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2009-05-08杨富银
杨富银
高三数学复习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中要有必要的习题训练。选择好题目、利用好习题,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及速度就成为本阶段的首要任务。针对这一要求,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实验的特点,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将课题实验的目标确定为合理选择典型题,将习题教学与知识网络化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习题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数学复习效率及解题准确性。下面谈一谈高三数学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加强题目阅读训练,注重审题习惯培养,学会迅速入题
很多时候学生题目不会做,教师一点拨又懂,主要是学生不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读完题后不能够准确获取题中信息。鉴于这一点就要在复习教学中注重这一能力培养。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能直接参与解题的思维活动,强调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解题的心理过程及思维过程。结合复习教学遇到的具体题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逐渐归纳出各类题型的审题方法和思路,不断提升对某些信息的获取与排除能力(尤其是隐蔽条件的挖掘),对繁杂信息的分类整理能力,对重要或关键信息的发现、重视能力,对已接受信息的想象能力等,防止因读题不细而造成“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等答题失分现象。
注重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多做变式训练,加强知识联系,训练、拓展学生思维
要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使学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中去,吸收新信息,以展现出更多地联想,进而引导学生能从一个问题的解法中,概括推广出同类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对具有较大灵活性和剖析余地的典型例题,要做进一步的借题发挥,将原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变换,挖掘知识的内涵,从而弄清知识点,找出连接点,提醒注意点,以便逐渐形成对该类题型不同变式的常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的相互质疑和教师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透过具体典型试题的解答,深入思考开拓外延,通过分析归纳,使零碎的知识得以系统化、关联化。在学生掌握常规解法和思路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求新思路,学会从问题的各个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以期得到更多的思维信息,在探索新解法的过程中,真正从本质上全面认识所求解问题及相关知识。这样就使学生由正向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达到提高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多做解题后反思、课后反思,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随着教材改革的需要,高考题更加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许多题目虽然来源于课本,构建于课本一些典型题例,但问题的表述及题干信息常常非常具有迷惑性,甚至有些题就是突出在考查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这样一轮复习中许多基础题型训练,学生往往走马观花式地过一遍,不愿去做进一步解题反思。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课本基础题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避免解题的机械重复,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了巩固复习效果,在每次教学任务完成,留给学生的家庭学习要求里,增加了解题后作反思整理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逐步提高解题应变能力。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逐步渗透,形成知识及数学能力的螺旋上升
数学思想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而数学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数学。现在的高考改革使得高考命题已逐步过渡到“出活题、考思维、考能力”。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高三复习课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有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
复习教学也要以问题为起点,还课堂于学生,促进课堂师生多元互动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交往中,教师要善于转变自身的角色,创设适合学生自由活动、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由发现、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尝试、探索体验、感悟成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加强教学交往的信息交流。为克服课堂交往过程的单一化,教师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引入小组学习、大组讨论、班内交流、学生执教等多种教学模式,把讲台变为学生交流的论坛、表演的舞台。这一点在高一、高二新课教学的课题实验中已得到充分证明,但到了高三,复习课同样需要以问题为起点,促进课堂交往多样性,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必要的复习任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