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相

2009-05-21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20期
关键词:抽屉日记孩子

变色服务

去附近的美发店洗头,发现新装修的店堂里,镜子两侧、店堂四壁甚至天花板上都贴满了励志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看来,在这个店里做顾客注定是享受不到清净了。果然,年轻的小伙子很热情,“阿姐挑染一下吧,走出去保证精神。”打定主意今天不花冤枉钱,不理。他受过老板的成功教育,锲而不舍:“今天如果在卡里充值,我们搞优惠,可以送你一次护理。”我生硬地告诉他 :“没带钱。”他立刻说:“刷卡呀,我们这里可以用银行卡。”洗头时,十七八岁的小妹开始教育我:“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大姐,你很久没有做脸了吧。我们这里收缩毛孔去皱效果最好,试试看,我不会骗你的。”闭目养神不理会她,偷眼看到她边搓着我的头皮边对我翻白眼。

逃一般回到家中,接到老妈电话投诉。我给她订了一本杂志,可她已经接连几次没有收到了,打电话去邮局询问,每次对方态度都很好,而杂志继续漏发。今早老妈又去电话,工作人员态度还是很好:“阿姨,我们帮你查一查,如果是我们的责任一定给你补上。”这边老妈还没挂上电话,那头同一个声音已经开始在向同事抱怨:“那个老太婆,又来电话了,不理她。”

下午陪女友去她最喜欢的品牌店,那里正在换季打折。她看中了一条裙子,细察却发现袖口处有点抽丝,决定不要了。刚才还点头哈腰的营业员立刻变身女教师:“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再说我们已经打了3折。”

走到一国际品牌服饰店,听到一位中年女子说:“我在日本看到这个牌子的衣服比你们这里便宜,你们店里卖得贵了。”服务员浅笑 :“是吗?”女客放下衣服刚离开,服务员的笑脸立刻换成讥讽色:“哎,算她到日本去过了,稀奇死了。我看她这个样子,顶多是到饭店里去洗盘子的!哪里有钱来买我们这个牌子。”说完盯着我们希望赢得共鸣。

赶紧拐进隔壁一家手机店,两个女营业员望着大堂吧在聊天——大堂吧里有一对谈情说爱的年轻人。一个说:“那两个人已经坐了两个小时50分钟了,谁做他们生意亏死了,穷鬼。”另一个说:“那男孩子比小姑娘好看多了,亏了。”说话间,两个年轻人起身离座了。一个于是问:“猜猜看去哪里?”另一个暧昧一笑:“开房。”言毕两人佩服自己先知先觉,相视大笑。偏偏两个年轻人又走进店堂来,把她们的职业微笑又逼了出来。

法国味中国胃

有一个同胞朋友,来自中国较早开埠的城市,货真价实的“洋务派”,早在国内时就习惯于喷香水、喝红酒、抽万宝路、下西餐馆的“地中海式生活”。到了法国后对大学食堂的饭菜赞不绝口,“这法国菜做的,正宗!”当然,地道的法式餐馆更好更正宗,只可惜在大多数欧美国家凡与服务沾边的消费都价格不菲,4人一组在小馆子里吃到位,至少得人民币1000块钱——那在国内可是上千串羊肉串啊,堆在路边小桌上,多么令人动容!

扯远了,接着说这哥们儿,有一天在我们家大嚼了一餐名厨掌勺正宗南北家常菜——其实也就是辣子鸡丁、胡萝卜炒肉、黄瓜炒鸡蛋什么的。哥们儿一上来眼睛都红了,完事擦擦嘴,说了句:“吃得我想家了……”

中国胃到底是中国胃,两套系统想要完全兼容也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在海外,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往往还巧妇难为无米炊呢。原材料还好说,有啥咱做啥呗,调料买不到可是个大问题。从国内邮寄难解近渴,为可持续发展,有一对两口子同学让亲戚从国内寄来了香葱种子,精心在墙根下翻开了两溜土,又撒种又浇水,像盼孩子一样盼它们长大——长大了就可以把它们均匀地撒在冒热气的干锅鸡干锅牛干锅五花肉上,锦上添花啊锦上添花。

收获的日子终于来到,劳动人民从早上出门就在盘算着晚上回家把小葱们转化为完美中国菜的一部分。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冲进院子,迎接他们的,却是血雨腥风的罪案现场——两溜菜地空空如也片甲不留。失神之际,二楼厨房窗户开了,有奇怪香味飘出,房东老太太的和蔼面庞出现在窗口:“你们那葱再不摘就老了,今天我给你们做道传统法国菜——奶油煎葱。”两口子同学眼看着美味干锅变成了躺在奶油里的香葱尸体,几行清泪差点拦不住……

有一次跟西方人聊起我们中国的“名饮”姜丝可乐,惊得老外合不拢嘴,深深陷入了对中国人无穷改造能力的崇拜之中,要不是我拦着,都快要上升到哲学高度了。这叫“土吃洋”,其实就是“山寨”,不过反过来疑似“洋吃土”的我也遇到过:有一回漫步在塞纳河边,被一股熟悉的香味抓住了,是煎饼果子的味道!好奇地凑过去一看,奇了,大烙铁似的饼铛,T字形小工具在黑人大叔手里轻轻地一转,加了鸡蛋的绿豆面糊熨帖地舒展开来。可惜没油条,再刷上酱撒上葱花就算齐活儿了。我也合不拢嘴了,多么惊人的拷贝!马上掏钱买了一套,一口咬下去,心里五味杂陈,“大叔你咋刷的巧克力酱呢?这能吃吗!”

收养一个男人

亲爱的木木:

几年前我离了婚,现在每天下班就回家,晚上辅导儿子做作业,他睡了,我才去冲凉、做点家务,10点多睡觉。星期天我会带他出去看电影或者玩,自我感觉儿子养得还不错。我对婚姻还有期待,几年来相亲了4个,但都不适合,可能是因为我性格内向。

我很喜欢小孩,一直想再有一个孩子,领养也好亲生也好。可我不符合领养条件。要是生的话,我有个比我小的男朋友,但他不够成熟。我说想再生一个,他表示能帮忙,我说他太不成熟不是很适合的人选,他就说可以帮我看看能不能捡一个回来。我听说山区经常有女婴被遗弃在路边。

生孩子的罚款、养小孩的费用或别人的眼光,我都可以承受。我只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不是很自私?多养一个可能是想有点寄托,老了没那么孤独。一个人在家,有时感觉很孤单。我能照顾两个小孩,我独立、有爱心、有耐性。但这样又多出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我又怕我会对小孩不起。

一个困惑的准妈妈

亲爱的准妈妈: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孩子是从自己同性别的家庭成员那里学习性格特质,所以离了婚,你也要让儿子跟爸爸有时间相处。如果他爸爸不是个好榜样,你要让他有机会接触其他男性家庭成员,学习男人的气质,这样他长大后才不会变成一个贾宝玉似的、成天就爱跟女青年混的艺术家。

至于再要一个孩子的问题,我觉得你是寂寞。你有太多的爱,你儿子却承受不了那么多,剩下来的你没地儿放。你需要找到对象付出你的爱,而收养或亲生一个合心意的孩子,比找到一个合心意的男人,容易太多了。

可是孩子不比小狗,养狗这事儿你“独立、有爱心、有耐性”就够了,能保证小狗在你的爱护下寿终正寝。可是孩子要发展出健康的人格,保证他能在你寿终正寝之后还可以独自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生活下去,他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需要从爸爸妈妈那里学习。

所以我觉得你当务之急不是考虑收养孩子,而是尽一切力量,放开怀抱,去收养一个你愿意对他付出满腔爱意的男人。男人肯定比小孩子别扭、麻烦、臭毛病多,但至少有一点好处:你对他的责任比对孩子的责任小多了。你不用给他换尿布,他感冒了你也不至于担心得夜不能寐。养孩子就能保证老了不孤单吗?说不定她上大学去外地、找老公在外国,你一年见不到一次。男人多好,你老了他也老了,想跑也跑不动,只好跟你相依为命。

当然收养男人也是个技术活。如在收养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继续来信探讨。

办公室抽屉

大学那4年,写过厚厚几本日记,回头翻看,无非都是些青青涩涩的情情爱爱,不是自己的就是朋友的。有时宿舍姐妹抽风,突然很想知道自己第一次约会穿的什么衣服,就会发一个短信过来,要我速速去查。这日记成了我们的青春编年史。

然而结婚后住进了新房,才发现家中没有一个带锁的抽屉。这婚真是结得坦荡荡,害我几本日记随时有裸奔的危险。我只好找了一个大的收纳盒,把日记放在底层,隔一层纸板在上面放丝袜和内衣,相信老公没有这种探索爱好。然而我经常会在洗澡间大喊老公帮我拿内衣。日记的秘密不知道还是不是秘密。

后来,我把日记锁到了办公室抽屉,才发现这样一个抽屉,简直是公司最贴心的福利。有了这几本日记傍身,在头昏眼花的下午,或是郁闷抓狂的会议结束后,把它们拿出来随便翻翻,清新得有点傻兮兮的文字倒颇能抵挡世故和琐碎。

再后来,日记不再独居,它们有了一些书信作伴。我属于至今仍坚持手写书信的稀缺人种。比起Email这张时而公事公办、时而暧昧轻佻的脸,那些用心情沉淀出来的手写字,显得更真诚。尽管它们有时被写在废弃报销明细单的背后,有时被写在茉莉香纸巾上,但信的内容,却多是和老友的密谈。

但它们为什么仍留在我的抽屉里呢?因为去邮局买邮票太麻烦。待哪天顺便路过邮局时,当时的心情已被时间改变。留着也好。偶尔看看,哦,原来自己还这样想过,好在没有寄出去丢人,就此自赏或自勉。

有一次心血来潮,把MSN的签名改成“你抽屉里放着些什么不能带回家的”,居然引来一些姐妹兄弟的坦白。

有人说,抽屉里放着当年写给初恋的5页情书,因为自我感觉太有才,就完整地抄了一份留底;有人说,那个在乌镇遇到的暧昧男,每到一地都会寄明信片来,见不得光;还有人说,买了台PSP,虽然不是很贵,但怕老婆觉得太孩子气,所以只能出差专用;最难得的诚实,则是某人说,单位发的一些现金过节费或额外补贴,都锁在抽屉里。但该君强调道:“绝对不是拿去花天酒地的小金库,男人总要多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包括,给老婆惊喜。”最后这句才重要。

那天,在别人的办公室抽屉里,我的偷窥欲得到满足,我的小秘密也得到了空前的精神支持。我也不觉得多愧疚了,给自己留一点空间才是王道,哪怕这空间,很没有技术含量地属于办公室抽屉。

猜你喜欢

抽屉日记孩子
抽屉
抽屉问题
“抽屉”问题
谁是小偷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