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在中国人探索中渐渐清晰

2009-05-15

环球时报 2009-05-15
关键词:南沙渔民南海

本报赴南海特派记者 刘 斌

南海身处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亚、非、大洋洲等地区的重要国际海上枢纽和商业往来的交通命脉。而人类对南海的地理认识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我国古代航海家在一次次途经南海的通商活动中,对于南海哪里有岛屿,哪里有暗礁,从一无所知到渐渐明晰,使南海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理坐标。而我国的渔民也在一次又一次出海打鱼时摸清了南海的气候,何时会吹东北季风,什么时候会来台风,甚至南海岛礁的数量也渐渐趋向准确。

明朝时,南沙也见不到周边国家渔民的影子

南海最早是由中国人发现的。早在秦汉时代,我国就有了大规模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中国人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并予以命名。在宋代许多历史地理著作中,人们开始以“石塘”、“长沙”等相对规范的名称来指称南海诸岛中的不同群岛。此后,中原统治者对南海的行政管辖也逐渐加强。元代绘制的大量地图上,已经将南海诸岛纳入行政区划范围内。到了明初,海南设立了统一的地方行政机构———琼州府,隶属广东,南海诸岛被划归琼州府领属的万州管辖。

与此同时,中国渔民也开始有组织地去南海打鱼。最可以证明这一历史事实的便是渔民代代相传的航海指南———《更路簿》。记者到海南琼海市潭门镇采访时得知,现存的《更路簿》约成书于康熙末年,最早可以追溯至明代。如今琼海渔民出海时虽已不再使用,但很多人家都将其作为祖传之宝供奉。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李国强研究员认为,在中国开发、发现南海时,没有别国有资料证明他们曾出现在南海,并进行相关活动,从历史学研究角度说,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没有疑义。此外,在发现南海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凭借优越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在东亚处于中心地位,南海周边国家大多向其称臣纳贡,不存在有国家比中国更早发现或管理南海一说。

从航海技术看,中国民间航海技术与航海业在早年间就很发达。相比之下,直至20世纪中叶,越南、菲律宾等国家渔民所使用的仍是最原始的独木舟和用竹篾编成的竹舟。菲律宾距南沙虽然仅有165海里,但独木舟和竹舟根本不可能远航,只能在肉眼可见陆地的沿岸耕海捕鱼。可以说,当明朝的中国渔民到南沙捕鱼时,连南沙周边国民的影子都没见过。李国强研究员对记者说,确定一个地区的领土主权有四要素: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以及最早连续不断地进行行政管辖。考察中国数千年历史,毫无疑问,在南海问题上符合这四个要素。

南海有16个广东省那么大

从第一个发现南海的航海家到第一本《更路簿》的出现,南海在中国人的叙述中从模糊变得清晰,但南海的成因、岛礁的数量等问题,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近代才被慢慢弄清楚的。

距今约2.25亿—1.3亿年前,南海以及周围地区是一片陆地,伴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南海陆地板块下沉解体,形成中央盆地。后来又经过一系列剧烈的地壳运动,最终塑造成现今南海的基本轮廓。南海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大约是16个广东省面积的总和;在4个群岛上,共分布着200多个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整个海域的形状大体上是自东北向西南伸展。南海海区南起北纬3度58分的曾母暗沙和亚西暗沙,北至北纬21度4分的北卫滩,西起东经109度36分的万安滩,东至117度50分的黄岩岛。南北相距约1800公里。中国渔政南海总队副政委梅卫和告诉记者,我国渔政船如果从广州出发,到达南沙北纬9度58分的美济礁行程有800多海里,海上行驶50多个小时。

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乘船越往南沙走气温越高。梅卫和说,冬天最冷时南海也不会低于28摄氏度,所以在那边执行任务的渔政人员常年穿短袖衣就可以。平时中午在船舱里,如果不开空调,至少能达到40多度,就像蒸桑拿一样。高湿也让人很不舒服。南海平均湿度达70%左右,平时身上都粘乎乎的,即便出太阳,衣服晒一天也不能完全干透。

南海是中国领海,可分为浅海大陆架区、大陆坡区和深海平原。它也是我国最深海区,平均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最深处达5567米,超过青藏高原平均高度。梅卫和说,中沙相对较深,到了南沙除双子礁附近水域有4000多米深外,其他水域3000米就算较深的了。一位曾随我海军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的人士告诉记者,与世界其他水域相比,南海海水很蓝,一旦过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后,海水颜色就明显变暗。

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海域

一百多年前美国人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到,“海洋之所以最重要、最惹人注目,是因其可以充分利用的海上航线”。用这句话形容南海一点也不为过。尽管中国海整体上缺乏开放性,但南海却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中国与世界相连的最重要海区。早在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就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黄金水道,它以中国南方沿海各地如番禺(今广州)、泉州等地为基点,经过南海进入印度洋。南海北部接我国广西、广东、海南、台湾和香港等地区,周边有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文莱等国,其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东部的巴士海峡、民都洛海峡、巴拉巴克海峡,以及南部的卡里马塔海峡,编织成一条四通八达的南海交通网。据统计,每年过往南海的船舶达十万艘以上。

正是由于看重南海无与伦比的地理位置,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开始侵占南海部分岛礁,并拿出一些所谓的历史文献当证据。像越南外交部就曾以一个名叫杜伯的儒生撰写的《筹集天南四至路图》中的“广义地区图”及其注释作为证据,生成于1776年的《扶边杂录》也经常被引用。书中提到的“黄沙渚”,越南未加证实就将其等同为“黄沙群岛”,后又将之与我国的西沙群岛混为一谈。表面上看这些理由很充分,但如果仔细考证,就发现越南史料中的“黄沙”和“长沙”是指越南中部沿海一带的岛屿和沙洲,与我国的西沙、南沙群岛完全不是一回事。马来西亚在毫无历史文献记载的情况下,于1979年发布了一张新地图,以南沙群岛中的某些岛屿位于其声称的大陆架界线之内为由,第一次正式将南沙群岛南部部分岛礁列入马国版图。李国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历史学的研究来看,没有实物、文献记载,就不能说明其他国家在南海曾经从事的活动。像印尼民间虽然有一些关于南海的传说,但这显然不能作为其在南海活动的依据。

美苏等虽没有直接介入主权争议,但美国在菲律宾设立苏比克军事基地,前苏联在越南金兰湾设立军事基地,形成南海两端对峙格局。日本也将南海视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因而对其主权问题十分关注。这些区域外国家试图让南海周边国家共同分享权益,以此遏制中国发展,这也是导致南海问题日益复杂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南沙渔民南海
“强芯九条”护航芯片项目落地广州南沙
南海明珠
南海农民赤卫军
广州市南沙区星海小学作品集
美国威胁 南海安全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加快南沙自贸区建设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