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 布局下一个黄金十年
2009-05-13胡英
胡英
图注刘积仁认为,未来10年是中国软件服务业的黄金10年。
未来10年,中国信息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对中国的软件服务业来说,未来是黄金10年。而东软将抓住历史机遇,反周期布局未来10年。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开始迎来信息化的起步时期;2009年,历史又开始惊人地相似,全球大规模金融危机同样进入尾声,中国信息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对于中国软件服务业来说,未来是黄金10年。”11月6日,在“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09”上,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在主题演讲中这样论断。
过去十年
中国信息化起步期
“我们可以用创新、融合两个词总结过去10年中国的信息化历程。”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介绍。10年前的信息化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然而。今天,信息化已经与各个行业的业务融为一体,我们用一卡通就可以到不同的银行取钱甚至透支,可以在网络上找政府办事,可以在家里直接在网上办保险……正是IT与业务的不断融合,才能达到今天的信息化程度。
国家工商总局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晓东结合工商局的业务,谈到了创新和融合对工商局业务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他认为,信息化应该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是IT与业务融合的关系,不能仅仅将IT技术作为业务的基础。“有了这种创新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将技术与工商行政管理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昌荣介绍,“保险公司的信息化进程是从支持业务开始的,最早是将业务集中起来做一个IT系统平台,随后不断将新的业务融合进这一平台中。”13年来,泰康人寿的每一步创新都离不开信息化对战略的重要支持作用。
卢朝霞介绍,东软成立的18年,也是不断在技术、服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的历史,是不断地与客户、合作伙伴进行融合的历史。
此外,创新和融合还体现在技术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架构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上。 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一平介绍,过去10年,IT技术经历了飞速发展,从动态架构向云架构转变。当架构发生改变时,企业的商业模式必然也会发生本质的改变,我们正处在这种改变的前夜。
未来十年
信息化黄金十年
刘积仁介绍,经过前10年用户和企业的共同成长,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基础架构的广泛部署,中国信息化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行业为了在信息化平台上融入更多的业务,需要更多的软件技术支撑以及新的商业服务。
胡昌荣向与会者介绍了保险行业未来信息化的需求:未来,保险行业将进入信息化引领业务发展的阶段。“到我们孩子那一辈,基本上就会是在互联网上做保险交易,那时可以准确地看出用户的养老需求、理财需求、健康需求等,然后我们将沿着这些需求,构建IT服务系统,未来的金融企业或保险业与信息会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IBM全球增长市场合作伙伴部中小企业总监蔡世民从IBM倡导的“智慧的地球”角度分析,未来的黄金10年,要实现智慧的地球,需要各个行业都开发出适合各自需求的新软件。
《计算机世界》报社总编孙定用“刺激”两个字形容未来的10年,他认为,从经济总量来说,未来中国毫无悬念地将超日逼美,变成世界经济第二强国,各种信息化项目将层出不穷,中国市场空间巨大。
然而,在这样巨大的市场面前,并非每家软件供应商都能成为胜利者。因为,市场对开发者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徐晓东从政府用户的角度提出,希望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两个能力: 第一是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应该具有跟踪世界IT最新技术潮流的能力,具备长久稳定发展的能力; 第二是软实力,能比用户更懂得业务。
东软集团
提前布局走向世界
未来软件市场的巨大机会,以及软件业将面临的艰难挑战,让东软集团很早就开始布局未来战略。
刘积仁介绍,作为软件企业,必须反周期思考和布局,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别人在做软件产品时,东软在做解决方案; 当别人在做国内系统集成时,东软在做外包;当别人都做外包时,东软在创新解决方案; 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别人可能在哀叹,而东软则在全球进行收购。”正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东软业务还逆势上扬了30%,并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巨大丰收。
今年,东软开始了全方位地向海外扩张的步伐。在加大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还成立了欧洲公司,在墨西哥建立了分支机构,并成功收购了芬兰SESCA 旗下的3家子公司,以提升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软件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同时,刘积仁还透露,在明年初,东软还要完成在加拿大、美国当地交付中心和顾问咨询体系的设计,并开始向全球招聘职业经理人,全方位转变成一个国际性大公司。
面向未来,刘积仁非常有信心,东软集团要在未来10年实现三大目标: 第一是在中国的解决方案市场中牢牢占领领先地位; 第二是成为世界领先的嵌入式软件与产品工程解决方案提供者; 第三是在离岸外包业务方面成为中国拥有最大市场份额和最受客户信赖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