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的实践与体会
2009-05-08王晓妮
王晓妮
调动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实现这一宗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状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传播信息的重要场所,但现在许多学生上课都没有很大的积极性,上课时死气沉沉的。所以课堂气氛的调动,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由于好学生和差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上课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有的学生不敢举手是对自己没信心,怕自己回答错;有的是不想举手,看别人不举自己也没有什么必要举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也就越来越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要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有时想组织讨论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但许多学生根本没有头绪,在那里进行着其他话题的讨论。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就渐渐淡化,使得更多的学生不想学。所以课堂上要有效地组织出讨论,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再次,学生都有着竞争意识,总是想自己比别人强,不愿落在最后。如果能够适当引导,激发出学生自己的竞争意识,课堂上利用学生这种力争上游的劲道,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就活跃了,这样让学生能轻松地学到知识。无形中,也让他们自己给了自己一种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就是启动他们自身的内驱力,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获取知识。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兴趣及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现代素质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实际上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创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创新。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最根本要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创新教学还要立足于学习本身,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兴趣及特点,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生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故事情境:设计一个圆柱体的纸箱用来存放物品,想把东西反复多一些,又想节省些用料,班级里的4个学生听说后,都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方案,到底谁的方案比较理想呢?是否表面积大,能放的东西就多呢?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圆柱的体积。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的内容上。通过新课的学习,最后共同选择了最佳方案。以生活情境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
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枯燥的概念,法则总是让学生头痛不已。背不出、记不住概念是最大的问题。往往教师的教总是有些给学生“灌”的感受。要避免这种“背诵式”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提出学生的兴致,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先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问学生这个方程有几个实数解,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有两个。”接着教师让每个学生自己任意准备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先自己计算一下有几个实数解,然后来考考教师,每个学生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看教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有两个实数解,哪些只有一个实数解,哪些没有实数解。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似乎都想来考倒教师。但教师对学生所报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有怎样的实数根,学生感到十分惊讶和羡慕。接着,教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解方程,能准确地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情况吗?”学生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作者单位:山东省蓬莱市大辛店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