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现代技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

2009-05-08王效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想象多媒体

王效杰

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势头正盛,许多人对“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这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的能力。”可见,《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和写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

自主意识与协作意识是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它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旨的教育方针,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教育过程的革新及新的教育途径的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媒体的介入,其效果也不全部令人满意。当现代教学媒体以前所未有的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把特定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被剥夺了,多样化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无缘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减少了独立而深入思考的时间。这些都是与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作了科学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教育媒体的强大优势已毋庸置疑,它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人的精神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善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所长,防止负面效应,方能优化语文教学。

借助网络,开阔视野,开辟“大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新课标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些甚至是作家血泪的凝聚。作家情感的体验,文章优美意境的领略,生活哲理的洞察等都需要通过阅读这一途径来实现。在强化个性化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借助网络的共享性、交互性把网络引进阅读教学中,无疑是对“大语文”教学迈出的一步。网络教学是一种集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于一体的协作式学习环境。通过网络,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同学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启示和帮助。

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七律•长征》进行网络教学尝试,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带领学生从网上查询到上百家关于长征知识的网站。这些集声音、动画、视频等一体的网络以多种形式呈现信息,给学生各种感官以刺激,大大增强了信息的输入能量,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学生阅读后,再综合诗中所提到山名、水名,理解诗句。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更好理解了《长征》诗本身的磅礴气势和蕴涵其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优化了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中,知识的丰富与否是影响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知识拓展”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汇报在网站上收集到哪些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材料。学生兴致勃勃地把上节课在互联网上收集的资料向大家展示:有的展示红军所经过的线路、地点,有的展示红军长征途中有代表性的建筑、地名,还有的展示了毛主席的气势磅礴的诗词……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各抒己见。

由此可见,通过网络提供的知识,启迪了学生的乐学思维,学生的创新成果及时得到反馈。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变“死学”为“活学”,劳动成果赢得同学的尊重,同学间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就增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劲头,他们更积极地拥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从而轻松地实现了“大语文”教学的目的。

运用多媒体,创设场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呆板,气氛沉闷,造成大多数学生“谈写色变”的局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作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作文氛围,从而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创设特定的作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画面,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笔者利用网络下载树根、海潮、桥等事物的图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自命题作文。结果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

2)借音乐设置情境,培养创新精神。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它通过声音刺激人们的听觉器官,从而在大脑中产生联想和想象。在教学《口技》一课时,笔者截取一段暴风雨的声音,并让学生听声音写场面。有的学生通过想象写了山洪暴发的场面;有的通过想象写了庆功会的场面;还有的把自己想象成了战斗英雄,详细地描写了自己驾驶战斗机在长空冲锋陷阵的场面……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多媒体则为学生的想象插上更加有利的翅膀。

语文教学应通过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也不能只有机器和键盘的声音,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要有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由此,要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作风,鼓励学生勤思、多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异思异想,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使语文教学一改过去死气沉沉的面貌。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网络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遨游的广阔天地;现代化多媒体的先进性,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总之,电化教学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教师应大胆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精心挑选网上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前院头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想象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