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公路T形梁现场预制的外观质量控制方法

2009-05-21庄国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外观质量漏浆气泡

庄国峰

摘要:公路T形梁的现场预制中,易发生梁体漏浆、气泡、水纹等质量缺陷从而严重影响外观质量。文章结合施工实践,简要分析了外观质量问题的产生的成因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公路T形梁;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漏浆;气泡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157-02

某高速公路,设计为30m跨先简支后连续T形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50。生产初期,几乎每片梁都存在漏浆,梁体表面气泡、水纹较多(主要出现在腹板下端、下翼缘与腹板相接处、马蹄截面及横隔板部位),严重影响了T梁的外观质量。T梁强度及几何尺寸虽满足设计要求,但外观不美,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外观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漏浆产生的原因

漏浆现象主要产生在模板底设置对拉孔处、模板接缝处、侧模与底模接触处。

1.模板接缝处和侧、底模接触处漏浆现象主要是因为模板制作粗糙,接缝不严密造成的,加之模板接缝处的橡胶垫过薄,只有3mm,起不到弹性密封作用。该处漏浆后形成一竖向沙眼带,影响外观质量。

2.吊梁预留孔处和对位孔处为施工方便,割掉了“门”形底模两侧的钢板,使得密封橡胶形同虚设而造成漏浆。

3.强力振捣引起模板拼缝处橡胶条松动而漏浆。

(二)气泡产生的原因

1.在施工中,如果采用的材料本身级配不合理,在混合料中细集料不能充分填充粗集料的空隙,为气泡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2.在T形梁的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都采用钢模,虽提高了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但是混凝土初期水化热集中而钢模又不能吸收热量,当温度降低后体积缩小,易留下气孔。

3.在高标号混凝土中,一般都使用了外掺剂,外掺剂的使用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强度,便于配制出具有高强度又具有大流动性的混凝土。但另一方面,在应用外加剂时,必然会引入一定数量的空气,空气量过高会导致强度的下降,也易产生气泡多的现象。

4.混凝土的拌和用水一部分用于水泥水化反应,另一部分拌和水以游离态存在混合料中,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以提高工作性。由于模板上的机油对游离水具有聚焦、粘附作用,易在模板上形成水珠,从而导致拆模后在梁体表面出现气孔或水纹现象。

5.水灰比的大小也是影响气泡产生的重要因素,水灰比小,混凝土为半干硬性的,在钢筋密的T形梁中不易流动,需要大力振捣。另一方面,振捣不充分又容易出现蜂窝麻面。

6.工艺方面,在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太厚,振捣不及时,漏振;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力度不够;插入式振捣器拔出时过快,使插入时形成的孔洞中的空气来不及排出,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气孔,在表面产生气泡,这些都是气泡多的原因。

(三)水纹产生的原因

水纹一般伴随气泡产生,若气泡被有效地控制住,水纹也必然同时能被控制住。但在施工中也经常遇见水纹

多而气泡少的情况。水纹一般呈泪线状、竖向平行分而,一般上端起始于气泡处。

二、漏浆的控制措施

1.将模板拼缝处的橡胶条更换为5mm厚,且两块模板上都各设一层,然后用连结螺栓坚固地连为一体。

2.将底模两侧的3mm橡胶皮更换为10mm厚的中硬质海绵条,为保障密封性能海绵条为一次性使用,每片T梁都须更换新海绵条。用乳胶粘结在模板上,海绵条的接头设为斜接缝。

3.在吊梁预留孔处设置一活动门形钢板,两侧设横槽,以便装卸活动门形钢板。

三、气泡、水纹的控制措施

(一)严格控制原材料

1.选用优质名品水泥。在施工中选用了国家免检的42.5号华新牌水泥。

2.碎石采用压碎指标高、级配好,针状、片装及杂质含量低的孝感产石灰岩碎石。

3.砂选用级配好,杂质含量少的府河产中粗砂。

(二)正确选择混凝土拌和参数

1.水泥用量

水泥自身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外观质量有直接影响,经与厂家共同试验研究,采用以下措施改善物理性能指标,效果明显。

(1)适当延长水泥的库存时间,并提供专用水泥罐,提高水泥的稳定性,减少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2)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水泥的细度有所提高,最终筛发量控制在3.0%以内。

(3)在水泥厂进行了原料中掺与不掺生石膏的试验,根据现场试验结果,不掺生石膏效果要好些。

2.含砂率

根据试验分析,只有适宜的含砂率才能保证混凝土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和流动性。砂率过大,混凝土就显得干燥,流动性小;砂率过小,则影响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对减少气泡都不利。在试验中,水泥用量采用485kg,外加剂0.6%,坍落度控制在7.0~9.0cm。经多次试验分析,含砂率在36%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最好,混凝土强度合理,选定其为含砂率。

3.外加剂掺量

根据以往桥梁生产经验,外加剂掺量对桥梁外观气泡,水纹的影响,比水泥、砂子含量的影响更明显,所以选择更为慎重。外加剂掺量可根据混凝土的和易性、减水率、凝结时间影响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4.坍落度

考虑到T梁中的钢筋较密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坍落度确定为7.0~9.0%cm。

5.配合比

经过大量试验分析,结合桥梁外观质量进行比选,最终选定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1:1.312:2.334,外加剂掺量为0.7%,水灰比为0.366。

(三)混凝土搅拌措施:搅拌混凝土采用分次投料、水泥裹砂法工艺

(四)严格控制浇筑、振捣工艺

当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选定后,混凝土的灌注、振捣工艺对提高桥梁外观质量主尤为重要。经过多次改进,制定了合理的施工工艺。

1.振动设备。附着式振动器振动力2.2KN,端模安置5台/节(4.3m),呈梅花状;中间安置4台/节(4m),置于下翼缘与腹板变截面处及1/2腹板处。同时采用振捣棒进行辅助振捣。

2.浇筑工艺。浇筑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作业,沿梁长方向斜向分段、水平分层,坡率采用(1:4)~(1:5),一次均匀下料4~8m,不得来回复放,并密切观察流动方向,保证混凝土在侧振作用下顺利流动。

3.振捣方法

(1)腹板、下翼缘放料时开动振动器,一般控制在1.5min左右。分为特振区,下料6m范围内;导振区,下料前4m;重振区,下料区后约4m范围。

(2)为消除模板余振的影响,在开始灌注第4节模板时,由于第4节模板振动对第1节已没有影响,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对第1节进行重新振捣,将一次振捣棒轴心改为2次,个别部位也有3次的,效果较好。

(3)为保证第2次插振的捣固质量,现场试验测定了各种施工条件下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作业时严防振捣棒靠在模板或钢筋下捣固,并做到快插慢拨。

(4)在梁体全部浇筑完且混凝土尚未初凝前,进行一次不超过25s的大面积复振,这对于增加梁体表面的光洁度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玉田,姜福香,谭锡国,岳渠德.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裂缝的成因分析及处理[J].铁道建筑,2005,(6).

猜你喜欢

外观质量漏浆气泡
卵石层成井急性漏浆处理措施
冰冻气泡
岩溶地貌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探讨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气泡泵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卵石层降水井施工钻机选择及漏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