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肥肉与瘦肉的不同“待遇”
2009-05-22薛长勇张新胜
薛长勇 张新胜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摄入动物性食物(肉类)也明显增加了。不过,人们对肥肉与瘦肉的喜好程度可以用冰与火来形容。有的人总把吃肥肉与罹患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等联系在一起,好像吃肥肉是造成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而瘦肉的“待遇”就不同,有人认为,瘦肉含脂肪和胆固醇少,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
动物性食物(肉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不论是肥肉还是瘦肉都有其食用价值,关键是如何合理食用。
认识1不要将肥肉“拒之门外”,一点都不吃
我国的膳食结构是以谷类食物为主,以动物性食物为辅。由于这种膳食结构提供的蛋白质质量不高,因此,适当摄取一些动物性食品可提高蛋白质的生物价。还有,动物性食品富含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胡萝卜素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长期忌食动物性食品和食用油,可能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进而造成视力、凝血功能和骨骼生长障碍等。动物性食品的缺点之一是富含饱和脂肪酸,大多数营养权威机构提出了膳食中脂肪摄入的合理配比建议,即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膳食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占7%左右,这也说明了摄入一定量的饱和脂肪酸是必需的。中国成年人平均每天推荐摄入脂肪70克,其中有食用油即烹调油,乳、蛋类、豆制品等所含的脂肪,还有15~20克的脂肪由动物性食物提供,即每天相当于摄入猪肉(肥瘦)50克左右或羊肉(肥瘦)100克左右,牛肉70~100克。与此同时,要适当增加海产品或鱼类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鱼肉脂肪中还含有一种22碳6烯酸,又称为“脑黄金”,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和判断力都极其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肝胆胰腺疾病患者尽量不要食用动物脂肪,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肥胖者,应不吃或少吃高脂食品,但可适量吃些海产品或鱼类等低脂食品。
认识2瘦肉虽好,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吃
动物瘦肉是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很好来源,可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优质蛋白质,为贫血、烧伤、感染、创伤等患者提供康复的营养物质。毫无疑问,瘦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肥肉。但是,也不能笼统地说,瘦肉就是低脂肪食物。以100克动物肉类进行含脂量测定:羊肉(瘦)3.9克,猪肉(瘦)6.2克。动物性食物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以100克可食部计算胆固醇量:瘦猪肉含81毫克:瘦牛肉含58毫克;瘦羊肉含60毫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毫克,将其他食品中的胆固醇计算在内,成人每日瘦猪肉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100克。若经常摄入大量瘦肉,久而久之,也会引发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者,瘦肉不要摄入过多,别让瘦肉成为另一种隐性的危险因素。
鲜美的肉汤含有较多的嘌呤碱,在体内代谢中生成尿酸。如果尿酸大量积聚,则破坏肾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引起痛风、骨发育不良等疾病。最新研究表明,过量吃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削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瘦肉可提供大量优质蛋白质,成人每天需要蛋白质60~70克。按照合理饮食的要求,除了每天从牛奶、蛋类、豆类及主食中摄入约35克蛋白质外,其余的由动物蛋白提供25~30克,即每天摄入动物性肉量以100克以内为宜。肾病患者,应遵医嘱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习惯,合理选择食物并适当搭配。保持平衡饮食才是健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