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
2009-05-14钟禾
钟 禾
只有一名法官出庭,另两位为了“创卫”上街捡烟头去了。
——焦作“创卫”被曝作假扰民,评比形式生质疑。
既然敢拆就不怕你们告。
——河南平舆县开发商突拆民居,家具电器骨灰盒一起铲。警察接到报案商小时后才到,且只看不管。
有学者沾沾自喜,声称他能够游刃有余地使用四套话语系统应对我们生存着的世界:学术的、官场的、商场的和江湖的。
——媒体评论说。学界的阵地一旦失守。就难以追求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认定。其结果。必然沦为权力和金钱的俘虏。卑躬屈膝,再难以对这个世界表达独特见解。
一些地方政府要拆一片历史街区的时候,往往不听专家的意见,而只是让专家去论证他们拆历史街区的“正确性”。
——著名作家冯骥才指出,这其实是以工具性的态度对待人文知识分子,而人文知识分子,首要的应该是发挥他们在思想和专业上的智慧和判断,而不是权力的附庸。
与打击报复的恐惧比较起来,许多举报人更害怕举报无人理睬,害怕举报之后一圈圈的公文旅行,害怕作恶者得不到惩治继续作恶。
——有媒体指出,民众举报应该得到更积极的响应。这是激发民众参政热情、切实构建反腐倡廉深沟高垒的必由之路。
所谓“知识经济”,在一些学者眼里,成了知识必须服从经济,假如知识不能成为获利的工具,在他们看来就毫无意义。
——有媒体说,这些学者自甘堕落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知识小贩。向各类研究基金和投资机构叫卖他们的研究计划。他们按照利益机构的指令和时间表,定时、定量地生产着对时代毫无意义的学术观点。
既然国家鼓励创业,政府就应该拿出鼓励的行动,遍布城镇许多角落的地摊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谋生手段,但是,摆地摊这种创业的门槛,在许多地方却居高不下。
——新一期《学习时报》指出,有的城市规矩太多,一个收破烂的也要办十几个证。这样高的门槛,许多人被吓住了,不敢创业了。也不想创业了,长期而普遍的这种现象。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小品《不差钱》是“文艺摇头丸”。
——魏明伦回击赵本山有关“我的作品只考虑快乐”的说法。
六百万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
——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说。
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同胞,扶危济困、匡扶正义,而不能“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瞭望东方周刊》的评论说,“爱国”是个好词。该不该爱国不是一个问题。怎样才是爱国,一些时候却成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