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与“窝案”
2009-05-14张扬
张 扬
前些日子从《今晚报》上看到罗西的短文《与众不同》,谈到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四十多年前设计的一个心理实验:请几个大学生做实验对象,告之实验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一个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坐在第六个位置上。那五个人其实是阿希的“托儿”。
阿希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线的卡片,让六名大学生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十八次。这些线条长短差异明显,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实验对象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实验对象开始迷惑了,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还是跟另外五人“保持一致”呢?
据说实验结果证明: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而是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文章指出:前面两部分人所表现出的是“从众心理”,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以求和他人保持一致。
罗西文章谈到这个“四十多年前”心理学实验,使我想起一个同样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史实: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相隔津轻海峡(也就是日本电影《追捕》中那位主角杜丘被迫铤而走险,驾轻型飞机往南闯过的那个海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达七十公里的海底隧道,也有点“天堑变通途”的味道吧。这么长的隧道,两端皆茫茫不见,隧道中万一出了重大事故怎么办?好在当时日本已经具备相应的科技水平,在隧道中架设了监控系统,在隧道两端安装大屏幕电子报警装置。一旦隧道中“出事”,隧道两端的汽车司机看见大屏幕上的警报,就不会再往隧道里钻了。
1971年的一天,津轻海峡隧道中段发生大火。监控系统立刻报警,隧道两端的大屏幕红灯闪烁,正确显示隧道内发生火灾,严禁汽车进入。
前面的汽车在隧道口停下了,后面的汽车当然立刻排成长龙。可是,等了好久,怎么连一点火灾的影子也没有?不仅没有火焰浓烟,连轻烟和火苗都没有,更没有消防车呼啸而至,周围景物绝佳,一切都静悄悄的。
前面的汽车司机看看手表,已经等了半小时了呀!对,很可能是监控系统出了故障,发生误报。怎么办呢?进去看看?对,试一试吧,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走遍整个地球,这一点恐怕都是不会错的。于是,本州岛这边一辆汽车探头探脑地开进隧道口,接着,第二辆,第三、四、五辆也跟着开进隧道口。几乎同时,北海道那边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前面的车能走,我凭什么呆在这儿当冤大头?于是大大小小的汽车鱼贯而入,都越开越快。
结果可想而知。当来自隧道两端的汽车在距火场不远处发现情况不妙时,大势已去,后面的汽车拥堵严重,根本没法后撤。盛满汽油的大小汽车连续发生爆炸,通风管失效后毒气迅速沿着隧道扩散,很多人不是被烧死而是被毒死的。那一次死了七十多人!在防灾意识强烈、救灾措施周密的日本,在没有发生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的情况下,竟一次有这么多人遇难!
事后日本对津轻海峡隧道的警报系统做了重大改进,但是,是否针对人们的“从众心理”也做了些什么呢?
《辞海》(1999年版)“从众”条:“亦称‘遵从、‘顺从。社会心理学术语。指个人在他人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他人意见的现象。往往出现于个人意见与本群体意见不一致时。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群体的大小、群体的权威性、个人自信心、约束力、个体差异和民族差异等。”——《辞海》当然是极具权威的,但我总觉得“遵从”、“顺从”之类释意不甚妥帖。描绘下属、部众对上司的,或“奴才”、“仆从”、“小厮”、“喽啰”对主子的心态和行为,也许可以用“遵从”、“顺从”,但用以描绘其他很多“从众”现象,就不很恰当。譬如在漫长的极左年代里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字眼——“群众运动”,不仅搞一切政治斗争(从“三反”、“五反”到“四清”、“文革”)靠群众运动,搞一切经济建设(“大跃进”、“大炼钢铁”等等)也靠群众运动,甚至“灭四害”、搞卫生也靠群众运动。有的“群众运动”又被人们称为“运动群众”。反正都有个“众”字。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个“众”往往不是指“群众”,而是指“从众”,指大规模的从众现象,这种“从众现象”固然有自发因素,但更多的是“发动”,是人为的结果,经常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把这种“大规模的”、“经常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性后果”的“从众现象”说成“遵从”、“顺从”,很明显是不贴切的,因为它往往带有“盲目”、“蛮干”、“狂热”、“一哄而起”、“不择手段”、“不考虑后果”等等特点。譬如前文提到的日本津轻海峡隧道事件,一两辆汽车领头,很多汽车便尾随而入,浩浩荡荡,说“很多汽车”司机们的心态和行为是“遵从”、“顺从”,就不确切。但要说是“个人在他人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却是比较恰当的。
腐败现象中的“窝案”,如早先报道的湖南郴州市从市委书记、市长、市纪委书记到副市长几乎“无一幸免”,落马贪官达一百五十八人之多(其实有严重问题的官员远不止此数,只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全抓起来);最近报道的“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原领导班子被‘一锅端,原校长唐运南、原党委书记许剑日前因贪污受贿罪被起诉。而此前该校四名原副校长周怀生、黄日梅、郭林华、方福海等也分别被判‘判三缓三至四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等案例,就与官员们的“从众”心态有关。别人都捞,大家都捞,也没咋的,我不捞白不捞。就像前文说到的津轻海峡隧道事件,别的汽车一辆、两辆开进去了,第三、四、五辆也跟着开进去了,十几辆、几十辆都开进去了,都没咋的,我凭什么当冤大头?
如果一个地方或单位的腐败官员成了“众”,往往会迫使或诱使比较廉洁的官员“从众”,形成大面积深度溃烂并向其他的地方和单位扩散,那是非常危险的。
舆论谈“从众”,近期有增多的趋势。这是好事,可以促使人们检点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反省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看来在多数情况下,“从众”现象的影响和作用是负面的。怎么办呢?罗西文章的标题叫作《与众不同》,文章的结束语也说“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与众不同”——话虽有理,但“与众不同”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做作。就像中老年人染发,大家都把头发染成黑的,你却偏偏染成绿的,算是“与众不同”了,效果却多半不会好的。正确的态度,是事涉法律和道德时不要“从众”,不怕“孤立”,坚持“我心有主”。
【原载2009年4月21日《今晚报·今晚副刊》】
题图 / 装束一致 / 佚名
张 扬
前些日子从《今晚报》上看到罗西的短文《与众不同》,谈到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四十多年前设计的一个心理实验:请几个大学生做实验对象,告之实验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一个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于是他坐在第六个位置上。那五个人其实是阿希的“托儿”。
阿希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线的卡片,让六名大学生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十八次。这些线条长短差异明显,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实验对象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真实验对象开始迷惑了,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还是跟另外五人“保持一致”呢?
据说实验结果证明: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而是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文章指出:前面两部分人所表现出的是“从众心理”,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以求和他人保持一致。
罗西文章谈到这个“四十多年前”心理学实验,使我想起一个同样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史实: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之间相隔津轻海峡(也就是日本电影《追捕》中那位主角杜丘被迫铤而走险,驾轻型飞机往南闯过的那个海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日本在这里修建了一条长达七十公里的海底隧道,也有点“天堑变通途”的味道吧。这么长的隧道,两端皆茫茫不见,隧道中万一出了重大事故怎么办?好在当时日本已经具备相应的科技水平,在隧道中架设了监控系统,在隧道两端安装大屏幕电子报警装置。一旦隧道中“出事”,隧道两端的汽车司机看见大屏幕上的警报,就不会再往隧道里钻了。
1971年的一天,津轻海峡隧道中段发生大火。监控系统立刻报警,隧道两端的大屏幕红灯闪烁,正确显示隧道内发生火灾,严禁汽车进入。
前面的汽车在隧道口停下了,后面的汽车当然立刻排成长龙。可是,等了好久,怎么连一点火灾的影子也没有?不仅没有火焰浓烟,连轻烟和火苗都没有,更没有消防车呼啸而至,周围景物绝佳,一切都静悄悄的。
前面的汽车司机看看手表,已经等了半小时了呀!对,很可能是监控系统出了故障,发生误报。怎么办呢?进去看看?对,试一试吧,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走遍整个地球,这一点恐怕都是不会错的。于是,本州岛这边一辆汽车探头探脑地开进隧道口,接着,第二辆,第三、四、五辆也跟着开进隧道口。几乎同时,北海道那边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前面的车能走,我凭什么呆在这儿当冤大头?于是大大小小的汽车鱼贯而入,都越开越快。
结果可想而知。当来自隧道两端的汽车在距火场不远处发现情况不妙时,大势已去,后面的汽车拥堵严重,根本没法后撤。盛满汽油的大小汽车连续发生爆炸,通风管失效后毒气迅速沿着隧道扩散,很多人不是被烧死而是被毒死的。那一次死了七十多人!在防灾意识强烈、救灾措施周密的日本,在没有发生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的情况下,竟一次有这么多人遇难!
事后日本对津轻海峡隧道的警报系统做了重大改进,但是,是否针对人们的“从众心理”也做了些什么呢?
《辞海》(1999年版)“从众”条:“亦称‘遵从、‘顺从。社会心理学术语。指个人在他人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他人意见的现象。往往出现于个人意见与本群体意见不一致时。影响从众的因素有群体意见的一致程度、群体的大小、群体的权威性、个人自信心、约束力、个体差异和民族差异等。”——《辞海》当然是极具权威的,但我总觉得“遵从”、“顺从”之类释意不甚妥帖。描绘下属、部众对上司的,或“奴才”、“仆从”、“小厮”、“喽啰”对主子的心态和行为,也许可以用“遵从”、“顺从”,但用以描绘其他很多“从众”现象,就不很恰当。譬如在漫长的极左年代里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字眼——“群众运动”,不仅搞一切政治斗争(从“三反”、“五反”到“四清”、“文革”)靠群众运动,搞一切经济建设(“大跃进”、“大炼钢铁”等等)也靠群众运动,甚至“灭四害”、搞卫生也靠群众运动。有的“群众运动”又被人们称为“运动群众”。反正都有个“众”字。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这个“众”往往不是指“群众”,而是指“从众”,指大规模的从众现象,这种“从众现象”固然有自发因素,但更多的是“发动”,是人为的结果,经常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坏性后果。把这种“大规模的”、“经常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性后果”的“从众现象”说成“遵从”、“顺从”,很明显是不贴切的,因为它往往带有“盲目”、“蛮干”、“狂热”、“一哄而起”、“不择手段”、“不考虑后果”等等特点。譬如前文提到的日本津轻海峡隧道事件,一两辆汽车领头,很多汽车便尾随而入,浩浩荡荡,说“很多汽车”司机们的心态和行为是“遵从”、“顺从”,就不确切。但要说是“个人在他人影响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却是比较恰当的。
腐败现象中的“窝案”,如早先报道的湖南郴州市从市委书记、市长、市纪委书记到副市长几乎“无一幸免”,落马贪官达一百五十八人之多(其实有严重问题的官员远不止此数,只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全抓起来);最近报道的“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原领导班子被‘一锅端,原校长唐运南、原党委书记许剑日前因贪污受贿罪被起诉。而此前该校四名原副校长周怀生、黄日梅、郭林华、方福海等也分别被判‘判三缓三至四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等案例,就与官员们的“从众”心态有关。别人都捞,大家都捞,也没咋的,我不捞白不捞。就像前文说到的津轻海峡隧道事件,别的汽车一辆、两辆开进去了,第三、四、五辆也跟着开进去了,十几辆、几十辆都开进去了,都没咋的,我凭什么当冤大头?
如果一个地方或单位的腐败官员成了“众”,往往会迫使或诱使比较廉洁的官员“从众”,形成大面积深度溃烂并向其他的地方和单位扩散,那是非常危险的。
舆论谈“从众”,近期有增多的趋势。这是好事,可以促使人们检点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反省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看来在多数情况下,“从众”现象的影响和作用是负面的。怎么办呢?罗西文章的标题叫作《与众不同》,文章的结束语也说“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与众不同”——话虽有理,但“与众不同”却容易使人认为是做作。就像中老年人染发,大家都把头发染成黑的,你却偏偏染成绿的,算是“与众不同”了,效果却多半不会好的。正确的态度,是事涉法律和道德时不要“从众”,不怕“孤立”,坚持“我心有主”。
【原载2009年4月21日《今晚报·今晚副刊》】
题图 / 装束一致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