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想法
2009-05-08郭松萍
郭松萍
在中华大地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农村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远离直接监护人,失去家庭的关爱和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农民工子女已达2 0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是究竟应该怎样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呢?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全社会重视的问题,也是本文着重探究的问题。
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亲子关系不良。农民工往往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家糊口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造成亲子关系不良。2)家长教育素质欠佳。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使他们不能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来养育子女,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特质。3)失去家庭教育容易使他们产生敌对、自卑、孤独、人格缺陷、社交焦虑、敏感多疑等不良心理。4)师生关系不融洽,自我评价消极,合作意识差,在与教师交往中的冲突性过高,亲密感和满意度更低。5)心理脆弱,易产生消极情绪,取得成绩时则认为是自己的天智和勤奋,不能认识到群体的作用,在群体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对集体的活动不热心,对社会舆论不在乎,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导致个别学生因受到严厉批评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而走绝路。这一切都反映了相当一部学生心理不健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公民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公民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国民的、以平等为核心、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异质多元的公共社会,公民教育强调对社会差异的尊重和对多元社会的认同。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均认识到公民教育在尊重社会多样性、调和社会文化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成为民主社会中富有德性、责任心和关爱心的公民。笔者认为,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群体而言,公民教育将不失为促进其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
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教育的重点,更是难点。学校教育更应贴近他们的心理需要。这就要求在学校中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尊重、信任、理解、热爱农民工子女,与他们平等相处,诚恳相待,才能更好地完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尊重是教育的前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他们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使他们人格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种形式、多个维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营造生动活泼,充满创造生机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农民工子女潜能的发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农民工子女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与氛围。农民工子女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主、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与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提出理论假设,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和实践,才有可能创新和超越。因此,教师必须为农民工子女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充满创造生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他们犯了错误对他们要宽容、尊重,这样农民工子女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他们才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不成为边远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孩子又一主要的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最初教育的重视程度,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影响;而且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的程度、家庭与学校联系得紧密如否,直接影响教育实施的好坏。可见,家长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农村家庭教育关系到中国农村明天的人口质量,关系到中国农村未来的繁荣。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补充,社会大环境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社会参与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学校的开放性,教育只有融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社会风气,才能建立起社会参与教育管理的机制。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学校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校园环境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3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孩子的发展才是健康的、积极的。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方法互补、资源共享,使农民工子女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构建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只有三者相辅相成,形成协调发展的整体,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教育效益。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教育场所,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有着独特的优势作用,可以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还要组织好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广泛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利用社会上一切积极有益的教育因素,大力扩展教育领域。学校教育活动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学校教育在现代大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应成为指导家庭教育、组织社会教育的枢纽。应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使这3方面的教育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形成整体优化的育人环境。
为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目标,学校教育应该为农民工子女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农民工子女同所有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