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的创新

2009-05-21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示范性

黄 娟

摘要:《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后续和发展,对最终实现的服装产品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服装档次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根据这门技术基础课特点,运用一份合理性的教案、示范性教学,将教与学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走出创造性教学的一条新路。这条道路对提高教学质量,养出“创造性产品”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合理教案;示范性;创新路

中图分类号:TS9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198-02

一、服装缝制工艺的含义

服装缝制工艺是将裁剪好的平面衣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组合的工艺过程,它是服装结构设计的后续和发

展,对最终实现的服装产品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服装档次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和应试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这种专业性教育,满足不了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谓创造性教学,即具有创造性的教师依据创造性培养的原理与原则,运用适当的教学技术,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创造性教学是教与学、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并重,教、学、做三合一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对职业技术学院比较适用,不仅因为它教学灵活、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知识结构,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应用能力,以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职业技术学院中《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中如何具体运用之,文中作了尝试性研究。

二、迈出创造性教学的前提是合理备好教案

对于《服装缝制工艺》教师则不仅仅要求懂得制图原理和方法,又要懂得服装款式结构及其变化、还要求用不同的缝制工艺手段做出成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教案,达到创造性目的。如何备合理性教案?在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接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则认为教案合理。如《服装缝制工艺》缝制工艺基础和基本技能这一章分解为:(1)几种手缝工艺?讲清分类及用途并要求做大量的练习;(2)几种机缝工艺?讲清操作方法及用途并要求做大量的练习;(3)掌握熨烫工艺及黏合衬的运用;(4)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与操做技巧。这样分解出的教案将分散的内容连贯起来,抓住共性,突出特性,内容完整清楚、条理性强,加之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效率,这是迈出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三、服装缝制工艺设计的示范性教学是创造性的开端

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还要教会学生学。在教学前就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使学生掌握最佳的缝制方法。如在开始讲女西裤的缝制工艺前,先给学生观看市场上女西裤的图片、光盘及资料,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兴趣;先讲女西服的缝制工艺流程,随后重点分析女西裤中的直插袋的缝制、门襟的缝制、腰头的安装等,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把握讲授的内容。示范性教学是最好的缝制教学方法,利用教师的1:1缝制裁片,将感性知识上升到实际操作,发生飞跃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最佳知识结构的关键。在示范过程中讲出质量要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接受力、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讲授中不平均用力,而是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有详有略,对学生易懂的可略讲,讲清关键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第四个阶段为练习操作阶段,在重点讲授演示之后,用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时根据学生层次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来个别指导学生。教师巡回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可提高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借此,对学生思维进行整理,使杂乱零散的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成珠”、“连串”理顺层次,使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知识。利于学生信息归档储存、便于知识的迁移远用并转化为能力。由教师对下一课时学习内容和要求、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阐述,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以便联系旧知识,初步了解新知识,培养起独立猎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新课时才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预习阅读是掌握、理解知识的前提;直观演示和重点讲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小结练习是知识浓缩、能力提高的体现;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作用,以教促学。

四、走出创造性教学的新路,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缝制工艺是一项技能性工艺课,教学中的实践性、操作性很强。最终要求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是不可少的。教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采用“四化”的教学手段,可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1.语言简洁化。教师只有做到吐字清楚,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准确生动,这样才能把概念本质核心内容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内容和知识的相互联系,学生易接收,记忆。同时,要善于教于乐,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并富有节奏感,才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情绪。

2.气氛活跃形式多样化。只有教师讲,单一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最烦,最易疲倦,也是最缺乏思维、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教学效果最差,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感到稳重,又要感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气氛中进行,让学生思想情绪和学习气氛互补,互相调节,互相促进,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如在缝制室中实践,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也最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请企业的样衣师来学校讲学,组织专题讲座等等,以此调节学习气氛,不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3.实践操作课堂化。实践操作课堂化就是将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到具有优化环境的缝制操作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对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可以将上装、下装等在基本型上进行一定的款式变化,教师作一些必要的指导,然后由学生思考、讨论将其变化缝制出来。缝制是《服装缝制工艺》必须的实践教学。通过缝制出的结果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更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应用过程。学生只有经常不断地创新,在缝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巩固了知识,促进知识的获取,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可促进知识的发展,发生飞跃的认识,培养起创造能力与个性品质。

4.课外留心观察化。路有若干条,其中学会在生活中观察,使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留心生活的习惯,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学习缝制过程中,大都数学生本着“老师教什么我就会做什么”,如果要求改变款式或设计,很多学生作业在设计上是空白,没内涵。只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多看、多思、多练的好习惯,及时积累生活材料,不让它轻易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这样,我们就不愁找不到设计题材。

参考文献

[1]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张明德.服装缝制工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顾韵芬.服装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示范性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示范性教学在手术室急救技能培训中运用的效果评价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提升高职院校学报质量的思考*——以第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报为研究对象
打造赵李桥品牌 建设示范性乡镇
我省启动2015年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选工作
高中生地理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以河南省某示范性高中为例
职业教育示范性教材的开发创新
我校兴平县工作站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