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名叫张老硬的伤残功臣

2009-05-14

意林 2009年18期
关键词:眼光残疾人英雄

梅 寒

32年前的一次油库大火,让他定格为英雄。当时,国家也是不惜一切代价来挽救这个钢铁英雄: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调集十几名著名军医,几十名战友的鲜血流进他的血管……7个月后,他的生命总算是保住了,但他成重残却成了不争的事实:全身88%的烧伤面积,8个手指烧掉,腿韧带烧断,双脚最具活力的脚趾烧掉。权威专家断定:“他的人生,将在轮椅上度过,最多活不过35岁。”

国家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像他这样的伤残功臣,国家可以养他一辈子。他躺在环境幽雅的疗养院里,被英雄的光环笼罩,一过就是5年。其实,他可以一直那样过下去。5年后,他却不干了,坚持让人用担架抬着,返回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他的家乡。

然后,有一位敬慕他的姑娘成了他的妻子,然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

妻子很能干,每天都要用自制的手拉车拉着他和孩子下田劳作。把丈夫和孩子放在地头上,让他看着孩子,她去干活。炎炎的烈日下,她挥动着锄头,挥汗如雨。那天,她同往常一样一铁耙耙下去,却听到了孩子揪心的哭叫声。低头看时,浑身裹满泥巴的孩子,正在她的脚底下,胖胖的小屁股上正渗出鲜红的血……孩子不知什么时候爬到她面前,竟然让她一耙耙在了小屁股上。远处的他,睡着了。

妻子扔掉耙子,坐在泥地上,搂着孩子嘤嘤地哭。她没想到,英雄的背后,会是如此艰辛的人生。他也哭了:“我还算是一个什么男人,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养活不了。”

回家后,他把轮椅退给了民政部门,把双拐送给了一位腿脚不灵便的老人,请假肢厂做了高筒皮鞋稳住脚跟,他要站起来,自己走路!

这是对生命的挑战:肌肉已经烧掉,关节严重受损,每天早上起来妻子帮他把脚咯吱咯吱地扳正,每动一下,就是钻心的疼。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无数次地摔倒后,他站了起来。在重度烧伤8年后,他迈出了第一步,也从此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

他对妻子说,自己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妻子就给他买来一群鹅,他赶着鹅,摇摇摆摆地上山下坡,一不小心就从坡上滚下来,压死了两只小鹅,他心疼,却也高兴,他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一无所用的人了。

后来,他第一个捕捉到改革开放的信息,把全村最穷的20多户孤寡、残疾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开荒队”,创办了良种场,向村东140多亩盐碱地进军,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长出了庄稼。他承包了村里连年亏损的砖场,9年时间,上缴税金100多万元……

荣誉再次纷至沓来。他终于以站立的姿态,面向众人。可是这份成功背后的艰辛,只有他和妻子知道。烧伤后遗症时刻像恶魔一样折磨着他。初春和秋末,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会发作,高烧和痢疾一来就是一个多月;盛夏时节,他的身体不能排汗,痛苦不堪,阴雨时,全身骨节疼痛难忍,在劳作过程中,他曾经18次突然休克……

这一切,他都挺过来了。很长时间里,他不仅不要国家报销自己的医药费,还上缴大量税款。他扶助那些孤寡残疾人脱贫,捐款盖教学楼;他创办了自己的洗毛厂,成了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他凭自己的双手,把家里4个子女全部送进了大学……

如今,已经54岁的他,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让人惊奇的是,在他的身上,你几乎再也找不到残疾人的影子:1.78米的个子,总是以军人的姿态走进走出,身材挺拔,眉宇间透着坚毅和自信。

他叫张志东,是曾经轰动一时的钢铁英雄。20多年的风雨历程,他用残缺的双脚,踩出了另一片广阔的人生。熟悉他的人,都已忽略了他的真名,亲切地叫他“张老硬”。

当被问及为什么放着英雄的待遇不去享受,却要挣扎着选择这么艰辛的站立时,张志东一字一句地回答:“因为我不能让人们用那样的眼光看着我!”

那样的眼光,我们应该是熟悉的。当那样一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投给他的目光常常是那样复杂:同情,好奇,鄙夷,嫌弃……正是这份不可忍受,造就了今天的他。如今,再也没有人拿“那样”的眼光看他了。其实,我们真的没有资格拿那样的眼光看着他们,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他们强。

(久久摘自《人生与伴侣》2007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眼光残疾人英雄
英雄犬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心态决定眼光
我骄傲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想着孩子的眼光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