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文长篇报告文学《南方冰雪报告》评论
2009-05-21
在行走中追问,在凝视中沉思
□龚政文
回想起来,中国2008年令人郁闷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的种种灾难、不顺,就是从当年年初的那场雨雪冰冻灾害开始的。在此之前,是2002年以后的黄金五年,是GDP、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的飞速增长,是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是普遍弥漫的乐观情绪,以至于开始有了“盛世”的比较与谈论。
雨雪冰冻灾害以来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将这种乐观情绪、盛世感觉一扫而空。这种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无疑值得我们深深铭记并长久思考。因此,尽管时过境迁,尽管关于南方冰灾的各种速成的纪实报道性的书出了不少,陈启文先生这部发表于2008年底而出版于今年初的长篇报告文学《南方冰雪报告》,仍具有不可轻忽的重大意义:在如林的同类题材中,这本书少有地以深沉的理性观照、以“笔锋常带感情”的散文化笔调来叙述那一场50年不遇的灾难、那惊心动魄的抗灾行动、那灾难与抗灾背后的世道人心、天理伦常,从而在灾难叙事中独标一格。
这是一本抵抗遗忘的重现之书,也是一本拒绝浅薄的沉思之书。该书的采访、写作,既缘于湖南省作协的安排,同时也源于亲历灾难后的内心召唤。一次灾难可能是偶然的、暂时的,但灾难背后的许多东西却是普遍的、共同的。因此,不能因为灾难已过而忘却,也不能因为有了《抗冰图》似的作品就放弃回望与思考的努力。
读完全书,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图景是:一个孤独但并不颓丧的行者,在雨雪冰冻灾害过后的春天,背起行囊,重返抗灾现场,凝视、回想、凭吊、追问、思考,这既是身体的在场,更是精神的在场;既是情景的再现,更是思想的脉动。整部报告文学就以这样一种线索展开,由此它也获得了相较于同类作品所独有的一种自由:自在地行走,自由地思索,自如地书写。
在A部中,作者书写了雨雪冰冻灾害的场景以及灾难所带来的后果。在这里,他并未用紧张的文字和冰冷的数字,而是尽量诉诸于亲历者事后从容不迫的追忆。由拉尼娜现象而引发的这一场雨雪冰冻灾害,使2008年初的中国南方千里冰封,漫天皆白,地平线消失,车辆寸步难行,飞机无法降落。由于人类猝不及防且春节恰逢其时,于是机场、车站、道路无处不堵,有的人甚至只能拿命来换一条回家的路。当然,作者的重点在B部,即抗击灾害的浩大而又悲壮的过程。虽然并非机械地全景式展开,他仍然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斗争中那一个个了不起的群体:从共和国总理到唐山十三农民,从省委书记到电力工人,从解放军战士到被叫做乡镇干部的公务员;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从总理专机的强行降落到子弟兵赶赴现场的生死时速,从千里大破冰到跨省大分流,从广州火车站几十万人的疏散到对冰灾寒极中的郴州拯救。所有这一宏大历史事件的关键性元素,在这部书中都有。另一方面,作者格外关注的是细节,是基层:献给“温老爷子”的诗、张春贤在春节晚会上的眼泪、黑暗中新生儿的出世、一个又一个倒在岗位上的普通人……在做这些叙述时,他思考着灾难、生命、英雄、价值、责任等等宏大而具体的命题,这些命题既关乎英雄主义,关乎传统道德(“上有苍天,下有黄土,中间有良心”),更关乎以人为本的普世情怀。他深深为发轫于抗冰、彰显于抗震中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而激动,甚至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中国人在这一年里所表现出来的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捍卫和在生死关头涌现出来的纯粹而高贵的人格,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铭刻在一座无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书中,这样的生发于抗灾图景的思考比比皆是,在C部“涅槃与重生”中达到巅峰。在不长的篇幅中,陈启文集中思考了灾难中的人性、人与自然、人与人等一系列问题。灾难考验人性,“你在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是勇敢,还是怯懦,是坚强,还是软弱,是选择爱与受难,还是本能暴露出自己最极端的自私——你都很难想像平素那样掩饰和伪装。”的确,这一规律不但在冰灾中体现出来了,更在不久之后的汶川大地震中显露无遗。灾难不全是坏事,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引用的名言:“每一次灾难都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人佑中华,多难兴邦。如果对灾难有足够深刻的反思,对救灾有足够全面的总结,灾难就可以转化为财富。在雨雪冰冻灾害中,大量新的生命在一片黑暗中降生,更丰富的思想的生命也在诞生、成长、繁衍。2008年以来,中国人在思想上所收获的,应该说远远大于那些风调雨顺的年份。因此,中国的思想史当记住2008,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也当记住2008。
这部报告文学,呈现的是典型的陈启文式风格:散文化、絮语式,既感性又理性,既热情似火又并不虚张声势。陈启文先前除了写作过传记文学《宋美龄》外,并不专攻报告文学。他的散文写得很漂亮。他的那些长篇散文,如写澳门的《谁先看见澳门》,写湘江的《漂泊与岸》,写崀山的《梦入丹霞烟水中》,都擅长在行走中追问,在凝视中沉思,人在具象中,神游八极外。用陈启文自己的话来说,是“从日常中提升出神性,让事实本身焕发出光辉”。他极力追求的是把文字从悬浮中有力地拉回叙事现场,拉近文字与它想要表达的对象的距离。于是行云流水的文字与无拘无束的思维,生动感人的细节与细节背后的感悟,非常自然地契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流动的复调式叙事韵律。当然,读这一类作品需要耐心,需要澄明的心境,需要跟上叙述者的节奏。
而《南方冰雪报告》中的叙述者是一个什么人呢?他是一个行走者、一个打量者、一个思考者。你也可以说他是陈启文,也可以说他是一个人格化的思想符号。从更辽远广阔的文学史角度来看,把这个人看成是诗经时代摇着木铎的采诗官或西方中世纪的吟游诗人,也是可以的。在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或梭罗的《瓦尔登湖》中,我们同样可以见到这个人。因此,虽然《南方冰雪报告》是一部灾难题材的报告文学,但它继承并光大了中外散文的伟大传统,形成了灾难叙事的独特风格,理应引起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与重视。
讴歌生命 赞美道德
□木 弓
我们这个民族,注定会有多灾多难的命运,也注定会在与命运的抗争中生存、发展、振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08年,当我们准备细细品尝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累累硕果的时候,命运再次捉弄我们,让灾难一次又一次地降临我们这块土地。先是让所谓的“拉尼娜”静悄悄地发威,恶狠狠地把大半个中国冰冻住,让安居乐业的人们陷入突如其来的恐慌之中。紧接着就是天崩地裂,在中国的汶川制造了大地震,瞬间夺去了近十万人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还没有过去,我们的经济又被拖进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里去,全中国人民又不得不为保卫改革开放30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一年,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经受最严峻命运考验并注定要成为民族记忆的一年。
既然是命运的安排,当我们回首不远的往事的时候,也就不再怨天尤人,也就不再过多地伤感悲哀。在我们民族这种悲壮的记忆中,更多留给我们的是抗争与奋进,尊严与敬畏,顽强与坚忍,壮美与崇高。这就是陈启文长篇报告文学《南方冰雪报告》积极的思想基调。在众多同一题材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了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当然,这部作品并不是在抽象意义上表现主题,而是从一个个具体的经受这场灾难考验的个人感受中去实现。作家深入到灾区第一线,用自己的方式接触了大量的亲历者,获得了丰富的素材,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比别人更加注重写那些汽车司机、回乡民工、城市居民、乡村农民、电力工人、基层公务员、交通民警、人民解放军官兵,写出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的种种表现以及精神状态,写出了他们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从而来考察我们的人民在应对困难时候的应急能力,考察我们的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候的执政水平和能力,进而考察人性道德在这种极端特殊的条件下能显示出什么样的力量,我们的民族在今天还会有什么样的凝聚力。
很显然,作家得出的结论是相当积极的,确实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斗争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坚强、智慧、团结和人与人之间的爱。同时,也突出地表现各级党委政府——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政府甚至到基层的乡镇各级公务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反映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执政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化为了广大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的自觉行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民,这样的公务员,我们才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任何困难。这场冰雪灾害和后来出现的灾害考验了我们的党,考验了我们的人民,考验了我们的民族。可以说,我们共同谱写了一曲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颂歌。这正是《南方冰雪报告》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这部报告文学努力塑造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报告文学形象的内涵。
《南方冰雪报告》主题内涵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强调和赞美了社会道德、传统道德、国家道德、民族道德在全民性的抗击大灾大难中的力量和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实际上集中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上,这就是道德。有了核心价值,就会有信心,就会有理想,就会有一种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并不是那么深刻理解和体会核心价值的意义,或者说,还找不到核心价值体系存在于社会的什么地方,如何发挥作用。只有在这种历史性的突然变故中,我们才深深体会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多么宝贵,多么重要,多么不可丢失。也只有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我们才清楚地看到,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如何在每一个普通人的意识和本能中凝聚起来,构筑起来,如何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引领着人民去抗争、去创造。可以说,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就深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为生存而斗争、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现实之中,就深藏于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之中。如果我们不懂得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到这种生活的本质,那就会进入思想的误区、道德的误区,核心价值体系就可能发生倾斜。这些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花了很大的代价,才终于明白了,只有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以为,《南方冰雪报告》中的思想是清醒的,把握是准确的。作品赞美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其深层含义也就是对国家民族核心价值的呼唤。
作为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南方冰雪报告》非常注重追求作家个性化的表达,从而有其特有的文学含量。我们注意到,面对这样的大事件,作品更看重写人的品格、人的道德、人的精神,以此展开谋篇布局,揭示主题内涵。看得出,作者是写散文的高手,因此在写人物的时候,很得体就注入了散文的美学因素。虽然是报告文学,但许多人物更接近散文人物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读这部作品,能明显地感觉出作家的这种艺术个性高于不少同一题材的作品。
一部有广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
□何镇邦
在众多的反映2008年抗冰灾和抗震灾的报告文学作品中,陈启文的《南方冰雪报告》以其广度和深度而引人注目。
在广度上,它以雨雪冰冻灾害的重灾区湖南省为重点,又以湖南的郴州为重点,兼及广东、安徽、江西、贵州等南方各省的抗灾情况。它既有面的扫描,又有点的深入。第三章“拿命换一条回家的路”,是关于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广州站旅客严重滞留情况的特写,以一个17岁的湖北打工妹李红霞被踩踏致死、“拿命换一条回家的路”这么一个典型事例,描述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给交通造成的严重后果。在作品的后面,集中描述重灾区郴州的抗灾事迹,也颇为感人。以上说的当然是空间上,即地区上的点与面的结合。
而更重要的还是抗灾事迹的点面结合,从国务院总理、省委书记亲临抗灾第一线指挥抗灾斗争,作者用朴素的笔墨描写他们在抗灾斗争中的身影和掷地有声的朴素语言,到描述长途汽车司机陈述冰雪灾害中的遭遇,安徽庐江泥河镇副镇长徐翠萍为抗灾斗争献出生命,广东兴宁的老交警廖国兴在抗灾中因疲劳过度突患脑溢血而倒下,唐山的老宋带领的志愿队在灾区的壮举,还有“雪线上的两位大校”魏永景和杨亚海,郴州军分区的一位政委和一位司令员在抗灾中平凡而又动人的事迹,等等。这一切点与面、上与下的结合,谱成一组高昂雄壮的抗冰灾的交响曲,这才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当然,《南方冰雪报告》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更具别的作品所未曾达到的深度。
说到作品的深度,首先指的是采访的深度与描述的深度。由于作者的采访过程是撇开官方的接待和安排,自由独立进行的,因此其采访是有深度的,有不少是独有的发现,超越一般新闻的层面。诸如采访那位湖北打工妹李红霞事件,作者不止于写事件本身,而是深入她的家乡湖北省监利县白螺镇薛桥村,采访她的家庭与父亲,并深入解剖农民工的形成与处境,这样一来,这么一个悲剧事件所引发的思考就更深入了。再如写唐山农民志愿队包了一辆中巴车奔赴湖南郴州参加抗灾的事迹,从这支农民志愿队的组成写到在灾区找到活儿,又写到5月以后在四川地震灾区的表现,这样一写,就有深度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在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中,作家绝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作客观的报告,而是作为参与抗灾斗争的一员去描述抗灾斗争的经过,是站在相当的高度上对这场抗灾斗争做出总结。因此,全文几乎都是夹叙夹议,既洋溢着诗情,又阐发着哲理。我们可以把《南方冰雪报告》当作一部政论性的作品来读。
我们经常说“多难兴邦”,说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历了战争与自然灾害等种种灾难,激发了民族精神,增强了凝聚力,可以使国家与民族强盛起来。2008年中国人民所经历的先是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后是汶川大地震这样空前的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经历抗灾斗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被空前地激发出来,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了,这就是“多难兴邦”,这就是坏事变成好事。在《南方冰雪报告》中,作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这种总结与提升。例如第十章“中国人”中关于“中国的脊梁”的再度阐释,从鲁迅先生当年提出的“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著名的论断,通过唐山农民志愿队事迹的描述,引发出对“中国的脊梁”的再认识、再阐释,提出“中国人,应该是一种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认同感”这一论断和关于“义士”的再阐释。这样一来,思想升华了,报告也深化了。
当然,作者还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去总结2008年初这场遍及南方各省的雨雪冰冻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经验教训,从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这当然也是很重要的,就不赘述了。
《南方冰雪报告》的语言流畅、犀利,既有诗的激情,又有思辨的色彩,这也是它的重要特色,当然也标志着陈启文创作上的日臻成熟。
重建作家理想精神家园的报告
□贺绍俊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温家宝总理站在汶川大地震废墟上,为孩子们写下了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多难兴文”。灾难激发了作家的良知和精神担当,因此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样,对于2008年初发生在南方的这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不少作家也写出了一批感人的作品。即使如此,陈启文的这部《南方冰雪报告》却显得格外耀眼夺目。无疑,我被这部作品感动了,这种感动不仅因为事实,也因为作者真挚的感情,也因为作者充满激情的叙述。在大量反映2008年灾害的报告文学中,《南方冰雪报告》应是特别优秀的一部。我以为,至少有三点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作为一部优秀之作是当之无愧的。
其一,在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报告文学以事件和思想取胜,而缺乏文学性一直是报告文学所诟病的问题。这部作品精心构思,语言讲究,富于文采,因其文学性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特别要强调的是,陈启文以正确的方式来增强报告文学文体的文学性。所谓正确的方式,就是说他不像有些作家那样过度地将小说的虚构性和想像性搬到报告文学中来,而是通过对语言的雕琢、文字的考究和叙述上的装饰性来加强文学性。毋庸讳言,当今报告文学的伦理原则在虚构性和想像性的约束上几乎丧失了底线,有的作家甚至完全以写小说的方式来写报告文学,以致造成真假不辨的困惑。依赖虚构性和想像性来写报告文学的方式显然是一种懒惰的方式。有的作家也许会为自己的懒惰辩解,认为不这样写就不可能将干巴巴的事件讲述得生动。但《南方冰雪报告》证明了只要作家不懒惰,肯在文字打磨上下功夫,同样能使报告文学富有艺术魅力。
其二,陈启文在这部作品中开创了一种新的报告文学叙述文体。他将散文、报告文学两种文体的叙述糅在一起,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抒情式的报告文学叙述文体。如他写一名将军发现一个正在挥镐刨冰的士兵没有戴手套。从这一细节,他充满感情地书写了艰难施工中的手套的遭遇,紧接着,他通过一段抒情很自然地衔接到下一个市民关心军人的细节:“是的,对于军人,你看见最多的是血,而不是眼泪。但也有哭的,还是在南京街头发生的一幕。那些市民们看到官兵们身上潮湿的衣服鞋子和红通通的手,他们十分感动,很快,自发的,就有人给他们端来了热乎乎的面条、馒头。一个小兵蛋子眼泪刷地一下就出来了。”
其三,作者始终以独立的文化姿态去解读和阐释主流价值和时代精神,这种特别的姿态更加彰显出主流价值的科学性和生命力。说实在的,在读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里我还是大吃一惊了,我没想到这样一本书竟然是出自陈启文之手。以我的了解,陈启文是一位非常看重个体性的作家,就因为要追求更多的自由,他都辞去了公职,他希望写作成为完全自由自在的行为,不必受别人的驱使。但这部作品分明是一次遵命之作,陈启文坦言他最初是怀着犹豫的心情接受这一任务的。这事实逐渐改变了陈启文的态度。当他深入到最基层,深入到每一个细节时,他体会到了灾难中凸显出的一个理念:生命高于一切。他也认识到,这是整个社会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体系。我知道,陈启文为了显示独特的个性,他有时刻意与主流保持距离。这次对冰雪灾害的采访,却让他反思了自己的这种“刻意”,反思了知识分子的安于坐而论道,他甚至要劝说他的那些同样“刻意”愤世嫉俗的朋友们:事实并非像他们平时想像的那样,“他们应该走得离我们的生活现场和底层人民更近一些,睁大了眼去看一看……”他是这样劝说他的朋友,就因为他从生活现场中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他看到了政府执政能力、公信力和社会能见度在灾害面前是如何经受考验的。他认识到,灾难让人们重新找回了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强化了对公共事物的关注程度和热情,他自己就自觉地以这次写作来证明自己的觉悟。陈启文非常诚实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他说他的这次写作是一次般若和涅槃。因此,这本书也是一名有良知的当代作家向社会呈现他的心灵变迁的真诚记录。作者通过冰雪灾害,反思了现实中国在急遽变革中道德的艰难重建。作者说:“这样的重建更应该包括人类精神的重建,现代性价值观念的确立,正义理性的确立。”
多难兴文,《南方冰雪报告》是一位当代作家重建自己的理想精神家园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