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电动机运行故障原因及预防

2009-05-24侯英胜

关键词:电动机技术分析机电设备

侯英胜

摘要: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调试运行的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异常现象,使电机起动失败而跳闸。为了便于事后分析,在电机起动之前,我们就应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对电器、二次回路接线、电动机及机械装置等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关键词:机电设备 电动机 安装 技术分析

0 引言

在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调试运行设备是在施工单位人员的操作下,按照正式生产或使用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运转,与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对比。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性,对设备性能作一次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备制造出厂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对设备工程的质量作出评价。在实际工作中设备的试运行住住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异常现象,使电动机起动失败而跳闸,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机会便多一些。为了便于事后分析,在电机起动之前,我们就应做好事前准备工作(尤其是大型电动机更需要重视),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1 电动机运行前应进行的检查

1.1 启动前的检查

1.1.1 新安装的或停用三个月以上的电动机,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各项绕组之间及每项绕组与地(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测试前应拆除电动机出线端子上的所有外部接线。如绝缘电阻较低,则应先将电动机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再测绝缘电阻,合格后才可通电使用。

1.1.2 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可以在未接电动机情况下先模拟动作一次,确认各环节动作无误,包括信号灯显示正确与否。检查电动机引出线的连接是否正确,相序和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接地或接零是否良好,导线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

1.1.3 检查电动机内部有无杂物,用干燥、清洁的200-300kPa的压缩空气吹净内部(可使用吹风机或手风箱等来吹),但不能碰坏绕组。

1.1.4 检查电动机铭牌所示电压、频率与所接电源电压、频率是否相符,电源电压是否稳定(通常允许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5%),接法是否与铭牌所示相同。如果是降压起动,还要检查起动设备的接线是否正确。

1.1.5 检查电动机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轴承是否缺油,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是否合理,间隙处是否清洁和有无杂物。检查机组周围有无妨碍运行的杂物,电动机和所传动机械的基础是否牢固。

1.1.6 检查保护电器(断路器、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整定值是否合适。动、静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检查控制装置的容量是否合适,熔体是否完好,规格、容量是否符合要求和装接是否牢固。

1.1.7 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接触是否良好,电刷压力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1.1.8 检查启动设备是否完好,接线是否正确,规格是否符合电动机要求。用手扳动电动机转子和所传动机械的转轴(如水泵、风机等),检查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涩、摩擦和扫膛现象。确认安装良好,转动无碍。

1.2 电动机试运行过程中检查。

1.2.1启动时检查 ①电动机在通电试运行时必须提醒在场人员注意,传动部分附近不应有其它人员站立,也不应站在电动机及被拖动设备的两侧,以免旋转物切向飞出造成伤害事故。②接通电源之前就应作好切断电源的准备,以防万一接通电源后电动机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如电动机不能启动、启动缓慢、出现异常声音等)能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直接启动方式的电动机应空载启动。由于启动电流大,拉合闸动作应迅速果断。③一台电动机的连续启动次数不宜超过3~5次,以防止启动设备和电动机过热。尤其是电动机功率较大时要随时注意电动机的温升情况。④电动机启动后不转或转动不正常或有异常声音时,应迅速停机检查。⑤使用三角启动器和自耦减压器时,软启动器或变频启动时必须遵守操作程序。

1.2.2 试运行时检查 ①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注意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②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对于380V异步电动机,电源电压不宜高于400V,也不能低于360V。③记录起动时母线电压、起动时间和电动机空载电流。注意电流不能超过额定电流。④检查电动机所带动的设备是否正常,电动机与设备之间的传动是否正常。⑤检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冒烟和焦味。⑥用验电笔检查电动机外壳是否有漏电和接地不良。⑦检查电动机外壳有无过热现象并注意电动机的温升是否正常,轴承温度是否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对绝缘的轴承,还应测量其轴电压)。⑧检查换向器、滑环和电刷的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其火花情况(允许电刷下面有轻微的火花)。⑨检查电动机的轴向窜动(指滑动轴承)是否超过表2—2的规定。测量电动机的振动是否超过表2—3的数值(对容量为40千瓦及以下的不重要的电动机,可不测量振动值)。

2 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引发的原因分析

电动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2.1 故障外因:①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②起动和控制设备出现缺陷。③电动机过载。④馈电导线断线,包括三相中的一相断线或全部馈电导线断线。⑤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有粉尘、潮气及对电机有害的蒸气和其它腐蚀性气体。

2.2 故障内因:①机械部分损坏,如轴承和轴颈磨损,转轴弯曲或断裂,支架和端盖出现裂缝。所传动的机械发生故障(有摩擦或卡涩现象),引起电动机过电流发热,甚至造成电动机卡住不转,使电动机温度急剧上升,绕组烧毁。②旋转部分不平衡或联轴器中心线不一致。③绕组损坏,如绕组对外壳和绕组之间的绝缘击穿,匝间或绕组间短路,绕组各部分之间以及换向器之间的接线发生差错,焊接不良,绕组断线等。④铁芯损坏,如铁芯松散和叠片间短路。或绑线损坏,如绑线松散、滑脱、断开等。⑤集流装置损坏,如电刷、换向器和滑环损坏,绝缘击穿。震摆和刷握损坏等。

3 小结

随着电动机及控制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动机及控制设备的技术性能也日益完善。如变频器除具有转矩提升、转差补偿、转矩限定、直流制动、多段速度设定、S型运行、频率跳跃、瞬时停电再起动,重试等功能外,还有:转矩矢量控制,实现高起动转矩;低干扰控制方式(低干扰型控制电源、矢量分段PWM控制、软开关);通信功能、RS485接口,可选用各种总线,且容量范围大、电压等级多。由此可见,电动机的保护往往与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式有一定关系,即保护中有控制,控制中有保护。如电动机直接起动时,往往产生4—7倍额定电流的起动电流。若由接触器或断路器来控制,则电器的触头应能承受起动电流的接通和分断考核,即使是可频繁操作的接触器也会引起触头磨损加剧,以致损坏电器;对塑壳式断路器,即使是不频繁操作,也很难达到要求。因此,使用中往往与起动器串联在主回路中一起使用,此时由起动器中的接触器来承载接通起动电流的考核,而其他电器只承载通常运转中出现的电动机过载电流分断的考核,至于保护功能,由配套的保护装置来完成。

猜你喜欢

电动机技术分析机电设备
非纯电阻电路公式如何选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研究
机电设备管理维修及其自动化改造
探讨如何更好开展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现场深化设计施工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应用
单极电动机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