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享受
2009-05-11千玲玲
千玲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的传承让后人有了领略历史的依据,文字的传递让人可以有感受不同时代美的基础。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无数用文字来告诉读者信息的作家,他们或是像鲁迅式的讽刺性,或是像朱自清的抒情式,或是像毛主席的豪迈式。在纷繁复杂的文学作品中,冰心用她充满爱和特有的中国文化质感的语言,来抒发她的感情。与此同时,冰心对我国古代文学也有一定的造诣,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使她的作品语言既富有典雅的中华文化气质,又飘洒着汉语乐感诗学的芬芳,她的语言风格,总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净化,更有美的享受,让人在繁杂中有一片思想栖息的净土。
冰心的作品中,语言总是灵活多变,多种风格的结合,为她的作品增添了许多色彩。读冰心的作品总有种沁人心田的感觉,一行行娟秀的文字,好似从山涧的泉水中流荡出来。她以轻倩灵活的笔调,清新隽丽的文字,真挚细腻的感情,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爱的颂歌。语言美的感受是她作品中最大的特色,独有的语言风格是她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成为影响时代的一朵奇葩。
一、巧妙地运用多种句式
文学作品当中,特别是散文,句式是最有讲究的,能够恰倒好处地应用句式,定能给读者赏心悦目之感。多种句式的应用,同时还会使作品的语言跌宕起伏,具有音乐的美感,好像在弹奏一首优美的曲子,给人心旷神怡之感。多种句式的应用,也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底。
在冰心的作品中,她能够熟练地、合理地应用多种句式。如《往事(二)》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只是这般昏昏的匆匆的一别,既不缠绵,又不悲壮;然而前天我追写的时候,我的眼泪流得比笔尖移动得还快!亭中寂寂,浓密的松枝外,好鸟时鸣,嫣红姹紫开遍;而我除了膝上的纸笔和一方湿透的纱巾外,看不见别的。”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巧妙地运用长短相间的句式,安排得错落有致,读起来颇有韵味。读罢,作者的心情似乎很快就转移到了读者的身上,让读者进入一个感情四溢的世界,离别之情也,乡愁与别情汇聚在一起。
又如“我想什么是生命!人生一世,只是生老病死,便不生老病死,又怎样?浑浑噩噩,是无味的了,便流芳百世又怎样?百年之后,谁知道你?千年之后,又谁知道你?人类灭绝了,又谁知道你?便如你我月下共语,也只是电光般,瞥过无限的太空,这一会儿,已成了过去渺茫的事迹。”在这段叙述中,作者连用五个问句将她对生命的认识描摹得淋漓尽致,借用问句这种形式来寄托强烈的感情,来表现对生命的一种豁达,来抒发作者的一种乐观心态。而且这几个问句,一气呵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在冰心的散文中,我们也常能看到排比句。如下面这段出自《宇宙的爱》中的一段描写:“依旧是这青绿的叶,碧澄的水。依旧是水里穿着树影来去的白云。依旧是四年前的我。”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不仅更生动地反映了宇宙的永恒,描绘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二、语言亦文亦白,雅俗共赏,闪烁着优美典雅的风格异彩
我们都有同感,古诗文的语言既精炼又富满韵味,每一个字的应用都是作者的精心考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如能巧妙合理地应用古文,可以增添文章的色彩,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在冰心的许多作品中经常会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也不是全篇之乎者也,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她将文言中有生气的词语和古典诗文的神韵巧妙地融化在白话散文中,让人在古与今之间漫游,既能领略古文的深邃,又能感受现代词的美妙,而且不缺散文的韵味。如在《往事(二)之八》中,作者曾这样向父亲诉说自己的理想:“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读罢这段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语言功底之深厚,短短数语而无不尽意。在其明白晓畅的白话文中,适时地加以优美凝炼的文言词汇,从而使其语言更加清新隽永,形成了作者独有的风格。
三、新颖别致的比喻描绘事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提起比喻句,总可以给人美的印象,因为在比喻句中,经常都是用优美的喻体来描写事物,使真正的事物
得以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予生命。通过比喻的应用,让文章中的事物更具活力,更有动力。而且通过比喻,更能抒发感情,更能感动读者。
如下面几个比喻就很有特色:“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水柔如不胜桨。”(《寄小读者·通讯七》),将船比做羽毛,读罢犹如坐在小舟中随风轻荡,在碧波中一边前行,一边欣赏美景。“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 (《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八》)这个比喻句简洁明了,明丽优雅。母亲是海,“我”只是那海上的浪花。用自己的“小”衬托母亲的怀抱的博大,“小我”依恋大而温暖的怀抱,一个简单的比喻既体现出母女之深情,又抒发了对母亲伟大的赞美之情。
四、哲理性的语言饱含生活中简单却深刻的道理
哲理性的语言,往往散发出作者的思考,精炼的语句又展示出作者语言的不俗。短短的话语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道理,给人警醒,给人鼓励。这样的语言不仅为文章注入了新的气息,而且使她的文章立意更加深远,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如《往事(二)之一》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它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它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作者仅用一个传神的比喻,将生命的实在与飘忽分析得那样透彻,清丽爽洁的语言中略带一点淡淡的哀愁。生活当中,我们也总想拼命抓到些什么,可是越抓得紧留下的越少,就像细沙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流走,想挽回都来不及,和朱自清描写时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七》里这样写道:“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碌。即使这一切都因着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碌了。”这里面蕴含着的哲理,虽然很浅显,但在生活中往往易被人们忽略,人们常常感叹自己的平凡,却忽略了自己的价值,“天生我才必有用”被人抛弃了。而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揭露了其中的真谛,规劝人们要正确地衡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价值,正确地对待荣辱利禄,名位得失。
五、真情的语言,抒发感情,感动读者
人天生就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动物,经常可以听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感占据了人们内心的很大部分。文学作品如能牵动读者的感情,定能获得成功。冰心的作品中,总是会应用真情的语言来打动读者,让读者感同身受。而且真情的语言让文章富有生命力。比如“真的,小朋友!别离之前,我不曾懂得母亲的爱动人到此,使人一心一念,神魂奔赴……我不须多说,小朋友知道的比我更彻底。我只愿这一心一念,永驻永存,尽我在来世的光阴,来讴歌颂扬这神圣无边的爱!”作者用她那饱蘸深情之笔抒写了她对母亲的一腔热爱之情,饱含深情的规劝读者要珍惜。散文的灵魂在于真诚,在于作家毫不伪饰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作者正是将真诚注入其语言中,用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文字来感动读者。
六、语言营造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