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海角七号”
2009-05-21白勇
白 勇
摘要:台湾电影发展至今,由于娱乐商业电影在票房上的不断失败,电影工业衰退,当代具代表性的电影多是成本较低、强调导演各人风格、记录台湾历史或当代文化现象等娱乐性较差的小众电影。直到去年底《海角七号》出现并获得成功,终于为台湾本土电影迎来了发展契机。文章从《海角七号》谈起,对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历史回忆;社会问题;《海角七号》
中图分类号:I2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104-01
一、厚重的历史回忆
我不知道大家在观看《海角七号》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中的几个演员几乎都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日语。开始我并没有多想什么,然而后来看到网上众多网友评说这部电影有“亲日”之嫌时才恍然醒悟。对于很多人提到的这部电影中的“政治”问题,导演魏德圣本人已经在被采访时明确回答了在影片中他没有诉诸任何政治因素。也许在我们很多人看来这部影片的确有着亲日之嫌,这不仅仅是因为众多演员的一口流利的日语,还有后面的日本明星贵族式的到来,以及7封充满怀旧色彩的日本来信。
电影中所影射到的日本和台湾的关系的这些镜头,在我看来只是导演所要阐释的一个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众多人非议的对象,是跟台湾的近代史扯不开关系的,它又一次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日据时代。台湾在甲午战争后就被日本占领,一直到国民党进驻台湾,台湾才得以归还,到那时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足以使垂髫小孩变成花甲老头,也足以让台湾充满日本的烙印。因此,对于《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中的这些日本烙印我觉得是无可非议的,我们不能凭此胡乱猜测,姑且为它是在客观地描述一段历史回忆吧。台湾人的感情和伤痛,如此正面地宣泄出来,有助于我们的视野在蓝绿诟骂的政治、政客阿扁的流氓嘴脸、底线缥缈的娱乐业之外,不用哈哈镜看台湾,就会理解那个《国境之南》的小岛上人们的多重情绪和身份背景之下,他们的立场和爱恨,艰难而坚持的爱和恨。
因此,我认为备受非议的“政治”问题不应该成为问题,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它,这只是在客观地诉说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
二、尖锐的社会问题
如果说“政治”问题备受争论的话,尖锐的社会问题是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镇代会主席的话“你说我们的这片海这么美,为什么我们本地人就看不到呢?”以及“这片海这么美,为什么就留不住年轻人呢?”清晰地把这些社会问题向我们呈现出来。所以,《海角七号》的故事毋宁说是台湾社会的真实反映,经济的萧条与停滞,失业率上升,人民痛苦指数的上涨,都增加了台湾人民的生存压力。在这种难见改善的生存压力中,许多台湾民众转而从本土文化中寻求精神安慰与利益诉求,这才出现了影片中的茂伯执拗要用月琴在演唱会上表演的场面。而镇代会主席在镇长面前近乎流氓式的强硬做派,更是这一问题的显现。可见,台湾的本土文化绝不仅仅是抽象的价值观,而且是显示利益的诉求。台湾本土意识强调本土优先、台湾第一,正因为本土意识的催化,电影中的镇代会主席才会与镇长之间发生了价值与观念上的冲突。
反映台湾社会问题的场面还很多,这些都是这部影片的本土化的标志,正是这些镜头把一个完整的台湾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极大地改观了我们对于台湾仅仅停滞在“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娱乐印象上。所以,无论观念上有多少冲突,文化上有多少疏离,《海角七号》都是对台湾社会现实的反映。作为一部爱情电影,显然《海角七号》的文艺性超过了政治性,现实感强于历史感。研究台湾的学者不能不看《海角七号》,它是我们认识台湾的很好题材和有益途径。
三、普通人不懈追求自我展示的舞台
其实,《海角七号》就是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无论是在台北文艺圈里混不出名堂的青年阿嘉,还是退休的邮递员茂伯,或是梦想发财的米酒推销员马拉桑先生,又或是被上帝赶出教堂的小女生,以至于走路拉风的镇代会主席等。可以说从主角到配角,绝大部分都是在为生活而努力挣扎的小人物,他们都几乎是社会的边缘人,但他们演出的故事却成为了台湾的主流文化,流行文化。
电影中的小人物不懈追求自我展示的舞台最终得以实现,而《海角七号》这部电影也最终得以成为台湾本土电影中的一匹黑马奔驰在各大电影院线之间,而导演魏德圣本人也因此而大红大紫。其实,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电影中的主角和配角,又或是电影导演,他们都近乎憋着一口气。这口气正是他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电影是导演的作品,因此我们不妨先来看导演其人,魏德圣导演有感于台湾电影长期以来缺乏大笔资金挹注,电影工作者及技术人员在窘迫的工作环境下饱受压抑,亟须有一部能跃登国际的大格局制作让他们释放能量,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因而决心放手一搏,独力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依照国际级制片规格,完成五分钟长《赛德克·巴莱》片段(前导片),希望能以这段精心打造的前导片吸引国、内外资金,将当年领导雾社抗日事件的赛德克族英雄莫那鲁道转换成现代的银幕英雄,带领出一股风潮,无奈在釜山电影节等地,卖家对《赛德克·巴莱》大表赞赏但却没有愿意投资。这才促使他的《海角七号》得以出现,据说在拍摄《海角七号》最后的关头他本人为了影片的正常拍摄都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了,颇有背水一战的味道,而最终他成功了。因而,电影中那些小人物奋斗的历程,其实也是导演自身的真实写照,这绝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爱情题材影片,更是一部普通人不懈追求自我展示舞台的进行曲。
综上所述,《海角七号》怎么都能说是一部优秀的文艺题材片,相信我们的观众,让我们的观众自己作出评判,他们才是最佳裁判。尤其当台北在播放《集结号》时,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海角七号》呢?当然,有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或者《海角七号》在大陆的票房不如预期,海峡两岸——包括大陆和台湾是否应当相互尊重他人不同的历史经验和心灵记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