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随想
2009-05-21林芷
林 芷
今天何老师无意间捡到一个鸟窝,他兴奋地给我们看,说是这中间蕴含着生命。我们很惊讶!老师从未小题大做过。(一个小鸟窝,又没有鸟蛋或小鸟,里面怎么蕴含生命呢?设下一个悬念)
惊讶之余,我开始认真观察这个鸟窝:(认真观察,来解开前面设下的悬念)它是棕色的,仿佛古时候的碗,由杂草、枯树叶、一小条包装袋上的丝线,加上鸟妈妈用自己宝贵而又稀少的、黏乎乎的唾液组合而成。(原来这个鸟窝是由这么一些东西建成的,不仔细观察还真不知道“宝贵而又稀少”照应下丈的“母爱”)在这别致的鸟窝里面,我可以想象得到鸟妈妈曾经付出过多少无微不至的关怀,曾经在这里对自己的宝贝们作过多少叮嘱。哦,这当然是爱,本能的母爱!(小小鸟窝传达着鸟妈妈对小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观察的基础上议论和抒情,才不会空洞)
这份爱不禁让我想到许多……(联想这是过渡段)
一天晚上,我在灯光下做作业,一只小飞虫落在我的笔杆上。(从鸟窝写到小飞虫,想想这里面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我一伸手,抓住了它。它奋力地拍打着双翅,几条腿在空中乱蹬。我明白,它是为生命而挣扎,即使它逃脱的几率为零。我深受感动,轻轻地松开了手。(蝼蚁也知偷生,虫子也有生存的权利,这个情节,意在表现“我”对小飞虫生命的尊重)
有一次,我无意间看见一粒种子从小燕子的爪子缝隙中滑落到一个细小的砖缝里,一个月后,它在没人呵护的恶劣环境下,顽强地长成一株小幼苗,即使,它仅仅只活了短暂的几天。(种子的生命欲望,并不因环境的恶劣而改变)
就连一片小小的茶叶也有生命。它在茶树上生长,成熟后被茶农采下,经过翻炒,烘焙,成为一粒小茶粒。当人们泡茶时,它在杯子里慢慢地舒展自己。以清香四溢来展示生命,以为人提神醒脑来升华生命。(茶叶的生命延续到它被开水泡出茶来。从对一个鸟窝的观察,联系到小虫子为生命而挣扎,到种子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发芽。再到茶叶在杯子里舒展,都是生命的现象,是生命力的表现。几个事例看似毫不相关,但都是围绕着“热爱生命、尊重生命,顽强的生命值得赞美”这样的主题来组织的,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扩展了思维宽度)
啊,生命!它确实短暂。如果我们白白地糟蹋它,它将是寂寞、悲惨的;可如果我们珍惜它,呵护它,它就是多姿多彩的。我热爱这无处不在的生命!(写了上面四种生命现象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把单个的情节联成了一个整体,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例就议论抒情,将会空洞无物。“有感而发”就是要有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