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起直追 超常发展

2009-05-12施志胜

云南教育·视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欠发达职教机制

施志胜

一个民族众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边疆地区如何又好又快地发展教育事业?近几年的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到后发之“发”,实现按照常规难以达到的跨越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必由之路。

时下,讲到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时常说一句话,“后发优势”。欠发达即是落后,既是处于劣势,优势从何而来,有何优势可言?这里所谓“优势”,其实就是指后发者可以趋利避害,充分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少犯或不犯错误,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少走或不走弯路,更不要弄到去走回头路。这样,事业发展就可以争取多走直路,甚至找到一些捷径,在较短的时间内办成别人用较长时间才能办到的事。相对而言,速度和质量显然就提高了。这就实现了与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发展不同的阶段性跨越,或说超常规发展。

欠发达地区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长期难以发展。因为发展是要有条件的。大而言之,要发展,既要有发展的思想认识,又要有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长期落后,这两方面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都很欠缺。一是思想认识,在落后状况下,思想认识往往容易封闭保守。思想一保守,就不敢奢望发展,仿佛天生一副落后状,或者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或者坐等支援。二是物质基础,在落后状况下,物质条件无疑贫瘠简陋。庞大的基础建设与资金需求矛盾突出,小修小补又难成气候。越是落后越难发展,越难发展越是落后。

欠发达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发”。后发要真发、实发,而不能光说不练,或是盘马弯弓,引而不发,只摆一个架式。

教育基础与内地一直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实力也远远不如内地的边疆民族地区究竟能不能尽快缩小与内地的既有差距呢?应该说,这是可能的。临沧市地处云南与缅甸接壤的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近几年来,我们在中央、省的帮助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进行改革发展,连续4年在全省考评中获一等奖。2008年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2005年到200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3.96%提高到41.63%;普高与中职在校生比例从1∶0.48提高到1∶1.01;高考总上线率从45.7%提高到74.27%。为了推进“普九”和职教发展,我们一直在全市各县、区坚持推行渗透职教内容的农村综合初中。这类综合初中常年招生,下沉办学,大量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群众广泛欢迎,为职教由衰转盛夯实了基础。为了突破高中“瓶颈”,解决资金匮乏问题,我们对位于市中心扩建无地的市一中采取BT和BOT模式易地新建。即新的市一中由商家垫资兴建,政府分期拨付;学校后勤设施由商家建设和经营,40年后交回学校。这样,一所投资3亿元,可容纳4 000名学生的崭新的现代化中学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事实说明,欠发达地区奋发努力,改革创新,可以发展得更好更快,可以实现超常规发展。回顾近几年临沧市的教育发展之路,笔者认为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应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认识要领先。欠发达地区的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在困难条件下振兴教育事业的责任,主动为自己加压,增强紧迫感。一方面,现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十分关心、支持,办学条件比之过去有了极大改变,也就是说,无论内地还是边疆,都面临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有利的形势。此时不拼力而发,何时才是时机?另一方面,形势的有利对大家都是一样的,各地都在扬鞭催马、紧赶急进,如果落后地区不抓住时机争取实现超常规发展,与内地的差距不但不能缩小,反而还会进一步扩大。实际也是,迟发力不如早发力,小发力不如大发力。思想认识敢于领先,行动才会得力。

其次,改革要突破。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特别是超常规发展,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对于发展的重要性,远远甚于内地。可以说,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体现发展的速度和进度。改革并非盲动,改革是为了科学发展。因此,改革要以分析论证作为基础,使其科学、理性。要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充分吸纳和借鉴别人成功的、于己有利的经验,敢于把别人的好办法拿来为己所用。同时,改革应当具有突破意义。在积极学习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努力探索本地没有、外地尚无的发展模式和途径,敢于突破框框,敢于创新做法,敢于在鲜有人迹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脚印。能够省时、省力、省钱、取得较大成效的做法,往往就是捷径之所在。反之,耗时、耗力、耗财而成效不大的做法,往往就是流弊之所积。因此,讲改革、讲突破、讲创新,要善于审视眼下,理清积习、积弊,从习惯了的、问题大的、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入手,加强改革举措的针对性。

第三,机制要创新。机制是工作和发展的保障。有效的机制能够聚合发展要素,激发出加快发展的潜能。机制的活力在于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改进、改变和创新,而不是一成不变、定势依旧。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通过创新赋予机制生机与活力,保障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甚至变成束缚。随着改革的深入,机制僵化对发展的阻滞日益明显。深化改革,势必触及机制的变革,这已经成为欲求大发展者不可回避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没有机制创新,就没有大发展,更没有超常规发展。机制创新,关键是要建立能够激励确保发展加快、效益提高、群众满意的工作模式,营造以人为本、超常规发展的局面。

◇责任编辑矣 勇◇

猜你喜欢

欠发达职教机制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浅析欠发达地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欠发达地区的认知重构:一个分析框架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