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09-05-12杨德荣

消费导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优化教学

杨德荣

[摘 要]怎样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首先,要求在课堂上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其次,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优化学生的心里素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 优化

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优化学生的心里素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首先,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杜勃罗留波夫说:“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教材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乎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以培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独立思考的人。”爱因斯坦也说过:“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前发展就不可想象。”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课题能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社会职责。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把课文讲深讲透,不惜为学生大力地包办,详尽地讲述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提示,新词解释,练习解答等,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这实质上是以教师的认识结果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约束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常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属“传授接受”的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只让学生懂得是什么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什么。为此,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为主动求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求知,颠倒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中,应处于主导的位置上,成为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桥梁。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把握讨论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研究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讨论活动的始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要多鼓励,多肯定,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训练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课堂上,教师把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或相互切磋,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

其次,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优化学生的心里素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可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歌德也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有兴趣就有学习的潜力。一旦我们的语文课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迸发出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怎样优化学生的心里素质呢?

一、营造气氛,以质疑解疑起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最佳结合就体现在“质疑”和“解疑”的结合上。教师在质疑,解疑上营造氛围,让学生思考求疑,创造性的解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学生主动“疑”时,固然可喜。但若难以“疑”时,教者亦可引“疑”。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文中起关键作用的中心句:“云就象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再引导质疑:你读了这个句子,你认为本句与课题及全文有什么关系?本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句中“招牌”这个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在层层深入的质疑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的方法,自己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得到了充分调动和发挥。

当然,“疑”绝不是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而是从不同方位辐射、透视问题的全部,让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去寻找更新的办法,提出新鲜的见解,从而取得创造性的成就。

二、创造情境,以审美起兴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再现富春江两岸美丽的风光,把学生引入风光优美的情境中,让每位学生产生好奇之情,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因好奇和对文章的喜爱,而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中。

三、品味语言,以意蕴起兴

品味语言就是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及蕴含的“言外之意”进行揣摩、咀嚼、体味。语文课文中的语言各具特色:或生动活泼、或幽默风趣、或持重含蓄、或优美细腻等教师如能够在课堂上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玩赏、体味课文意蕴,就能激发学生洞照、挖掘文章深层意味的兴趣。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在创造能力,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堂教学里教语文的最终目标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了达到叶老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目标,其关键在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广大同仁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新课标要求努力构建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心里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优化教学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