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挑战与作为

2009-05-12张晓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教育

张晓黎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高校艺术教育在人的培养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高校艺术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鉴赏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来培养健全的人、健康的人、和谐的人、高尚的人、创新的人、具有审美情趣的人。

1.培养健全的人

1999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标志着国家正式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美育正式从德育的范畴里脱离出来,说明了它具有德育无法涵盖的特殊作用。这种特殊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近些年,大学生群体不断发生一些恶性事件,如残害动物、戕害同学和老师等,从反面印证了情感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懂爱,不懂感恩,缺乏欣赏,多多少少地存在于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学是他们迈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果在这个环节上放任这种情感畸形的状况存在,将会失去对他们的心灵进行系统塑造的最后一个机会。艺术教育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丰富、积极的情感。

2.培养心理健康的人

艺术在保持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艺术活动蕴涵着心理治疗的功能。在人类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畏惧、崇拜,通过壁画、巫术(舞蹈、音乐)等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恐惧、愤怒、悲伤、欢乐、热爱等情绪得以释放。我国古代的人们已经认识到音乐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并加以运用。西方在很早的时候对音乐的治疗作用也有明确的认识和应用。20世纪以来,艺术活动所具有的抚慰和保健作用被广大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工作者认可和运用,各种门类的艺术治疗方法如音乐治疗、美术治疗、舞蹈治疗、戏剧治疗等在心理治疗领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通过艺术欣赏或创作活动去疏导、化解甚至治疗大学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保持其心理健康,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功能。

3.培养和谐的人

艺术教育促进人内心的和谐。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艺术作用于人的精神,可以直接到达人的内心世界。艺术活动作为人类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方式,有助于维护人的精神和谐,帮助人们内心达到宁静和平的状态。

艺术教育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艺术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具有重要的沟通价值。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人类彼此沟通和理解,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长期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已经带来了日渐凸显的严重后果。艺术所传达的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热爱,将有利于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深植入年轻一代的心灵。

4.培养高尚的人

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艺术与真、善、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都有净化心灵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认同和追求,是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有效途径。艺术还有助于人们跳出狭隘的时空和视野局限,从功利性的情感中升华,建立起超越世俗的理想人生情怀。

5.培养创新的人

现代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艺术创作和欣赏使人的思维处于跳跃和发散的状态,变得更为灵活和敏捷,更有想象力。审美体验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人的心理会在这种自由状态下挣脱无形的束缚和压抑,从而有益于从整体上和更本质的层面把握感知对象。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历来为众多的科学家关注就说明了这一点。

6.培养具有审美情趣的人

艺术教育培养审美眼光,教人懂得欣赏。审美体验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使人生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意味。艺术教育可以培养情趣高雅的人,使人诗意地生存,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懂得欣赏美的人与不会欣赏美的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哪怕他们拥有同样的财富和同样的人生经历。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1.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整体上讲,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基础非常薄弱。

第一是缺乏足够重视。对于不少高校和学生个人而言,无论是作为艺术教育的组织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的情况,把艺术教育当作可伸可缩、可有可无、弹性很强的点缀。素质教育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在一段时期内难以彻底消除,它一方面削弱了艺术教育组织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扼杀了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甚至更严重的,使他们丧失了对艺术的兴趣。

第二是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这就意味着面向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在现实中,很多高校缺乏对这项工作的足够重视,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好、做得差,缺少总体规划与设计,没有体系,甚至以点代面,以所谓的“亮点”、“特色”代替工作的全面、系统开展。

以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为例,不少高校因人设课,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程,缺乏对非专业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和通盘考虑,导致艺术类课程教育种类不全、简单叠加,甚至与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往往任其自然发展,造成杂乱无章、简单重复、缺乏深度、收效甚微的局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指导思想混乱的状况。这些都使得学校艺术教育难以形成合力,不能打开局面,直接影响了艺术教育作用的发挥。

第三是实施教育者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深刻。一是教育目的比较功利,过于重视评奖或完成任务,把注意力放在少数艺术特长生或活跃分子身上,把少数学生的活动作为整个校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主体,忽视了大多数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没有在艺术教育中体现教育公平。二是教育内容层次不高,不少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专业基础扎实但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厚度,在艺术教育中侧重知识、技艺的传授,缺乏精神层面的挖掘和指引,审美教育没有上升到引领学生提升人生境界的高度,使艺术教育出现层次低甚至世俗化倾向。

第四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投入不足。由于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很多高校都出现了在艺术教育方面投入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师资队伍不齐整、硬件设施条件差甚至不具备、艺术教育活动经费投入少、对艺术教育开展的状况关注少等。以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例,不少高校对艺术教师的引进和职称评定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专业特殊性,如一些艺术专业最高学位为硕士、教师的艺术实践多而理论著述少等,实行与其他学科一刀切,导致出现艺术类师资进人难、晋升难的情况。

2.当前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主要面对两方面的挑战,一来自于教育对象,二来自于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高校大学生在总体上具有政治态度积极乐观、价值取向健康向上、道德水平总体较高的特点,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给高校艺术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也有待于通过艺术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和改善。来自于教育对象的问题主要有5种:

一是个体独立性较强。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激发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主体意识,他们注重自我,崇尚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被动接受教育和安排的传统观念没有了,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上不再简单接受和盲目顺从,而是进行质疑和选择,甚至走到了独立性过强的一面。

二是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主体,这使得他们的成长环境过于单一化、人工化、温室化。不少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差,在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交友及恋爱等问题时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非独生子女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多、家庭困难的学生多,受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大,常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引发焦虑、抑郁、心理稳定性差等心理疾患。一项针对3,000名全日制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近27%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三是功利主义思想和行为盛行。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越来越看重实惠,对个人价值的看重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比较强烈和直接,团结协作意识差,个人目标的实现常常凌驾于集体目标之上。

四是道德知行不一致突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整体上处于较高层面,但有关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缺乏将熟知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行为习惯的信念;在道德判断上执行双重标准,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

五是艺术素质基础薄弱。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艺术素质普遍偏低。以音乐为例,有研究发现,90%的大学生不识简谱和线谱,70%的大学生没有听过交响乐。另有研究表明,只有5%的大学生接受过技能训练,21%的大学生接受过中小学一定程度的艺术教育,74%的大学生没有或仅仅接受过很少的基础艺术教育。

除了受教育者本身的这些特点外,大众文化的全面扩张与渗透也对大学生艺术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今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虽然大众文化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培养其文化开放心理,但作为典型的消费型文化,大众文化将文化产品变成了满足文化消费欲望的商品,在满足民众感性娱乐和情绪宣泄的同时,却难以提供有深度的心灵教养和精神价值,不能为人们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格培养和精神建设提供深刻而超越的资源。它向大学生推销的自由和反叛观念、游戏人生观念和时尚生活观念,过度张扬了人的欲望和非理性一面,它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价值判断容易将人导向缺少精神意义甚至迷失的世界。这也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艺术教育如何有所作为

1.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高校主要领导要认真学习、充分理解艺术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要真抓实干,明确分管艺术教育工作的校领导和主管部门,使艺术教育工作能够作为常态工作和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有序开展,切实保证每名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2.建立完整的艺术教育体系

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作为完整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3个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最基本形式,系统性强,内容丰富且全面深入,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包含了学校艺术课程教学所不能涵盖的内容。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则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要对这3个方面综合考虑,使之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艺术教育的合力。

3.进一步提高实施教育者的自身素质

艺术教育实施者的素质是制约艺术教育质量的瓶颈。要重视提高实施教育者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使其真正把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必要举措。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上,一是在入口处下功夫,不把专业水平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吸收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再就是加强现有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提供进修和实践机会,进一步提高其人文修养,加深其专业认识。综合性大学建设艺术学院能够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为艺术从业人才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提供更为丰富的背景和更加肥沃的土壤。

4.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

针对目前艺术教育基础薄弱、运行机制不成熟的现状,高校应适度加大对艺术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在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符合其发展需要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措施,如建设专门的艺术教学科研与活动大楼,为艺术教育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和环境;设立艺术教育人才引进和职称晋升的特殊标准,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稳定等,真正把思想上的重视转化为实际的支持。

5.开展对艺术教育的专门研究

新时期的高校艺术教育任重而道远,无论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主管领导、职能部门,还是相关院(系)和任课教师,都应该主动开展对高校艺术教育的深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加深认识、理清思路,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育实施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 成]

猜你喜欢

艺术大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就业趋势
纸的艺术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