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郁葱的诗
2009-05-22李郁葱
栏目主持人韩作荣:
已多年没有读到李郁葱的作品了。作者的《神灯》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读罢这组诗,感到他的诗艺又有精进。诗人善于内在的开掘,无论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真切把握,还是从日常生活引申的生存状态“未知部分”的审视,都充溢着诗的敏感和仅属于自己的表达,既有“俗世烟火”的踏实,又有“衍生在空白处”虚掷的奥妙。对于诗人而言,或许心灵的感应和现实相较更为重要,因为诗的本质是一种虚幻经验,现实本身并没有意义,由于诗人心灵的进入才有了诗性和意义。
魔头贝贝的诗写得既开放而又节制,既随意而又精心,跳跃性的思维,细微处的把握,相反相成的力量构成敞开而又孤独的语言运动体。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青涩的敏感、压抑和躁动不安。
燕子矶
那是往事,可以说悠悠
暮色送我们人海滔滔
卷入会多远?月亮贴着后视镜,
一个小人儿站在你的余光里
那是朝代的心酸:
时间的抹布遗忘一个地方
如果孤立成优美的词
尽可以留给想象,他年的朝霞和石头
像你舌头里的乌云翻滚
车出城门,向西5公里,也许还更远
一个地方有一桩伤心事
一切都无关:他留下了那明月
变幻的大王旗
我们只赶赴那一场约会
燕子矶,这个名字说给谁听?
听,或者不听,实在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是时间的贪婪者
像潮水湮没礁石,你找,找不到那柴扉
你敲,瘦了的梅花摘给谁?
不过是慢悠悠的一杯酒:喧嚣
这一年京城之外……
恍惚
谁会抬头凝视太阳?除了那些劳作者
那些盼望收成的人,谁会
充满感激地凝视太阳?
而我们背过身,怕被那光芒所灼伤
那光芒里的小小身影
漂浮着谁的基因?谁是这一片刻
当看到那抬头的人?
一瞥,仅仅在短短的光阴
我们弯腰又直起的那时间
沿着这土地我们能跑到多远——
像我们的声音,辽远、空洞
我们的声音被相互追逐
声音找到它们的乐趣,而我们
找到身体里的安静
我知道这平衡,隐秘处的流水
回答我们的匆促
我们的脚步被什么所谛听
如果有什么值得我们一再回头
短暂的、片刻的
更加遥远的风这样穿过我们的身体
只那么一会儿:有什么抓住了
那咆哮?
只是出了窍,带着我飞快地跑。
和儿子在游泳馆
1.
“我怕。”出于对未知的恐惧
他紧紧贴着我,水照着他的荡漾
神秘之处的力量,他并不知晓
或者他有天生的畏惧
而我也同样,他,遗传自我的血肉
小模样有着依稀的幻影:
我早年的向往、我童年的梦见……
对于他,光阴并不是流水,光阴
还在引诱。而光阴是我的戏弄者
它闭合,在片刻的寂静和恍惚中
谁捉住了那一抹微光?
它安静,一如我的虚幻
2.
可以是,那些听到和听不到的
在水下:他看到那模糊的面容和大海的幻象
他以为自己是,更出色,也更活泼
但水流逝,有我们不知晓的东西
如影随形伴着我们的生活:
它有积极的意义,保持我们在移动中
那汹涌着的情感:我承担
那是让我们真实的风和身体
3.
现在他能出色地游,50米……
很快更远,在他未来的每一天
不知不觉,他游,一如我,在日常中
有时会很累:有些后怕
但起点不同于终点,当他回顾
另一种跃入会更加出色
他知道,需要的是技巧和更多的练习
现在他灵活如鱼,前方如镜
他所划破的是水花和自身的畏惧
被打碎,溅出那点点
他在我之前,他在我之后——
千年雪
洁白,在它的止水之下
流动是一种渴望:犹如对水的挽留
水并不特殊,但它笼罩着
它的浩渺在我们的视野里
说起千年,也许只是
那转身的风情:雪是它们的表达
记住,或者就是遗忘
一千年太久
而眩晕来自于快速的传递
谁拉住了那声空洞的叫喊?
它是一片陡峭,或者是一次沉寂
在我抬头之时,它在,
我视野的开阔处
汇聚:那是一种压迫。我相信
暗中的力量已经积蓄
我们来,看到或者转身
只是弹指。我们有更多的视野
是什么抬起我们的注视——
不是承诺,也非往事
融化在时间的表面,我们有指点的兴致
但陡然失去的
甚至来不及表示惊讶……
未知的部分
引申于那种阅读:在一张照片的
未知部分,意味了那想象中玄虚的鸟
和能够带给我们的快乐——
在衍生的空白处,正如岁月雕琢
我们被不知名的潮水席卷
那部分在,在我们的暗处
它根深蒂固,像岩石
比我们坚定,也比我们固执
它寻找我们的语言
在我们身后捉住那最终逃逸了的
实况转播
那特殊的一个,绕开了另一个
在短信里,他读到那让人倾心的
但未来不过是另一场邂逅:
他相信,夜色并不传染到肺腑
痛心彻骨的是从前
而他已忘记,他为什么要记住?
那是他的漫步,在开始的地方
他盘旋于人生的俯瞰:
那澄澈的,在啼哭和忙乱中
如果漫长的是他的谛听
他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握紧了拳头
向虚空打出:他的力气被虚掷
如此是他潦草的青年,
轮廓也不分明。而他指向一个未定的地方
那里有经验和白了发的雄心
二、三好友,或者那喋喋不休的往事
其实并不值得打捞:步入这一年
流光是他的打量,他走,迷失于
这丛林:他赋予一个失败的形象
代代相传的不过是缺失
他寻找那意味深长的
但倦怠,那尖锐的一瞥
他为自己散着步——
已是夜色,他越来越凉……
厨房之歌
菜刀先生打发了又一个,他
不想再有理;沙锅小姐要减肥,她
每一天都生气;砧板发誓
他要挥霍更多的……蟑螂总是
这样爬来爬去;偶尔也有苍蝇的嗡嗡声
它们盘旋着,它们找到那标准
在另一个碗里,它们能够叮当响;
而菠菜配上了豆腐,旧的组合
或许更能抓住那胃,那转移
来得静悄悄……他在厨房里
开始或者小结了这一天
贪婪的是我们的欲望:它张望着
而风钻着缝儿吹,它什么都要摸一摸
它是好奇的:如果烟火味
还在使着劲,那撬动我们头脑的
也许来自于这俗世的又一天——
多少生命消逝,或者悄悄转移,
我们读过的如今只是对天空的凝望?
隔邻传来装修声,如今
这俗世烟火让我踏实。
火烧云
1.
那云彩偷去了的,
正如飞机上的俯视:你看到的
并不出奇,一个小角色
它烧着了窥视中的
越远、越有新的想法
也不过老调重弹,一个陷入眩晕的人
一段无法描诉的旅程
积极的意义在于那不一样的身体
她更轻:如果更流畅
她吃了他的结巴
那阴影布满,在灵魂的出口
是那中年平庸的脸
2.
那咬着了的桃,因为她
说着别的,而你津津乐道于这一枚
幻想和离开了的
火已经烧着了他的:乱世出闲人
每一天都是乱世
乱的是自己,与君赋
对饮于另一个夜,你又有哪一个?
那薄的、那鬼养着的心
让云彩变了形
它有它的方向,它有它不一样的脸
那是光阴偷去的
沧桑,不过是腐烂,然后落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