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实践策略
2009-05-11张国庆
张国庆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界定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第一,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实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第二,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第三,乐于交往,尊重友谊,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第四,情绪稳定、乐观,善于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第五,保持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第六,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健康的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学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有益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现代学生处在紧张的学习节奏中,面对来自父母、学校、社会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处于这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渴望能从压力下得到解脱。学校体育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学习、生活紧张。因此,学生参加学校体育活动,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其次,一般来说,学校体育都在室外进行,这种教学形式本身就可以使学生摆脱压抑的室内氛围,感受室外空气的清新,从而精神得到放松。另外,学校体育中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即使是最不喜欢活动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学校活动还时常伴有一定的体育游戏,充满了活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双方面的愉悦情绪,从而缓解了学习压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心理基础。
2.有益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是以克服一定困难和障碍为特征的,它能够培养人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学校体育中,要想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就必须完成一定的运动。而运动的完成,必须靠克服自身和外界的阻力来实现。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在从事学校体育和进行体育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失败、困难、挫折、疲劳、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学校体育常常是在室外活动,学生总是要克服一定的外界阻力,最明显的就是气候条件的变化,无论天气寒冷还是炎热,都要坚持,所以经过体育课的锻炼,学生的承受力、忍耐力和持久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受到锻炼而增强,有利于学生面对来自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问题。
3.有益于提高学生德性修养。体育活动对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个体良好的品德形成不但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体育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紧密联系。由于中小学长期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缺乏必要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心理现象,如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体育是一项竞争和合作性均很强的运动,活动中需要密切配合与合作,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因而,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精神,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4.有益于发展学生个性和社会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个性就是人体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具体表现在兴趣、爱好、才能、气质、性格等方面。各种体育活动同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豁达大方。社会性指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社会适应性,是把以自己为中心的态度和行为转化为社会的态度和行为。体育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关心自身、家庭和群体的健康。
三、学校体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具体而言,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换应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整体把握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体育是培养个体意志极为有效的手段,它不仅能培养竞争意识,而且能培养合作意识,能求得二者的内在统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作为与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技巧同样重要的主产品,而不是副产品。其次,体育教师还应深入学习本学科知识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努力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最优化的教育和教学方式,不断充实新知识,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友善地对待学生,多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到体育教师和蔼可亲,为人友善,善解人意、有温暖感。课堂中决不能对学生气势汹汹,更不能谩骂学生,讥讽学生。对待学习较差的学生应给予帮助关心,从心理的角度出发,必须做好:第一,多关注学生。对学生而言,老师的关注是一种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满足,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期待,从而使他们由惧怕失败转变为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第二,多赞赏学生。赞赏对学生是一种兴奋剂,经常得到老师赞赏的学生会做出更多的努力,力图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有更好的成绩。体育教师应从鼓励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对学生做过高的要求,在学生现有水平基础之上,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进行相应积极评价。第三,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特别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与那些不善言谈、沉默寡言的学生主动聊天、谈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摆脱孤僻和冷漠,逐步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3.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素养。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就应具有很高的心理素养。体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登上高校讲坛,它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教师应多掌握一些与自己专业相联系的心理知识,开阔视野。在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消除学生的不良心境。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摸清学生的心理脉搏,知道学生想些什么,喜欢哪些运动,适应何种教法等等。这样,才会有共同语言,才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心里有什么话都会同你交谈。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无私的爱会使学生感到无限温暖,精神上受到巨大的鼓励;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信心,都将引导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从而大大减少学生消极甚至对立心理的产生。所有这一切都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心理素养。
4.与其他学科教师密切配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各学科教学密不可分的。因而,体育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体育教师应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与配合,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体育教师可以从其他学科教师那里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强化好的方面而弱化不良的方面。如体育教师了解到的一些艺术表现力好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其进行领操活动,以加强其自信心。而对于一些忍耐力差,总想放弃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其进行耐力训练,以增强其恒心和耐久力。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把体育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使他们也进行相应的训练,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刘杰.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薛欣.论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湖北体育科技,2005(1).
[3]薛欣.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3).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