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考核中的效应

2009-05-11娄季春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标杆群体教学质量

娄季春

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效率重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各学校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的评估。如,通过听课、督导等多种途径来强化、提高教学质量,但这些都是外因,一是不能对提高教学质量形成长效机制,二是容易形成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的对立情绪。在此,本文运用效标理论、标杆理论,积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自律机制,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授课效标模式的含义

1.效标的概念

关于效标的概念有不同的论述:

(1)效标是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个人或集体的绩效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

(2)效标指的是衡量测验有效性的外在标准,通常是指我们所要预测的行为。

从效标的概念可以看出,效标包含两层含义:

(1)它的本质是一项外在的标准;

(2)它的目的是要测量某种行为。

可以用来作为效标的变量有很多,效标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是分类变量,可以是自然的现成的指标,也可以是人为设计的指标等。

2.授课效标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授课效标模式是指教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提供2~3节能代表自己水平的课堂教学,并现场录制,作为对个人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授课效标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授课的效标是教师个人提供的

教师在提供授课的效标中有很大的自主权,但一旦确定了授课的效标就不能轻易地更改。

(2)授课的效标要现场录制

要通过录制形式将授课的效标保存下来,以供更多的人观看、评价,自己也可观看,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以便自我提升。

(3)授课的效标是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

授课的效标是个人确定,提前进行了充分准备,应该是可以代表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评价个人的教学水平是客观的,也是实事求是的。

授课效标模式评价的意义在于,为个人设立一个标杆,不断提高个人及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授课效标模式的结构

授课效标模式分个体效标与群体效标。

1.个体效标

教师个人提供授课的效标为个体效标。个人在提供授课的效标时,是提供一般水平或最高水平的效标,对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非常关键。首先要明白授课效标模式应是自己的标杆课程,它的目的在于提高、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授课效标的确定应该是个人可以达到的最好水平。如果个人随意性地选择某节课作为自己授课的效标,就失去了授课效标模式评价个人教学质量的意义。因此,个人在选择授课的效标时要慎重,它是关系到整个评价工作的关键。

2.群体效标

在个体效标的基础上形成授课的效标称为群体效标。群体授课的效标层次比较多,按规模划分为,某一上同节课教师群体授课的效标;某一教研室群体授课的效标;某一院系群体授课的效标;某一高校群体授课的效标。按水平划分为,以最优为标杆授课的效标;以中等水平为标杆授课的效标。

在确定群体授课的效标时有两种考虑:从评先的视觉来考虑应以最优为标杆设立群体效标,这样有利于激励大家学先进、赶先进,可以对照自己找差距,订措施;若以中等水平为标杆设立群体授课的效标就会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从考核的视觉来考虑应以中等水平为标杆设立群体授课的效标;若以最优为标杆设立群体授课的效标大家都达不到,或更多的教师达不到就失去了应有意义。

三、授课效标产生的程序及评审

1.个人确定授课的效标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进度及准备情况确定授课的效标,原则确定2~3节。不单是全校,就是一个教研室授课的效标,录制的工作量也很大,在录制过程中会出现时间上的冲突,由个人确定一定数量的授课效标,便于录制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落实。

2.现场进行录制授课效标

现场进行录制工作可以由各教研室自己组织,若条件允许也可由学校统一组织。现场进行录制工作量非常大,自己组织录制,优点就是录制工作相对好落实,不足之处就是设备问题与录制的技术问题;学校统一组织录制工作的优点就是,录制工作规范,技术人员专业化,录制工作的质量有保证;不足是录制工作任务量大,实施起来困难。因此,在实施录制授课效标前可以先通过试点的办法取得经验,再进行推广,考虑到初期工作的难度可以暂时每学年组织一次。

但无论是自己安排录制或学校统一组织录制,都必须使授课效标的录制从技术上、要求上、标准上达到统一,以便进行比较、评审。

3.组织专家及有关教师代表评审授课效标

授课效标模式的评审可以采取教学工作会议的方式进行。以教学工作会议的方式进行显得比较隆重,更加有利于营造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

效标授课模式的评审关键是要抓三方面的工作:

(1)通过集体讨论提出授课效标评审的标准

标准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只有得到认可的标准才能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认可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具有可实现性,二是具有前瞻性。标准要具有可操作性,标准要公开、透明。

(2)要确保授课效标评审的权威性

权威性的评审来自于评审人员的代表性与参与评审人员的高素质。所谓代表性就是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人员参与评审:本校领导、教学骨干、参与督导的专家;所谓评审人员的素质,即评审人员要具备教学、教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能从专业的视觉对教学过程的优劣进行评级的能力。

(3)授课效标模式的评审要建立科学的制度

如评委取单数,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一个最低,然后再平均等;再如,建立一个评委专家库,随即抽取专家;采取评审回避制度,即评审自己的效标授课模式时个人要回避等;不但评出积分,排除顺序,而且对每一个效标授课模式都要有综合性评价意见,以便及时反馈给个人。

要确保评审的质量,只有保证了评审的质量,才能保证评审权威性,也才能保证评审的激励作用。

4.公示与确定效标授课模式的评审结果

评审效标授课模式的结果要公示,有条件的最好将录制的效标授课模式一并在网上公示,以便接受更多人的监督。

公示期一般为5~7天,无异义的确定效标授课模式的评分结果,并及时将综合性评价意见反馈给个人。

四、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考核中的效应

1.效标授课模式的自我激励效应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讲,都愿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但苦于不知道从哪下手,听别人的课、老教师指导等都是一些常规的方法,但个人对自己的授课情况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改起来有点困难。如果把自己的授课情况现场录制起来,直观性强,自己反复来看,就会发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候就不用他人给自己纠正了,自己就会自觉进行修正。

2.授课效标模式的公平效应

公平是从属于价值理性范畴的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平等,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公平,只要是一个人,都有要求得到平等对待的权利;二是作为资源载体的公平,资源要追求最大的效益,即最大的投入产出比。授课效标模式的公平效应就在于对个体存在的评价结果公正、公开、公平。效标授课模式透明度比较高,各种评价信息相对公开、对称,更有利于监督评价的过程与结果。

3.授课效标模式的标杆效应

授课效标是教学质量的标杆管理,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对标杆管理的定义是: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

个体授课效标是个人教学质量的标杆,既然某一节课程可以到达标杆水平,说明个人只要努力其他课程也可达到标杆水平。对于以最优为标杆设立群体授课效标是标杆管理的目标,把标杆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对自己有激励作用。实践证明,标杆管理是教学质量绩效评估的有效工具,是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工具,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工具。

4.授课效标模式的参与效应

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学评价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授课效标模式是对教师的一种发展性评价,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授课效标模式,使个人自我反省,使个人由被动参与教学评价到主动参与教学。

五、授课效标模式的评价要求

1.授课效标模式的评价要与其他评价结合起来

教学督导的时间安排要与授课效标模式的录制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学生的评价应放在每学期停课考试前进行,不易安排得过早。不同监控的时间安排,在于对整个教学全过程都有一个了解,以便解决评价前后出现过大的反差。

2.要加强对授课效标模式的管理

一是效标授课模式的录制要原汁原味,不能为了美观、效果进行人为的加工;二是录制过程中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录制完首先要给教师本人看,若教师本人不满意还可以给第二次机会,但不能有第三次;三是所有要录制的效标授课模式都是在学校备案的时间,教师本人与录制人员不得擅自做主在备案时间以外进行录制。

3.要加强非授课效标模式的监控管理

授课效标模式是教师个人的标杆,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争取其他授课质量也都达到授课效标。要加强日常的教学管理,防止仅仅为了上好授课效标而忽视其他的课程授课。

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考核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领导的支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惟有如此,才能把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考核落到实处,才能体现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考核中的价值。

最有效的监督是自我监督,最有效的激励是自我激励。由此可见,授课效标模式在教学质量考核中能够达到自我管理的激励状态,是促进教学质量管理的新手段,新措施,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赵曙明,周洪.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阎剑平.团队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 周三多.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石金涛.绩效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李军.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研究,2007(1).

[7] 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刘昕,曹仰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标杆群体教学质量
哨兵“后退一步,走”,树立“守规矩”鲜活标杆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