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战祖父连横六次回大陆

2009-05-25夏明亮

文史月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游历台南厦门

夏明亮

连横生活的年代,是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时代。他一生思乡忧国,爱台爱国,曾6次返回大陆,最后终老于祖国大陆的土地上。

1897年,19岁的连横第一次内渡大陆,进入上海圣约翰书院大学部攻读俄文。他入学之时,将自己名字改为“连横”,取自“合纵连横”,亦有仿效壮士田横之义。他取字“武公”也有深意,他曾向家人解释说:“孙中山先生名‘孙文,我连横便叫‘武公,一文一武,各在南北。”同年,连横奉母命弃学回台,与舅父之长女沈璈结婚。沈夫人明诗习礼,“于雅堂之著作,尤多帮助”。

婚后的连横先后被聘为台南《台澎日报》、《台南新报》汉文部主笔,有了一份相当体面的职业。尽管家庭美满,收入不菲,但生活在异族统治下的连横难以抚平内心的痛楚。

1902年8月,连横再次内返大陆,赴闽参加经济特科乡试,据说因思想激进不合时宜而落榜。不久,他应英国传教士山雅谷之邀,到厦门担任《鹭江报》主笔。该报在全国各地和东南亚有32个代办处,发行量一度达4万余份,是当时国内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连横在主持编务之余,撰写了一批追求文明进步、饱含爱国思乡之情的政论文章和古体诗作。翌年6月,连横赴上海加盟《国民日日报》,主持编辑副刊《黑暗世界》,发表了大量揭露清政府腐败无能误国卖国行径的文艺作品,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大造舆论声势。这年年底,该报被迫停刊,连横中转日本返回台南。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国内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连横在海峡彼岸敏锐地觉察到了这种变化,他决定再返内陆。不久,他携家眷渡海移居厦门,这是他第三次回到大陆。在厦门,他与友人黄乃棠、蔡佩香等共同创办《福建日日新报》,宣传反清,一时颇有反响。后来,同盟会亦注意到该报,特派闽籍会员林竹痴前往厦门,经与连横磋商,将其改组为同盟会南洋支部机关报。正因为如此,国民党元老冯自由后来曾把连横列为国民党资深人之一。

在厦门期间,连横多次游历郑成功当年留下的遗迹,写下不少追怀先贤功勋、饱含赤子之情的诗作。翌年,清政府串通日本驻厦门领事馆,强行将报馆封闭,连横被迫又一次返回台南。

日本殖民者在台湾实行的民族压迫和文化“日化”政策使连横精神一直处于压抑之中,1911年秋,武昌起义爆发,连横精神为之一震,他激情满怀,慨然写道:“清政不纲,人怀革命,义旗一举,九有风从。……专制之魔,不足与自由之神搏战也。”他决定再次回返大陆,亲身参与这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临行前他以家事一一托付给夫人。当他几经周折取道日本抵达上海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在南京宣告成立。他先是留在上海担任《华侨》杂志主编,后应清史馆馆长赵尔巽之邀,北上抵京,进入清史馆工作。期间,他尽览馆中所藏有关台湾的各种史籍和档案资料,为后撰著《台湾通史》作了翔实的资料准备。后来他辞去清史馆工作,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凭吊故墟遗迹,瞻仰英烈先贤,足迹遍及华东、华北、东北及长江、黄河流域十余个省份。这次工作和游历历时近3年时间,1914年冬连横回到台湾,将其在大陆游历途中所吟的128首诗作辑为《大陆诗草》。连横在《大陆诗草·序》中云:该诗集“有他人所不能言而言者,所不敢言而言者”,是“自写其志”之作。章太炎读此诗集后赞之曰:“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

1926年春,连横告别日本占据的故园,举家迁居杭州。这是他第五次返回大陆。这次他本想长期定居杭州,与西湖为伴,以实现其“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的宿愿,不料北伐战火不久便在南国燃起,连家为避战乱,于翌年初又返回台南。

1931年连横在送儿子连震东(即连战之父)回大陆工作时,说:“欲求台湾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汝今已毕业,且谙国文,应回祖国效命,余与汝母将继汝而往。”

1933年,连横携全家返回大陆,定居上海。这是他第六次回到大陆。见到特地从西安赶来探望他的儿子,连横激动地说:“自台湾沦陷,吾家被毁,三十余年靡有定处,而对于汝姊弟之教育,尤煞费苦心。今余之著作已次第告成,而汝辈亦皆有所造就,且一家均居国内,余心稍慰矣。余虽年事渐高,而精神尚健,此后当继续著作,以贡献于国家也。”

不幸的是,在定居上海的第三年,连横被查出患上了肝癌,经中西医医治无效,于1936年6月28日在上海辞世,终年58岁。弥留之际,连横告诫儿子说:“今寇焰迫人,中日终必一战,光复台湾即其时也。汝其勉之!”他还为尚未出生的孙子取名为“战”,希望子子孙孙为祖国而战,为光复台湾而战。

(责编 卫清萍)

猜你喜欢

游历台南厦门
厦门鼓浪屿之行
斑斓纵横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厦门品小吃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台南南瀛赏石协会创会
游历阳光西班牙
梦游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