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农民面对的问题谈农村发展对策

2009-05-13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和谐小康农民

白 英 孙 胜

【摘要】 本文从农民面对的5方面主要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指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对策,为农民早日奔小康指明方向。

【关键词】 农民 对策 和谐 小康

中国13亿人口,9亿农民,中国的许多现实问题,都与农民问题直接相关。中国农民问题,关系到中国全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消除城乡差别,提高全民素质,这些极其重大的课题,不跨越农民问题这个门槛,都无法实现。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中国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将中国建设成为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1.中国农民面对的问题

1.1收入问题

农民收入不仅在于钱少,更在于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5年,城市人口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口的1.89倍;到2003年,则扩大到3.1倍。中西部相当部分农民收入尚不及城市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是当前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1.2权益问题

农民的权利,从一生下来,就不如市民。中国的户籍制度,实际上是“一国两制”,农民和市民在制度上就不平等。千千万万的农民,子子孙孙,祖祖辈辈,由于天生的身份,不得不在农村耕种那块土地。为了不当农民,离开落后的农村,农民的孩子往往拼命读书,祈求考上大学。

中国的社会资源、社会福利,绝大部分属于“城里人”。如,我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享有公费医疗的市民,无病乱拿药,造成浪费;而自费医疗的农民,常常是有病看不起,还有,市民补贴各种各样,下了岗有失业保障金,退了休有退休金;而农民只能靠“养儿防老”,除了微薄的劳动收入,没有什么额外的经济来源。

农民和市民,生活环境天壤之别。文化生活匮乏,偏远山区的农民早上扛锄头上山,下午又扛锄头下山,一家人吃完饭就在屋前傻坐着等着天黑,天黑了就上床睡觉,一年四季都一样。农民权受收到侵害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其中,政府侵权也不乏实例,一些地方政府征用土地时,给农民的补偿一亩只有3万元,最高不超过6万元;而政府把征来的土地稍加整理,用几十万一亩的高价卖出。

1.3就业问题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统计,我国农业劳动力的30%,属于剩余劳动力。目前,全国农村的潜在剩余劳动力仍然高达1.5亿人。问题在于农民的就业,没有像市民那样受到重视,基本上是有亲靠亲,无亲投友,大多数是盲目流动,有时打完工却为索要区区的血汗钱费尽周折,忍受许多无奈。

缺乏专业技能是农民就业的主要障碍。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在4.5亿的农村劳动力中,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劳动力占38%,接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力比率只占9%,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劳动力就更少了。

1.4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近70%的人口在农村,可在农村的学校只有10%。农民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市民。中国的文盲半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中小学教育基本是国家投资;农村中小学教育基本是以摊派方式由农民自己负担。一些大学招生时还要求农村考生的分数高于城市考生。在农村,不少家庭负担不起子女上高中的学杂费。

城市的中小学已经普及英语、计算机教育。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多数小学和初中连运行经费都难以保障,教学条件简陋,合格教师短缺。统计调查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小学和初中学生的人均经费,是农村小学的初中学生的3倍之多。

1.5组织问题

组织问题的提出,是因为农民自耕自种,一盘散沙,没有组织。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是最缺乏组织的。中国农民依然是个体农民。一家一户,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少农村,农民对“责任田”没有责任心,不再积肥种田,化肥越用越多,土壤退化严重。一家一户一块地,土地的“休养生息”无从谈起,科学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建设现代化农业只能纸上谈兵。无组织、无约束、无出路、是千百万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而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大多不能承担农民组织者的角色,而是由于乱收费、乱摊派、不作为,往往成为农民的对立面。许多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另外,工人有工会,而农民则没有自己的代言组织。

2.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2.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核心内容就是农民增收。诸多措施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以及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由此,全国农民2004年直接受益451亿元,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广大农民不仅“减负增收”、“种粮增收”,而且由于粮价上涨,实现了“增产增收”。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中央把农民增收放在心上,坚持“多予、少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的中共中央1号文件,主题依然是“三农”,强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全国至少有25个省市区已经宣布免征农业税。

政策确实带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是,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况且,减免税费,种粮补贴,总体数字不小,而平均给一家一户,分摊到农民个人,则如“天女散花”,让人温饱有加,谋求发展依旧力不从心。问题在于,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

2.2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民的创举。这一伟大实践,对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劳动力,乃至缩小城乡差别等,都具有深远意义。这几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农民进城就业正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国务院总理带头帮助打工农民追讨工钱,促进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的改善,为农民工赢得合法权益奠定了政治保障。2004年,中央政府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部署并督促检查。经过劳动保障和建设等部门的努力,2004年的农民工工资大都能够得到及时偿付,并且基本解决了建设领域2003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一些地方取消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加强了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还开展了有组织的劳务输出。

不过,农民进城就业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无论是管理服务制度的建设,还是职业介绍和培训等,都不能满足上亿农民进城就业的需要。实际上,对许多进城农民来说,还谈不上“就业”,只能说是“打工”,其农民本色没有发生变化。

2.3加大国家财政的支农力度

这几年,中央财政加大了支持“三农”的力度。2004年,国家拿出100多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向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超过500亿元。中央财政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社会事业的扶持,如,2004年秋季入学后,中央财政拿出8.7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免除困难学生的课本费,深受农民欢迎。2005年,国家财政拨款227亿元, 1600万贫困生将免交书费杂费。总体上看,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还很不够,对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国家财政的支农资金与投入城市的资金相去甚远。

2.4推进农村事业的各项改革

推进农村事业的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农民权益保护机制,这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很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在进行之中。在农村推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到6800万农村人口,共筹集到基金31亿元。但是,这种新型合作医疗还没有形成制度,目前还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互助机制。

3.解决农民问题及农村发展的对策

3.1实现党和政府工作重心向农村地区转移

中国发展的最大潜力在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在农村。如果中国共产党人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中国农民成为知识农民,那必将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崛起。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核心,因为,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建设的主人。党和政府意识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并列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问题在于“重中之重”的力度还不够,行动还不够。重要的是,必须实现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向农村地区转移,而且是从思想上、战略上、行动上的“大转移”。这种转移,不是一般之重视,而是改变失衡的城乡天平,在制定政策、资金投入、人才流动、科技进步、教育普及等方面,人面向农村地区倾斜。

“大转移”,需要大思路、大政策、大手笔。这就是着眼于中国的长远未来,改变城乡畸形发展态势,革除一切不合理的政策法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资金,以支持和救助亟待哺育的农村和农民。农村缺钱,农民没钱,农产品不值钱,这是“三农”问题的突出表现。因此,政府要下决心向农村注入资金,由此带动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一篇大文章。这需要,进一步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更大幅度地向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重点保证农村教育、农民就业、农业生产、乡村基本建设的资金投入。如果国家大规模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从出工出力中挣到钱,既可吸纳农民就业,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并为消除城乡差别奠基。

3.2以人为本,率先从制度上消除“城乡差别”

如果说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还是遥远的梦想,那么,解决农民身份问题,让农民与市民享受户籍制度上的平等,则是可以率先做到的。农民、市民,同为中国居民。农民只因出身贫寒,难以改变人生轨迹。因此,应当彻底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规定,颁发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证。允许享有公民权的所有中国居民,在其有固定工作或生活来源的城乡成为合法居民。农民在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不再受到因户口不同而带来的各种歧视。

多少年来,农民就是农民,工人就是工人。今天,农民可以进城,与工人一起,劳作于工厂车间。这是一种社会进步。既然同工就应同酬。农民进城务工,只要找到了固定工作,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员,就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就应与市民一视同仁,与工人同工同酬。这应当成为普遍遵守的人力价值原则。当务之急是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用工市场,改变农民工的“临时工”状态,政府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

3.3城市反哺农村,工农联姻兴农

中国的城乡差别差距,不仅是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之差,而是时代之差、新旧之差。正如外国有人形容的那样,今天的中国,城市像欧美,农村如非洲。的确,进城与进村的感觉,仅是道路就差别明显:城市的马路越来越宽,农村的道路泥泞不堪。消除天地之别的城乡差别,虽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也必须只争朝夕,并且采取坚定不移的战略行动。这就是,通过最鲜明、最动人、最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让城市的人力、资金、技术、文化、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实现“城市进军农村”的伟大征程。

现在,人们只是看到了农民进城的积极作用。无疑,农民走向城市,谋取职业,挣钱养家,是一条正确道路。但是,这只是一条路,而且不是根本消除城乡差别之路。因为,农村有文化、有知识、有技能、有体力的人都进了城市,农村留下的几乎是老人、妇女、儿童,这不仅产生了社会问题,影响到农业的增产增效,而且制约着农村的建设和社会进步。

城市反哺农村,不仅是“人流”,还有“物流”。所谓“物流”,就是工业对接农业,企业“联姻”农村。通过国家投资,或特殊激励政策,让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到乡镇办厂,就地吸纳更多农民就业。激励城市的大企业,乃至跨国集团,勇于嫁接农业,投资农业,承包土地,以造就现代化的大市场,培育中国农业的大企业集团。同时,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更应当从城市的高墙大院中走出来,到农村去寻找更切实际的发展。

3.4全面推进农民知识化

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改造农民,全面推进农民知识化,不仅是一条造福农民之路,而且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进步的系统工程。外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哈比森和丹尼森等人的研究表明,投资教育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国民收入,大于投资于水坝、公路、工厂和其他有形资本品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国民收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对200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320多个县的2万多户农民观察调研数据揭示,农户收入水平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与文化程度也成正比。

3.4.1国家包办农村义务教育

现在,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4年,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儿童因学杂费失学现象仍很严重。因此,建议政府包办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课本费,让农民享受必须的公共教育,为彻底扫除农村文盲创造条件。对农村办学条件进行普查,政府出资改造不合格学校,安排大专院校对农村教师队伍进行培训。

3.4.2普及农业技术知识,使农民不当“农盲”

农村的孩子,上学就是为了升学,上高中更是为了考大学。可是,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还要继续当农民,他们虽然不再是文盲,但依然是“农盲”,不懂科学种田。据有关部门统计,这部分人每年大约有1100万,潜能虽然很大,但实践能力缺乏,劳动力资源发挥作用不够。因此,应当拓展“新农民”接受再教育的途径,一是让初高中毕业的农村青年就地继续学习,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二是调动各类农业院校对“新农民开展培训工作”。另外,通过科技下乡活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知识。

3.4.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择业本领

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虽然阵容庞大,但依然是弱势群体。缺乏职业技能是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工资、转变身份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类培训机制,使最广大的农民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劳动者。如吸引初高中毕业生进入技校学习;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培训;通过政府投入减免培训学费负担等。浙江省由政府出资,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提高了农民就业的竞争力。

推进农民知识化,是精神基础设施建设,是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村发展和国家兴盛之路。对于农村地区,如果忽视教育投入,只讲农民增加收入,农民生活会温饱有加,但农村现代化却难以实现。况且,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民,即使有了钱也不过是用于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人。造就高素质的人,关键在教育。

3.5走农民组织化之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贫困时代的产物,是温饱型经济模式,是典型的小农生产。一家一户的生产,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小生产与大市场格格不入。我们不应讳言改变这种生产方式,走出一条规模型、现代化、大生产的农民组织化之路。

纵观中国和世界的农业生产实践,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农业企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行为组织方式先进,生产社会化程度高。

农民如何组织?中国和外国都有各种各样的创新。日本的农协,就发挥了组织农民的作用。韩国的经验是,通过农协架起农民与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之间的桥梁。我国一些地方由农民自发成立的“经济联合体”,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之路,促进了产业水平、科技含量、产品标准的提高。有的乡村沿用集体生产模式也取得了成功。

实现农民组织化,不能完全靠市场、靠农民自主,因为,无资金、无技术、无信息的“三无”农民,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自主联合也是一片茫然。因此,政府不能置身事外。对于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经济组织,应予大力培植,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入股,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地出地,建立农民自己的股份公司,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国家给以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通过农村干部实现农民组织化,也是一条可选择的现实之路。但是,要让有知识、有能力、有服务精神的人当干部。村级和乡级人员,不能坐享农民养活,而要通过为农民办实事养活自己。大中国,需要大农业,大农业,必须大合作。组织起来,走向合作,是改变农民弱势地位、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国辉等.调动农民自我投入积极性推进新农村科普工作[J] 科协论坛,2009(3):46—48.

[2]王东京.中国经济观察2004年卷第一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47—159

[3]甄若宏等.构建促农增收的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2):125—132.

[4]王东京.中国经济观察2004年卷第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45—152.

[5]王东京.中国经济观察2005年卷第一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65—73.

白英 (1973—),女,吉林公主岭人,主要从事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孙胜 (1971—),男,吉林公主岭人,吉林省公主岭市十屋镇经管站站长,主要从事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和谐小康农民
我家的小康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我家的小康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