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表现主义代表画家作品分析

2009-05-21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张 研

摘要:文章在研究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创作理念、形式构成、艺术内涵、绘画语言等多个方面评析了几位表现主义绘画代表画家的作品,先后从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国抽象主义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据的地位。

关键词:抽象表现主义;本土艺术话语;当代艺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103-01

在当代中国从事抽象表现风格绘画的画家中,孟禄丁是非常独特的一个。因为他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画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创作题材也涉及了许多领域。他的作品具有现实意义,这在同时代的抽象表现绘画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孟禄丁一开始从事抽象表现绘画创作,马上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当时许多表现主义画家一样,孟禄丁也喜欢采用系列形式的创作。在作品《红墙》中,孟禄丁试图表现的就是在当代社会新旧观念的冲突与撞击之下,人们的烦躁、徘徊和茫然。画面中那高大的红墙之下,一个轮廓清晰但是面容模糊的人影正在无助地四处徘徊。这样的形象正是一个孤独茫然的现代人的缩影,即便是不懂绘画的人,看过之后,内心也会产生波澜,这就是孟禄丁作品的过人之处。他的其他作品也具有同样的现实味道:在作品《火把节》中,人们的目光和神情仿佛被阴暗的背景吸了进去,暗示着残酷的生存现实对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多么大的冲击。这些作品都反映出孟禄丁的创作主旨,他认为只有在对生活有所感悟的前提下,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

将西方艺术的经验结合本土文化特征,重建中国当代艺术语言,是所有当代艺术家的共同愿望,顾黎明是在这个领域最为成功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能够将自我对于艺术和生活的体验转化为抽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从非常新颖的角度挖掘抽象表现绘画新的特征。他认为抽象表现画家们应当在创作中追求一种独特的秩序性,这样的秩序性恰好能体现出当代抽象表现绘画的特点——看似荒谬,实际却很合理。大量的运用综合材料是顾黎明创作最明显的特征,他在作品《封界》中就大量运用综合材料来进行表现,画面呈现出一个“蘑菇云”浮雕的形状。纸板、报纸和麻绳等材料看似随意地散落在画面的各个部位,给人的正是一种具有独特秩序性的感觉。顾黎明在作画的过程中特别善于对偶然性的把握,他早期的作品就是运用这种独特又极赋感染力的材料语言来向人们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顾黎明在创作思维上发生了转变。那是因为,他偶然间看到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服饰图片,马上以敏锐的艺术洞察力感觉到,在这些服饰特征中能够提炼出新的赋有本土特征的抽象语言。他开始了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又在山东杨家埠年画作坊中,结合年画中蕴涵的独特的东方韵味,发掘出了建立新的本土化抽象语言的可能。1989年的《汉马王堆》系列和1996年的《杨家埠门神》系列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主旨下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以东方古典形象作为抽象表现绘画的载体,在西方抽象话语和意识形态范围之外重建了具有历史感的本土抽象语言,也可以说是本土化的当代艺术语言。这一系列的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们开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为后来的艺术家们指出了一条重建当代本土话语的新轨道。

在创作《汉马王堆》系列时,顾黎明还大量运用了综合材料的技法。在《杨家埠门神》系列作品中已经完全是色块的堆积了,创作理念已经相当成熟。他在《杨家埠门神》系列的创作中,将民间艺术中大红大绿的色块对比减弱,画面的主色调完全是高级灰。进行了这样的处理之后,作品就兼备了抽象表现绘画的色彩逻辑和古朴的历史感觉。线条的运用也十分的巧妙,轻松随意同时又连贯整体,即具备了民间艺术的古朴憨直,又作到了西方绘画线条的无拘无束。西方的表现语言以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造型为载体,中国的民间艺术形象又借助西方的抽象语言得到了全新的重现。作品兼备了传统审美取向、历史含义和现代意义。顾黎明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正是西方抽象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最完美的结合。

在“八五新潮美术”时期成长起来的抽象表现画家中,季大纯是比较年轻的一位。他走的是抒情性抽象的创作道路,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同他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季大纯这一代人同老一辈的艺术家相比,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只是感受了一些潜移默化的社会变革。他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光是平静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这样的生活使他们对于问题的感触和思考往往达不到上一代艺术家的深度,但是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领悟和操纵能力却变得很强。他们在进行创作时受的约束更少,生活态度的转化使他们可以潇洒地运用新颖的意识和技法来创造前卫的风格。

季大纯的画风看似随意,其实是建立在意识、技巧和艺术修养都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的,无论从技巧还是创作意识方面,季大纯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他并不在画面中添加过多的现实含义,只是营造一种简单、随意而又不失严谨的感觉。在《无题》系列作品中利用综合材料在单色背景上经营出一种类似于涂鸦的效果,但同时又蕴涵着一定的秩序性,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呈现在画面上。

季大纯在绘画技法方面的探索也是别具一格的,他对于材料的尝试极赋想象力,甚至达到了百无禁忌的程度。茶水、碘酒、墨汁甚至牛奶和咖啡都被他随意倾倒在画面上,然后形成一种自然风干的效果,再用各种能留下印记的工具在画面上进行涂抹,作画过程可以很随意地停止在某一个瞬间。这是一种完全颠覆性的作画手段,季大纯正是在享受这样的创作过程,他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自由抒情的境界。能够用创作来再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愉快地享受创作过程,也许这正是抽象表现绘画的最高境界。

作者简介:张研(1979- ),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