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为什么没有桂冠诗人

2009-05-08

环球时报 2009-05-08
关键词:宫廷称号体制

刘 菀

女诗人卡罗尔·安·达菲月初荣膺英国桂冠诗人,也是有史以来英国第一位获此称号的女性。桂冠诗人这样一种所谓“御用荣誉”,不仅英国和美国有,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同样存在着不叫桂冠诗人的桂冠诗人。那么,中国的桂冠诗人在哪里呢?

按照《拉鲁斯百科全书》的说法,所谓“桂冠诗人”,意指经由官方认可并正式任命、授予称号的诗人。在英国,桂冠诗人须由政府提名、英王任命;在美国,桂冠诗人虽是非正式称号,形式上却仍由国会图书馆授予,同样带有官方色彩。可以说,桂冠诗人的实质,就是官方、政府对诗歌的扶助、支持和赞赏。

那么,中国的桂冠诗人在哪里?不论是茅盾文学奖的诗歌奖,还是艾青诗歌奖,从影响力和地位均远不如桂冠诗人的崇隆。且前者授自作协,后者系中国诗歌协会的奖项,严格来说都并非纯官方奖项,更无法和英国桂冠诗人的政府提名、皇家授予相比。至于众多动辄号称“最大”、“最高”的诗歌奖,背后都有商业赞助的影子,其权威性是要大打折扣的。

其实在中国古代,类似桂冠诗人的角色从未缺少过。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其中雅和颂就是宫廷诗人所作。汉代宫廷,有司马相如这样负责给皇帝写诗的“郎中”。唐宋有“翰林供奉”(大诗人李白就做过翰林供奉)。不少著名的文人、诗人、政治家都写过大量的“应制诗”、“奉圣诗”,甚至像上官仪、王维、欧阳修、苏轼这样的大文人、大政治家都不能幸免。

缘何最初使命相近、地位相若的中外桂冠诗人,如今的命运却如此悬隔?桂冠诗人,或者干脆说宫廷诗人,其最初生存的基础是文化的官方垄断和诗歌对宫廷的依附性,这在中外历史的最初阶段都是一样的。中世纪以来,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化,都经历了从官方到民间、从宫廷化到大众化的趋势。因此自唐宋以来,许多中国大诗人会以“奉圣”为耻;而英国诗人则干脆把桂冠诗人的历史缩短了52年,以隐讳最初的几位桂冠诗人过于专注“奉圣”本职的缺憾。进入当代,中外诗歌均经历了“去宫廷化”的历程,大家都有共识:诗人应该是自由的,不应为特定的“任务”而讴歌。

英国的桂冠诗人体制适应了这一趋势。早在1843年,桂冠诗人就不再需要担负“颂圣”职责,即使仍有部分桂冠诗人继续在国王生日或重大庆典赋诗,但已纯属个人意兴,而与称号无关。“桂冠诗人”正如维多利亚女王所言,已成为政府、王室对诗人才能的认可与褒扬,而不再具有任命、授职、豢养之意。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解脱,于诗人而言,无需因“颂圣”而束缚才华;于官方而言,也可将取舍的标准简单地放在诗人才华方面。在这种新的机制下,桂冠诗人不过是风格、才华符合政府审美情趣的普通诗人,他们并不属于官方,而仍然生活在诗人的土壤中。可以说,正是因为当代英美桂冠诗人的实质,已不再是当年的“御用诗人”,这个称号才拥有如此生命力。

和西方相比,中国文化和诗歌的普及化、民间化开始得更早,诗人摆脱宫廷束缚也更早,但毋庸讳言,诗人被人为划分成“体制内”和“体制外”、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体制内”的诗人其实都可被称为新一代的“桂冠诗人”(因为他们都是“官人”);另一方面,这种国家授予的诗人荣誉别说还没有,即使有,也会因诗歌界“官民”间的彼此疏离,而无法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享有如国外桂冠诗人那般的影响力。

在英美等国,古老的桂冠诗人头衔,最终因“去桂冠化”———摆脱御用文人色彩,而顺应了潮流,获得了新生,也许在当代中国,同样需要一次类似的变革,才能打造出新的“中国诗歌桂冠”,并赋予其应有的荣耀和成色。▲

猜你喜欢

宫廷称号体制
杨倩等26名运动员被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东源顺天镇荣获省第二届 《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称号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经典来信
宫廷古法白米饭
“病”友们的宫廷大戏
国家和城市的“美丽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