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移民带来的厄运

2009-05-13牛凌云

蓝盾 2009年5期
关键词:乌海市利民书海

牛凌云 狄 艳

2008年8月11日,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有人跳楼了!”上午10点28分,随着呼喊声,一个清瘦的老头从河南省唐河县城建设路东段五交化家属楼六楼窗口跳下,直挺挺地摔在大街上,当场脑浆迸裂,鲜血一地……

当地警方即刻介入,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万元的高考移民非法拘禁大案浮出水面。

高考移民,二本进一本欣喜若狂

2007年3月的一天,河南省唐河县一个建筑公司职工丁建国坐在家中闷闷不乐。妻子王东茹从副食品公司下岗失业不说,又查出患有乳腺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1万多元的外债。省吃俭用把孩子送进了县高中实验班。可马上就要高考了。儿子的成绩却一直不理想,考一本二本院校没有把握,三本院校就业难不说。单昂贵的学费也拿不出来啊。

就在丁建国几近绝望的时候,邻居带来的消息燃起了他的希望。

这天,邻居张同山登门造访:“听说冯校长是你的表叔,我家孩子今年高中毕业,可成绩一直上不去,想让你帮忙求他帮助我儿子办理去内蒙古的高考移民。”丁建国疑惑不解地问:“什么是高考移民?办这个有什么用?”张同山说:“国家对贫困地区的高考录取有分数照顾,内蒙古地区每年录取分数线要比咱们河南省低四五十分。要知道一分压万人啊!”王东茹连忙插话道:“有这等好事?那让咱们的孩子一起办吧。”张同山无奈地说:“我求过冯校长了,人家害怕出事,只给亲戚朋友办,我这才来求你们从中说情的。”

丁建国夫妇当即提着礼物来到冯建中家,央求道:“表叔。听说您正在办理高考移民的事情。咱家小兵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您也操心给一起办了吧,需要多少钱我们砸锅卖铁也不欠您的。”冯建中谨慎地说:“我也是今年刚开始办理,国家对这方面的政策很严格,弄不好要坐牢的,你们可得为我保密。”丁建国夫妇千保证万保证地说了一大堆好话,冯建中才放下心来说:“我一个学生在内蒙古乌海市办高考移民,每人交2.4万元,在乌海市建立学籍档案和户口档案,高考前过去参加考试就行了。”

丁建国夫妇看到自己儿子的事情有了眉目,就又说起了张同山的儿子,冯建中犹豫着最终也答应了下来。

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丁建国夫妇一扫往日心头的阴霾。得知冯建中愿意帮忙后。张同山也异常高兴。对丁建国夫妇千恩万谢了一番,高高兴兴地准备钱去了。

丁建国的家庭经济比较拮据,为了不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夫妻二人分头行动,亲戚朋友借了个遍,终于凑够了给儿子办理高考移民的费用。

满怀着希望的丁建国夫妇来不及喘上一口气,赶快跑到冯建中家,把还没暖热的钱交到了冯建中手中。王东茹看着厚厚的一叠钱。直心疼,不住地对冯建中叮咛:“表叔啊,孩子的事就托付给您老了,俺全家一辈子也感谢不完您的大恩大德!”

转眼到了5月底,望眼欲穿的丁建国夫妇终于等到了冯建中的电话,让丁小兵动身去内蒙古参加高考。6月,丁小兵等5个高考移民学生在内蒙古顺利地参加了高考。

在惶惶不安的等待中,高考分数终于出来了。在内蒙古参加高考的丁小兵考了560多分,这个分数在河南省二本院校也不够。丁建国夫妇喜滋滋地来到冯建中家,冯建中告诉他们说:“学生的考分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你们耐心再等待几天,马上就有录取结果了。”

不久,内蒙古方面转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让这些学子狂喜不已!丁小兵被一本院校西南一个大学录取,其他3名学生也被一本院校录取,还有一名学生被重点院校录取。兴奋之余,5名学生家长相约一起来到冯家道谢,并且轮流宴请恩人冯建中。

高考移民,忽悠了多少家庭

冯建中,现年53岁,因为身体原因从一所重点小学副校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30多年的时光都献给了光荣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育得桃李满天下。同事说他是个老黄牛,学生们说他是个好老师,他也年年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模范教师,因为自己有一个身患痴呆症的儿子,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虽然工作了30多年。做教师收入固定,工资在当地也不算低,仍然一贫如洗,加上妻子从医院也退了休。家中经济更为捉襟见肘。

人在家中坐,天上也真的能有馅饼掉下来。

2007年2月的一天,冯建中在街上碰到自己的学生郭利民,郭利民硬拉着老师找个饭馆喝几杯。对于郭利民,冯建中印象再深刻不过了:上学时脑袋瓜儿灵活,可就是不好好学习,歪门邪道的事情没少做。本来冯建中不想和他多说话,但是又碍于师生面子只得跟随郭利民来到一家小饭馆。

当郭利民得知冯建中的苦闷后,建议冯建中利用自己门路广、人缘好的优势办理高考移民的事情。他说:“我帮一个亲戚的孩子到内蒙古参加高考,本来在河南只能上三本,到内蒙古后却考了个重点,亲戚感谢我给了3万元钱,除去花费,我还净赚了1万多!”

“高考移民,国家对这方面的政策很严格,我不能做违背政策的事情。”做了30多年教师的冯建中一口回绝。

郭利民进一步劝道!“您是我的老师,再说您现在家庭又这么困难,我是真心帮助您才找您的。我在内蒙古方面的关系很硬,您只管联系到学生。其他事情我具体操作,联系到一个学生给您百分之四十的提成。一个学生您就可以拿快一万元啦!”

“一个学生就能拿一万元钱啊!有了钱就可以好好给儿子治病。”想到这里,冯建中狠狠心说,“中,但你可得把事情办好了,要不我这老脸可没地方搁。”

郭利民拍着胸脯说:“请老师一百个放心,我从不做没把握的事。”随后,郭利民又带冯建中到那个亲戚家证实了事情的真实性。

一生谨小慎微的冯建中,虽然相信了学生郭利民的话。可他除了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办理外,其他的一概不办。2007年他只帮助介绍了5个学生办理了高考移民。拿到了近5万元的介绍费。

“成绩不理想没关系,只要到内蒙古就能上理想的大学!”2007年9月新学期一开学,冯建中办理去内蒙古的高考移民全部被录取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唐河县迅速传播开来,许多学生和家长在羡慕的同时,纷纷托关系央求冯建中帮助办理高考移民。在那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眼里,冯建中仿佛就是大救星。但是谨慎的冯建中从不轻易答应。

在冯建中这里无法走通,人们就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了成功实现高者移民的五个学生家长。

裴超和冯建中家是多年的世交,他的女儿学习成绩一般,通过冯建中办理高考移民,顺利地考入东北一所一本院校。众多学生家长在冯建中这里碰壁,就提着礼品央求裴超从中撮合,从来没被人看起的裴超看着这么多人来求自己。心里舒坦极了,便爽快地答应下来。通过裴超介绍,冯建中勉强答应帮忙办理,裴超就把收到的11个学生的28.6万元现金交给了冯建中,冯建中也写下了收到裴超现金28.6万元的收条。

虽然冯建中没有全部亲自出面,但是通过几名学生家长和亲戚朋友的穿针引线,到2008年2月,冯建中

办理的高考移民学生竟然达到70多人。后来,冯建中把价格由2.6万元提高到3万元,可来求冯建中的人仍然络绎不绝。

2008年高考前夕,冯建中计算了一下,除去给郭利民打点内蒙古方面的费用外,每个学生留下提成百分之四十。就是近百万元。如此丰厚的“利润”,让做了一辈子教师的冯建中喜出望外,乐滋滋地合不拢嘴,这下自己孩子的病有救了,后半生的生活再也不用发愁了。

正当冯建中为自己找到了致富门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厄运也悄悄地降临了。

家长绑架校长,诱发一地血腥

2008年的高考一天天临近,正当冯建中为高考移民的事情紧锣密鼓地奔走忙碌时,一场意外的变故。将事情引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俗话说,怕处有鬼,痒处有虱。从2008年4月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陆续接到有关高考移民的举报信。经过调查,在2007年本科各批次录取中均存在高考移民问题。经过各部门严格审查,确定20名已经被录取的学生为高考移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与他们被录取的学校联系。取消了这20名考生的录取资格。

2008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发布规定:自2008年起,父母户口不在内蒙古,截至2008年4月11日前。考生本人户口迁入内蒙古并在内蒙古实际接受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等高级中等教育不满两年的。一律不得在内蒙古参加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接着,内蒙古自治区开始了严厉打击高考移民专项活动,清查2008年的高考移民,依法取消了高考移民或者涉嫌高考移民的4500名考生的资格,其中就包括冯建中和郭利民介绍到内蒙古的唐河县学生,

被取消录取资格的学生陆续被家长接回了唐河,那些曾经在内蒙古参加了高考的学生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录取资格被取消。2008年肯定是上不了大学了,就算在内蒙古复读,但到明年他们在内蒙古接受中等教育的时间还是不够两年,按照规定还是不能在内蒙古参加高考。由于户口已经迁到了内蒙古。他们也不能在河南省参加高考。

学生家长们纷纷感觉上当受骗了,无处可发泄的学生家长们把这一切都迁怒于冯建中,在没有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便纷纷到冯建中家讨要中介费用。先来的学生家长都如数拿走了各自所拿出的费用。但是冯建中所得的提成很大一部分还没有到手,再加上自己打点关系已经花去了不少钱,他再也没有能力偿还那么多的债务了。他只好给郭利民打电话,让郭利民想法子。可郭利民的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接着。一拨拨的学生家长踏破了冯建中的家门,平静的家庭生活彻底被打破了,他整天在惶恐之中度日。

2008年7月24日,裴超从建筑工地上直接来到冯建中的家里。满脚石灰水泥。一脸灰土。冯建中看到他这架势,赶紧让座,可裴超就是不坐,不善言辞的他流着泪对冯建中说:“孩子正在上大学,查出来是高考移民被勒令退学,她不吃也不喝,天天在家里暗暗流泪,我可怎么办呢?”看着裴超那布满裂口的双手,冯建中的心在颤抖,像这样一个建筑队的小工。一年不吃不喝也不过几千块钱的收入,那2万多元是几年的收入啊!而自己手里是实在拿不出钱了,他不忍地说:“兄弟,我实在拿不出钱了,等我缓过劲来,谁的不给我也要先给你!”裴超嘴唇微微抖动了几下,说:“冯校长,钱……钱……那全是借的,人家都在催了,孩子在家也愁出病来了……”话没说完,裴超的泪水又滚落下来。

2008年8月3日,学生家长黄保才来到冯建中家门前,把大门捶得“当当”响,冯建中小心翼翼地将其迎接进家里。黄保才指着冯建中的鼻子破口大骂,冯建中又是赔不是又是保证,答应尽快还钱。但对方依旧不甘罢休,恼火地说:“钱算什么,我家孩子的前途谁负责,办不好事情就别给人家办,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也不嫌丢人现眼。如今落了个骗子的名声。看你还怎么有脸活在世上。”黄保才一直闹腾到深夜。

2008年8月4日一大早,丁建国因为给冯建中介绍了10多个学生,担心冯建中无法退钱给学生家长,也来找冯建中。冯建中再也坐不住了,当天就和丁建国乘车出发,第二天到了内蒙古乌海市,想找郭利民讨要回学生给的钱。当他们找到郭利民家时,才从郭利民妻子那里知道,郭利民因为办理高考移民事发,已经在7月中旬被批捕入狱了。听到这个消息。冯建中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丁建国见拿不到钱。就给学生家长陈书海打电话,让陈书海多带几个人到内蒙古乌海市。8月6日,陈书海带着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同学和丁建国的儿子一起来到乌海市,住在喜来登宾馆。在宾馆里,丁建国和陈书海轮番看着冯建中。由于在这里实在拿不到钱,就办理了一张银行卡,让冯给妻子打电话。叫其妻子往卡里打16万元。可冯的妻子实在凑不出钱来,只往卡上打了2万元。没办法。丁建国只好让冯建中写下欠条。8月9日,丁建国等5人强行将冯建中从内蒙古乌海市带回唐河。到达唐河已是次日晚上11点多,几人吃过饭后,丁建国等人把冯建中拘禁在陈书海家中。

8月11日,丁建国、陈书海等人轮番催促冯建中还钱。在他们的轮番轰炸下,冯建中心乱如麻。他愧疚,他沮丧,觉得自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满头不停冒汗。不停地去阳台吐痰,嘴中不停地喃喃自语:“我对不起那些孩子,我对不起那些孩子……”

上午10点28分,冯建中见他们放松了警惕,一跃而起,从六楼窗口跳下。直挺挺地落在坚硬的水泥地上……

当天,丁建国、陈书海到派出所投案自首。2008年9月12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拘禁罪对丁建国、陈书海批准逮捕。

(责编:吴为)

猜你喜欢

乌海市利民书海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乌海市2020年6月18—19日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书海畅游
看水 听涛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乌海市空气质量分析
Taboos and English Learning
漫画
徙木立信(上)
我们是书海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