月时间。迄今为止,那是他所碰到的唯一暂时性难关。到今年,他的两家健身房已经拥有了4000名会员。
如今,在北京的400家健身房中大部分都在刊登职位空缺的广告:急需合格教练。“(北京)健身房的发展速度让我感到惊讶”,刘易斯说,“不过,在中国让你感到惊叹的事情还多着呢。”▲(作者乔纳森·米尔恩,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