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09-05-11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陈 炜

当前,我国广大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统合学校及社会资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人文品质,如合作、互助、谦逊等,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一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生时代抓起,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逐渐使学生的早期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当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虽然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部分学校中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在一些教育工作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只重视学科课程,很少甚至没有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健康。在错误认识的支配下,有些学校冷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有些学校虽然也开设心理健康课,但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知偏差

在学校中,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往往在对心理问题的理解上存在偏差,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生理疾病来对待,期望通过医疗来解决问题。此外,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很模糊。不少学生由于缺少心理学常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什么的不清楚,对自己是否需要心理教育也不太明确,想用心理咨询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但总觉得“丢面子”,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误解。总之,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模糊认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未能灵活应用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未能灵活应用,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学校中开展得并不平衡。在心理普查方面,部分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有部分学校根本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即使在已经开展了普查工作的学校中,也存在着简单应付的问题。同时,部分学校只是建立了一个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停留在被动地接待学生来访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团体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没有被充分利用。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对从业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而我国目前无论在专业人员的培养还是对在职人员的资格认证方面还都远远没有进入正常发展轨道。许多学校甚至还不知道应该由什么样的人员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而不专,有些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一窍不通或是一知半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捉襟见肘,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信任感。此外,学校也缺乏对师资队伍的培训,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法适应当下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在工作理念和方法上难免出现偏差。

二、强化学校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创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

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范畴,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保证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创建班级和学校分工合理、覆盖全校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

到信息畅通、服务到位、支持有力、干预及时。首先,学校应当成立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下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其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站,配备心理辅导员专门负责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辅导员以反馈信息为主,定期将学生特别是表现异常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向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上报,同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并积极配合中心对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最后,学校还可以在学生中成立心理协会,学生会设立心理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培训班让他们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简单辨别标准、朋辈心理沟通技巧,使他们了解并及时反映本班级同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需求以及个别同学的异常情况。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集中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上,认可并维护人的主体性,确立和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弘扬理应成为以人为本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模式构建的前提和条件。首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判断和选择,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无法构建双向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次,要尊重学生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的发挥,让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充分地认识自我,进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再次,要建立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努力营造双向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并在运作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决定权和选择权。

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当前,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多,所以自觉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尤为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使之成为自由、自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团结、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能获得相对于其自身而言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和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上。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站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加强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学校图书馆和相关心理教育课程应当提供全程性、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阅读和视听材料,不断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整合学校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给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自我心理教育资料。

4.培养技术过硬、作风正派、服务精良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广大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比较缺乏,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不高,需要有再学习、再提高、再适应的长期过程。参照国外发达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进行培养和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学校需要普遍设置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承担对学生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编制可根据学校的规模灵活确定,从辅导员、校医、两课教师中抽调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且具有较好心理学素质的人员来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要通过电话、会见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通过心理测量,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和依据,并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学校还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再学习的投入,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应自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现实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变化对教师心理健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又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格与心灵的教育活动,对于健全学生人格,激发学生潜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广大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遵循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律,针对学生实际,不断创新和丰富理论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宋春彦,王建智.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2] 陈洪宗,魏一众,马寒.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求实,2006(2).

[3] 刘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5(3).

[4]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学校推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