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失误分析及复习建议

2009-05-22吴爱民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错例错因雪景

吴爱民

2009届南京市一模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刘长春的《江南无雪》,题目出得非常典范,覆盖了文学类文本中散文阅读的重点,对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有很强的引导作用。现就笔者阅卷情况做一点分析并提出一些复习建议。

题目:第11题,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5分)

答案:(1)听落雪的碎玉之声;(2)多次爬出被窝看雪;(3)梦中的雪景。

采分点:(本题5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5分)

补充细则:第一点扣“声音”,回答“敲打”、“窸窸窣窣”等亦可;第二点扣“看窗外的雪景”;第三点抓住“睡梦中”。

典型错例:错把第二点答成:“飘雪优美的舞蹈”或“雪在人不知不觉中飘落”;错把第三点答成:“雪落到院子里的情景”或“雪到处飘落的情景”。

错因分析: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没能抓住第三段的关键句和关键词。第三段是写作者有关飘雪的记忆,从内容上看,很明显写了三种情形的记忆,一是听碎玉之声,二是多次从被窝爬出拉开窗帘看窗外的雪,三是睡梦中的雪景。而这在文章中明显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中心句,每个中心句中都有关键词。第一句是“碎玉”,第二句是“拉开窗帘”,第三句是“睡梦中”。如果考生在答题时能有意识抓关键句、关键词,就能避免上述答题错误了。

复习建议:这类题是考查考生的筛选归纳概括能力。对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读文,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然后把信息分层,划出每一层的中心句,圈出中心句中的重要词语。答此类题时,要尽量用文本中的词句,一般说来,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接近。

题目:第12题,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答案: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采分点:(“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补充细则:概括雪景特征,三个点应区分清晰。“辽阔”也可答为“大面积”、“白茫茫的一片”;“宁静”也可概括为“静谧、安宁”等。

典型错例:答写景特色,误把“引用”答成“用典”;答不出“由近及远”。答雪景特征,三点答不全,多是后两个特征答不出来。。

错因分析:修辞概念不清楚,答题缺少思路;不能抓住文中写景的关键词句。

复习建议:加强修辞知识的复习,掌握各种修辞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掌握“表达特色”的答题思路,以不变应万变。基本思路是:首先找修辞,其次看写景角度,包括空间角度(从上到下、由近及远等)和视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有了这样的基本思路,写景特色题答案基本就出来了。答景色特征题时,要善于抓写景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如能抓住“河的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睡着了”、“安睡”,那么“辽阔”、“宁静”的特征就容易答出来了。

题目:第13题,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答案:内容上,表述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1)照应题目;(2)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

采分点:(“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补充细则:“照应题目”也可答为“点题”,如答“升华主旨”、“点明中心”不得分。仅有“承上启下”等术语,没有具体解说,得1分。如答“为下文盼望雪作铺垫”得1分。

典型错例:只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作答,不能从两方面考虑;结构上答不出“照应题目”,仅能答“承上启下”,而不答具体内容。

错因分析:缺少答题思路,没有答此类题的基本知识“储备”。

复习建议:这种题型是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考的题型,考生要给以足够重视。答此类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主要是理解感情,要把画线句放在文段中理解,不可孤立理解,还要向文章的主旨和中心靠拢;结构上要掌握几种不同位置的句子在结构中的基本作用,答题时结合文本实际作答,要做到心中先有“储备”,答题时方可“调用”。

结构上不同位置的句子在结构中的基本作用:

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照应题目等;

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题目),前后呼应等;

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照应上文(题目)。

在答结构上作用时,不能只答术语,还要有具体解说。

题目:第14题,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

答案:(1)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2)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3)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

采分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有雪与无雪的“衬托”、“映衬”、“对照”,得1分,“衬托”、“映衬”、“对照”,亦可答“对比”,意图,得2分。答案第一点只要答出“表现……忧虑”即可,或者“……愿望”。“忧虑”也可答为“失望”、“遗憾”、“思考”等。“对环境改善的愿望”也可表达为“对雪的向往、渴望”等。

典型错例:雪带给人们不仅是美还有心灵的净化,呼吁人们重视孩子心灵的净化,洗去自己内心的浮躁;引发人们对现在人情冷漠的感慨。还有很多答案不能说完全错,但与参考答案若即若离。

错因分析:不能掌握文章主旨,思考问题没有思路。

复习建议:这个题目与08年江苏高考语文小说阅读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很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非常相像,也是现代文阅读中常有的题型。答这类题时,首先,我们要掌握全文的主旨,这样答题才不会偏离航向。其次,我们还应该这样想:目的是写A,却偏偏写B,那么,写B一定是为写A服务的。有了这个考虑,答题就有“谱”了;再者,我们还要找出文章中写B时具体写了哪些具体内容,这样才好逐一答出要点。《江南无雪》表现的是对雪的向往、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改善环境的渴望(这从文章倒数第二段可清楚看出)。写“有雪”对于“无雪”是什么作用呢?(反托),文章最后又写想象中的夜饮赏雪,这又表达了身处无雪的江南的作者什么感情?如果能顺着这样的思路考虑,就不难探究出其中意图了 。

总之,现代文阅读一定要了解考试的各种题型,针对每一种题型掌握答题思路和思考思路,做到心中“储备”充足,答题时就可从容应对了。

猜你喜欢

错例错因雪景
寻找中国最美雪景
《大坂山雪景》《高原平湖》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的错因分析及解决
山中雪后
分数应用题常见错例剖析
雪夜遇熊
常见数学病例分析
简便运算错例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